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题海战”一直是传统教育应付考试的第一法宝,直至近年才为素质教育所替代口.但对于习题,老师、家长和学生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情结,套用一句俗语“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要想学好数理化,没有习题恐怕也是“万万不能”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中美两种文化有关时间的认知差异,指出“时间就是金钱”和TIME IS MONEY貌似相同,实则相差甚远,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赋予了时间隐喻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时间”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3.
俗语是一个民族对自然、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是个丰富的知识宝库。“吃”是人类维持生命的保证,越南人民很重视“an”(吃)这一活动,并赋予“an”字很多引中义,与之相结合的俗语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家庭生活文化是越南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在越南语的俗语中。越南语含“an”字俗语很丰富,其中就有不少体现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闻的关系、家庭教育、“孝”文化等家庭生活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21):11-12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5.
俗语是各民族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斗争中创造并广泛流传下来的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语句,俗语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浓缩了民族文化和思维心理的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汉越含“水/n??c”字俗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发掘汉越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同源而不同流的“文化因子”,从而进一步探析其中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6.
“东”、“西”本为方位名词,为何结合到了一起泛指各种事物呢?从古至今不少人对个中缘由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诸如春始秋成说、南火北水说、东京西京说等达九种以上。由于这些说法都是人们根据一定肘期的社会生活与民间传闻的联想.将两种事物联系起来试图解释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俗语得义之由.俗语词“东西”之语源即此。  相似文献   

7.
“题海战”一直是传统教育应付考试的第一法宝,直至近年才为素质教育所淘汰.但对于习题,老师、家长和学生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情结:套用一句俗语“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要想学好数理化,没有习题恐怕也是“万万不能”的。  相似文献   

8.
茅盾的《子夜》是20世纪30年代都市文学的巅峰之作,作品通过“客厅文化”这个独特的窗口来剖析中西文化冲突下上海洋场社会各类人物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揭示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质,而“客厅文化”的本质就是金钱本位化。  相似文献   

9.
熟语的特点     
2005年高考《考纲》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有改动,其中一点是“成语”变成了“熟语”.一字之改意味着考查内容的扩大。熟语指固定的词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便变动其中成分.它往往包含有成语与俗语。在这里,笔者只想就俗语谈一谈一些感悟,以帮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俗语”,熟知其特点,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俗语,记忆俗语。  相似文献   

10.
闽南俗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特征,非常适合和值得用图像形式诠释和传播。对闽南俗语进行图像化表现,将有助于受众理解闽南俗语,也将使闽南俗语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闽南俗语的图像诠释与传播需要文与图的互动相生,同时应力求超越“图解”和“话说”的层面。此外,闽南俗语图像的有效传播可从静态和动态的图像传播两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俗语“一屁股债”便不绝于耳。那么,何谓“一屁股债”呢?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一屁股债”无非就是“很多债”的意思。寻么,如果再问“一屁股债”的出处在哪,可能很多人就未必说得清了。  相似文献   

12.
张爱民  刘峰 《江西教育》2002,(20):26-2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开篇的“前言”部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既说明了语文的交际功能,也展示了语文的文化功能。篇中“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部分又进一步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等。篇末又以70首古诗文(1~6年级)背诵推荐篇目作为“底线”,更是让“文化”的气息荡气回肠。什么是文化?文化人类学派的鼻祖泰勒对文化下过一个…  相似文献   

13.
报载 :随着社会发展 ,网络销售和用预付卡支付等流行方式已进入孩子们的生活中 ,随之而来的年轻人因信用卡被诈骗和中学生敲诈巨额金钱等事件在日本已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金钱教育”的问题。认真解决“金钱教育”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性的需要。“金钱教育”问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金钱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育课题 ,是牵涉到全社会的教育大课题 ,也是一个应该即时提上议事日程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看来还暂时没有日本那么突出 ,可也有日益严重的倾向。只是在某些表现方式上显得不同 ,应该是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去年,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如今又值“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之际,对于如何有效的保护、传播与延伸闽南文化,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
  本栏目通过对闽南俗语的图像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以实际的创新案例探讨闽南民俗文化在转化传播形式的现实意义。蔡永辉在?闽南俗语图像语境的现实意义?文章中认为,应从关注时代人文现状的角度来赋予民俗文化新的多元传播活力。陈学君的?闽南俗语的图像诠释与传播?从图像诠释和传播闽南俗语的角度,为闽南俗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生存空间。蔡淑芬的?泉州特产包装设计的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闽南特产的包装该怎么去定位和设计,才能使闽南特产的包装能有独特的闽南文化特色,从而使闽南文化浓缩为流动、带得走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薛宝钗是封建制度的“补天”,客观上又成为一个“拆天”。薛宝钗的“补天”行动首先表现在以金钱为纽带,“施小惠”而“全大体”;其二是不厌其烦履行“劝人”职责;其三是恪守主仆之分,维护封建统治等级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她的封建阶级忠实女儿的行动,在客观上即起到了“拆天”的效果,突出反映在她对自己爱情、婚姻态度上,对贾宝玉心动神摇、不能恪守女德、开始了与封建淑女不相称的疯狂追求。但这绝不是她个人的偶然举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鲁迅曾用“炼话”来赞誉民间俗语。地处福建中部沿海的莆田县,在人民口头上就流传着大量凝炼、隽永的俗语。这些俗语既具有汉民族其他方言区民间俗语的共性,又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先对俗语的概念问题作些探讨,然后围绕俗语的主要特点,选取典型语例,对莆田俗语试作比较详尽的评介。疏误之处,诚祈治闽方言的专家学者及莆田父老教正。  相似文献   

17.
李卫群 《教师》2020,(8):127-128
海南话,又称“海南闽语”“琼文话”,是海南的主体方言。海南话俗语来源于百姓的生产生活,传达着海南人民的社会和文化信息,反映了海南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文章通过对海南话俗语的考察,探讨海南话与当地文化之间的联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海南方言以及海南文化。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歌语言,是当前语言界研究的重点之一。本就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俗语词“早晚”、联绵词“烂漫”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探讨了它们的语源,总结出现有各种辞书漏收的诸多的义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按照“得”字不同音标,通过详细的例子完整地阐述了“得”字、词、句的翻译方法。同时列举了比较常用的得字成语、俗语的参考译法。  相似文献   

20.
曹七巧这一文学形象是张爱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贡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是曹七巧悲剧形成的肥沃土壤。金钱与门第观念的迫害,使她从一个具有青春温情回忆的可爱姑娘变成一个阴鸷毒辣凶狠残酷的老太婆。在潜意识性变态心理、仇视与嫉妒心理、有意识寡居者护犊心理的驱使下,她反过来“食”了自己亲生子女的幸福,使她从一个“被食者”沦为“食人者”,成为一个“彻底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