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入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将是徒劳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林志河 《成才之路》2014,(12):54-55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必要性,更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教师要积极营造素质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趣味中学,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姚明森 《广西教育》2012,(29):83-84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开展数学教学。下面,我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田金荣 《考试周刊》2022,(18):62-65
小学快乐数学活动,是指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表现中,产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提升自我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利用“学生快乐展示”“每课2分钟口算”“每周一数学日记”“每单元一数学小报”和“每日一数学趣题(六年级学生)”五项活动;“1活动+1主题”,即每学期分学段分年级进行的数学主题活动等内容,来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形成一个可持续、高效率、好习惯的学习过程,在数学学习中不再沿用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思维,而是彻底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数学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究和学习,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为以后的数学探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例题是说明相关数学知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怎样进行例题教学呢?一、激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静”的知识“动”起来,使“死”的知识“活”…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获取,而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只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使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探究“地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课堂因此而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清 《湖南教育》2005,(23):32-32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它来自于教学过程本身。如果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就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明朝的教育学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要体现一个“新”字教学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曹正国 《考试周刊》2013,(87):60-6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情感交流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师生真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激发与共鸣的过程。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识,从而形成对数学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学的规律”.就不能发挥高效率,无法产生最佳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恰当地创设学习情景.把学生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促进其智能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  相似文献   

15.
黄允彪 《考试周刊》2013,(82):59-60
“积极性”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也是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根本.调动了“数学积极性”,学生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要想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的情境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的情境为目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或“独创性”的再运用,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性思维品质的表现.因此,要上好一节数学课,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好思维基础和思维情境,使课堂内容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7.
林军 《考试周刊》2010,(23):67-68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揭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18.
陈荣华 《考试周刊》2013,(38):82-82
<正>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计算,还包括很多公式和定理。一些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兴趣,不知道怎样学习,没有在初一起始阶段把基础打好,导致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很吃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与同伴、与学习资源、与教师之间进行的关于数学知识、数学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数学合作交流活动.数学教学应淡化单纯的知识传授,要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从“给出知识”转变为“引出活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如果一味地固守“教材决定论”,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生搬硬套地使用教材,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教材对学生实施着以教材为本的数学教学,完全忽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放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进程限制于数学课本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为了会解几道书上的习题而已,教材怎样说教师就怎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