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三、重叠法 重叠法,基本是采用中锋、倒锋和侧锋用笔,要根据所画的物象对笔进行选择。如画树挂时,所用的笔应是带有弹性的长锋狼毫笔。这种笔画出的线,圆润而挺拔,符合树枝的特征。而画冰块、冰凌时,则要选用短锋阔笔,如提斗。  相似文献   

2.
训练手也就是训练大脑。因此,本游戏也可称健脑游戏。玩时可单独练习,也可跟着音乐节奏做手指律动。每个内容有相反的两个动作,可以双手手心向内做,也可以一只手心向内、一只手心向外做。 1.一躲一:伸出左手的大拇指,同时伸出右手的小指。 2.二躲二:伸出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同时伸出右手的小指和无名指。 3.三躲三:伸出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同时伸出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  相似文献   

3.
快乐的小手指游戏目的:让宝宝知道每只手的五根手指的名称。游戏玩法:宝宝和妈妈面对面坐好。妈妈先让他伸出一只手的拇指,告诉他:“这是拇指。”然后,妈妈再教他认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接下来,妈妈说儿歌和他一起做游戏。妈妈每说一句儿歌,宝宝都要和妈妈一起用双手做出相应的动作。附儿歌及相应的动作:拇指是爸爸,爸爸开车嘀嘀嘀。(双手都伸出拇指,做手握方向盘开汽车的动作)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嚓嚓嚓。(双手都伸出拇指和食指,然后双手来回地一上一下做洗衣服的动作)中指是哥哥,哥哥拍球嘭嘭嘭。(双手都伸出拇指、食指和中指,然…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生正确执笔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项重要任务,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竟然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大有日趋严重之势,而且年龄越小,错误率越高。 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从执笔方法看,常见的不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弯曲着将笔杆用力压在食指与中指上,使中指受力过大,以致磨出硬硬的茧子;由于拇指的弯曲,使笔杆倾斜度过小,有的近似垂直,并且笔杆不是靠在食指根部与虎口之间的位置,而是靠在食指的第三指节上,使运笔受到影响。有的捏笔时手指距笔尖不是2至3厘米,…  相似文献   

5.
幼儿手指操     
1、2、3、4双手先扩开拇指→小指→食指→无名指。嗒嗒嗒,把中指抬起敲桌面三下。2、2、3、4双手收指从食指→无名指→拇指→小指。叭叭叭,双手四只手指拍打桌面三下。1、2、3、4、5把手指弯曲用指尖碰面,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儿歌动作说明动作图形6、7,“6”字整只手打开平放在桌面。“7”字五只手指一起弯曲。5、4、3、2、1、把五只手指从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逐一伸直平放在桌面。2、1,“2”字,双手握拳;“1”字,双手打开平放在桌面。许多双手把中指曲收,其它手指伸直。朋友双手食指、无名指、小指曲收,中指伸直…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写字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写好字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小学生写好字的第一步。(1)正确的握笔姿势。①拇指、食指、中指的位置:笔杆应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②笔的方向:笔杆与纸面保持60°的倾斜角。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双手,它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它是一双会写字的手,能写出很多漂亮的字。它是一双会画画的手,它能让我画太阳、白云……  相似文献   

8.
手妈妈有五个孩子,它们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五个孩子做什么都能互相配合,把事情完成得很好。有一天,这五个孩子说:“妈妈,您说我们谁的本领大?”手妈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生正确执笔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竟然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大有日趋严重之势,而且年龄越小,错误率越高。这种现象的常见表现形式是:从执笔方法看,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大拇指与食指捏笔,中指托住笔,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靠在中指下面。笔杆上端向后倾斜,靠在食指根部与虎口之间的位置,使整个笔身上下落实,稳当牢靠;捏笔时,手指离笔尖2至3厘米,笔尖与纸面的角度以45度至75度为宜。而常见的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则是:拇指弯曲着将笔杆…  相似文献   

10.
正(2)细腰钩竖钩用笔,中锋行至钩底,中部略细。(3)短竖钩竖钩用笔,略粗略短。(4)戈钩左上轻逆,右下顿笔,中下轻回,中锋弧形运笔至钩底,中部略细,轻顿,右上出锋。(5)弧弯钩左上轻逆,轻转右下按行,呈弧形,略左下行至钩底(中前部完成大弧面),钩出。(6)卧钩切笔顺势入锋,弧形运笔,由轻而重至钩底,略顿,翻笔左上迅速出锋。(7)竖弯钩竖法至弯处,保持中锋行笔,弯后行笔逐渐按笔至钩底,轻顿后向上出锋。  相似文献   

11.
校园里刮起了一股"笔旋风"。学生握笔写字的时间很多,而捏笔不写的空档儿也不少。"笔旋风"者,就是以人拇指的指背为支点,顶着笔的中心,用中指和食指不断拨动笔转。乍看上去像儿童玩的小风车,也像戏曲舞台上的"扇子功"。旋转的方法也不同,正转反转,右手转左手转。再加  相似文献   

12.
四、中锋和侧锋 中锋和侧锋,是用笔中最主要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片面和模糊认识最多,大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一)中锋 中锋也称正锋,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笔管直立,笔锋(主毫)走笔画中路,副毫走笔画两侧,这样的运笔就叫中锋或中锋用笔.中锋用笔,笔锋(主毫)走笔画中路,笔画中路注墨最多;副毫在笔画两侧运行,笔画两侧注墨就少.这样,笔笔的中路和两侧墨的厚薄不一样,就有了立体感,线条浑圆饱满.如:图4-1“聖(圣)”字的平画、图4-2“樂(乐)”字的竖画、图4-3“稽”字的竖画,系中锋用笔,笔画浑圆遒劲、入木三分,就像从纸里长出来似的,立体感极强.  相似文献   

13.
书法浅谈     
中国书法每个字都有一定的结构、间架,而这些结构、间架又是通过毛笔与纸面摩擦而产生的线条笔划来表现的.因为毛笔的可塑性大,所以随着我们用力大小的不同,行笔快慢的差异,移动角度的变化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气势和韵味来.怎样学习书法呢?下面谈谈我的意见.关于执笔学习书法,第一步是执笔.执笔的关键在于五个手指如何安排和配合.拇指、食指捏紧笔管.(这是最主要的.把稳笔管,全靠这两指.)中指,放在食指下把笔钩住.(辅助食指,把笔向后拉紧.如写竖、撇、捺时,主要是用中指.)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62岁了,可是拿不好筷子。人家拿筷,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子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一双筷子,想要吃什么,交叉着两只筷子往碗里伸。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菜是叉的。”还跟小孙女讲:“不要学你爷爷,你爷爷拿筷子多难看。”我就接着说:  相似文献   

15.
我今年62了,可是拿不好筷子。人家拿筷子,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一双筷子,想要吃什么,交叉着两只筷子往菜碗里伸。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大气压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 .其中的覆杯实验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如图 1所示 .但学生往往认为纸片是被水沾住的 .所以对该实验可作如下改进 :图 1         图 2  取一空矿泉水瓶截取瓶口部分约三分之一 ,把截口磨平 ,并在瓶盖上钻一直径约 1毫米的小孔 .实验时 ,用拇指和中指拿住瓶子 ,食指按住盖上的小孔 ,截口向上 ,并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用另一只手压住纸片并把瓶子倒转过来 ,松开压纸片的手后 ,纸片不会掉下 ,如图 2所示 .如松开压住小孔的食指 ,则纸片和水都会掉下来 .该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彻底打消了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怎样画金鱼     
侧面金鱼画法1.取中白云笔,先蘸藤黄、朱磦,笔尖稍蘸墨。第一笔点虱鱼背鱼肚,提笔画尾。笔变为全毫侧锋着纸,快速抹写出尾的上半部。2.起笔后侧锋写出尾的下半部,顺势写出鱼尾另一侧的上半部,再画出另侧的下半部。注意尾另侧的透视变化,要画得细窄一些。3.趁笔中墨色将尽,中锋勾出鱼的腹线,再依次画出鱼的胸鳍和腹鳍。4.焦墨画鱼头和背鳍。注意第一笔先写鱼头的另侧,第二笔侧锋虱出鱼头的近侧。第三、四笔勾点鱼的嘴和眼睛。  相似文献   

18.
一得集     
1 巧学毛笔画为了使小朋友们能掌握好毛笔画的基本笔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拟人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如教小朋友画“小花”时,我称毛笔是一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小孩。站在那里(把笔竖起来),轻轻地跳几下,留下了许多小坑(点出许多花蕊),跳累了围着小坑躺下休息(用侧锋画出花瓣),休息好了又站起来(再竖起笔),开了一条小沟(用中锋画出茎),又躺在小沟边休息了一会儿(用侧锋画出叶子)。跳、站、躺几个字形象地概括了运用毛笔的笔尖、中锋、侧锋  相似文献   

19.
1.付帐(cash):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只手上作出写字的样子,这是表示在饭馆要付帐的手势。  相似文献   

20.
1.付账(cash):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只手上做出写字的样子,这是表示在饭馆要付账的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