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城乡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乡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没有兴趣、没时间、场地器材不足、怕苦怕累和不会玩等是影响城乡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城乡青少年课余体育活动的场地主要位于其生活圈范围内,以学校体育场馆、公共活动场所和家里为主;青少年的体育消费水平和质量均处于较低层次;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度均明显高于女生,但有72%的青少年学生没有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主要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锻炼,以传统的球类和田径项目为主要锻炼内容,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滑,体育参与不足是重要原因。运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以期找出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有10个因素集,即体育功能观、自身运动基础、家庭体育观、家长体育习惯、体育教师、体育课内外融合、体育设施及时间保障、体育的社会地位、同伴影响、大众传媒等因子。应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功能观教育;培养兴趣;家长支持;提高体育教师的亲和力、认同感和组织能力;丰富体育课内外内容,使青少年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升学考试体育;媒体转向大众体育;同时注重培养青少年体育榜样同伴关系。尝试性的为青少年体育参与不足提供借鉴,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学校体育地位的不公平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提出:转变观念,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地位公平;加强城乡学校体育师资流动,促进农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均衡;加大投入,促进城乡学校体育物力资源公平;提高课程内容的区域适应性和推广性,统筹城乡学校体育特色等建议,以期能为学校体育城乡统筹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四川省青少年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定位模糊、经费投入不足、筹资渠道单一、管理理念滞后"已经成为当前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此应当立足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以服务青少年体育需求为目标定位、坚持非营利性经营方式和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作为未来走向的三条主线。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发展应以人为本,调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定位;立足省情,强化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扶持力度;强化管理和运作能力;打造特色,差异化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统筹城乡,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环境,为整个四川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特征首先是以满足实用、安全等为基本需要;男性青少年在追求体育知识技能与展示运动才能方面具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女性则更加希望体育消费能满足她们爱美的天性;13-17岁城市青少年在体育消费动机中更多显示出满足美感、追求时尚的欲望且存在更多的从众心理;18-25岁青少年对体育消费品的实用价值和价格低廉有强烈的消费动机;东部城市青少年对于追求价格低廉、品牌效应、购买便利及个性发展方面高于西部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城乡中学生资力量、器材、学生体质和体育知识的比较研究,发现城乡体育师资力量差距较大,城市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明显优于农村的学生,而城市学生的心肺功能不如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省青少年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定位模糊、经费投入不足、筹资渠道单一、管理理念滞后"已经成为当前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此应当立足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以服务青少年体育需求为目标定位、坚持非营利性经营方式和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作为未来走向的三条主线。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发展应以人为本,调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定位;立足省情,强化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扶持力度;强化管理和运作能力;打造特色,差异化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统筹城乡,拓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环境,为整个四川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对苏南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一体规划,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整合城乡社区体育资源;增强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等,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异化,农村学校体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因地制宜,设计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加强城乡学校体育的交往,扩大互动维度,加大农村体育教育投入,促进城乡体育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走现代和传统结合之路等应然抉择的方向,以期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解析了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含义,结合第六次场地普查和河北省农村体育发展调查,分析了城乡体育发展取得的成绩,造成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及其原因,从可统筹发展理论、协同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剖析了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顺城乡体育发展体制,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创建智库,编制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完善法规保障机制和整合城乡体育资源,构建体育项目体系等促进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城乡中小学生体质、体育知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把握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随机抽取河南省城市、县城、农村的92所学校24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研究发现城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方面明显好于农村学生,体育知识方面城乡差距更大,而生理机能方面城市学生明显不如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乡社会结构性断裂引发的体育产业城乡布局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结构层面,分析中国社会的城乡结构性断裂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社会出现了结构性断裂的问题:人们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不同部分人群从事体育活动的主客观条件产生了不同。客观方面,人们拥有或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技术条件、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主观方面主要是造成了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和价值观的不同。通过分析得出:在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性断裂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不具备发展现代体育的现实条件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城乡布局问题,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农村,如果把体育产业结构按照城乡结构分类的话,城市应该占较大的比重,农村占较小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从城乡统筹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城乡体育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民族地区城乡体育将呈现鲜明的二元化特征;在发展布局上,民族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将在保持城镇重点发展的基础上,协调乡村体育,达到统一协调、重点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现状和水平做基本判断与分析。认为青少年体育和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认识方面与没有弄清楚体育的本质内涵,混淆了体育的本体性功能和派生性功能有关;价值方面与因缺乏本真意义上的体育信念而急功近利有关。指出,青少年体育是以强化体能为本真的身体运动;强化体能是一种超越的主体精神追求;青少年体育诉求一种超越的体育观;强化体能是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质观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化变迁与习俗演化的机制,分析我国城乡体育文化与体育习俗的差异,提出城乡体育文化的发展理念。结论:体育文化变迁与体育习俗演化是同构共变的;城乡体育习俗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社会结构、经济类型、文化环境的差异上;在当前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城乡体育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以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重庆为例,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提出了包括资金、管理、体育用地、保障机制、内容体系、体质监测等在内的若干政策建设问题,同时指出,借鉴其他省市有益经验,完善农村体育法制建设,旨在为农村体育再上新台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以重庆市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为基础,对重庆市农村地区的地域特征、通讯、交通;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经济结构;农村常住人口的分布特点、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以及民俗风情等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探索重庆市农村体育发展多元化机制,力求为重庆市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途径,有助于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城市越快发展,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队伍就越庞大,这不仅给城市体育带来困惑,也给农村体育带来了新的问题.文章对人口流动下的农村体育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农民体育维权意识、关注留守人口、城乡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北地区1544名城乡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归因进行问卷测量研究的结果表明:由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成就性动机的渐增变化是城乡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基本趋势,成就性动机是支配其学习的优势动机;学习动机总强度表现为城市小学生高于农村小学生、农村中学生高于城市中学生;四类动机和归因的所含因素在城乡、年级、性别之间有一定差异;成就性、认知性、威信性动机和内归因对提高学业成绩有极大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关注学习动力问题,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城市中学生和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认为统筹城乡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仍然存在政府缺位、资源有限、基层组织不健全和发展不均等问题,应该敏锐把握农村体育工作改革先机,明确不同组织的利益归属,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加强农村体育的资源投入和提高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