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自身修养、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品德、个性等方面对学生是一种综合影响力,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文从语言艺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等方面来探讨健美操教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一、人格接受心理 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上思想政治课要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善于运用人格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所宣讲的思想时,不仅用耳朵听,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看教师树立的榜样和宣讲的思想是否一致,如果相一致,具有人格感染力,才心服口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树立榜样,另一方面还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如,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若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得当,教学结构合理精练,讲述熟练正确,板书工整认真,特别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教学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教学艺术风格不仅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 ,也是一名优秀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 ,没有自己独特教学艺术风格 ,也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一、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内在因素 :1.品德修养。教师的品德修养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热爱、责任心以及言行举止等方面。教师的品德修养对于开拓与加深课堂教学境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除了系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被学生更多地认知到公正、尊重、平等、宽容、诚信和谦虚等品质,专断倾向教学行为则"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学生的品德认知存在高度、中度和低度认知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小学生品德具有分化性、多样性、弱公正性、向善性、亲诚性、一致性等特点。本文认为营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需要做到,对其课堂教学行为强化与优化并举、"续暖"与"御寒"兼行及重视灵活使用复合行为。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在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学识、能力等众多因素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独特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总和。教师的人格是内在的,但人格的魅力总会外显出来,产生非凡的作用力。所以教师应在师德方面进行修养,在业务水平方面进修提高,在教学能力方面加强锻炼,使得自己赢得学生们的钦佩,继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教学背景】小品表演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和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台戏,教师不仅是演员,而且主要扮演着导演的角色。课前,教师应认真设计、策划教学环节,做到胸有成竹。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表演,使他们成为主角。教师还应充当幕后指挥者,细致研究每一位演员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缺点,让其演绎恰当的角色。同时,教师要在小品表演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评价,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加  相似文献   

7.
<正>思想政治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课程的教育活动,它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思想观念,以期影响学生思想、行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过程。这种对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过程,不仅以思想政治教学形式为教育手段,更重要的还依靠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人格品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人格品质不只是个人人格修养问题,而是思想政治教师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突出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塑造和人格的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师人格修养是实施学生思想政治理  相似文献   

8.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体。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一本书——《校园悲剧启示录》,这些悲剧向全国的父母和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健康人格。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也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成才与否和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直接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品德修养对学生个人的知识、品德、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引导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引导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刘兆艳 《教师》2013,(1):78-78
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教育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师时刻注意自己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12.
1.问题     
《上海教育科研》2001,(Z1):89-96
现代教学手段负面作用的种种表现 1.疏于品德的教育.在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品德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品德成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师生面授教学中教师品德以人格化、具体化的特点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而由教师、教学机器、学生构成的"人--机"教学系统中,如果教师把预先设置的教学程序让教学机器来执行,形成"学生--教学机器"系统,那么,由于教学机器是物而不是人,是自然机体,而不是生命机体,缺少人所特有的品德,无法给学生树立品德榜样,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于品德涵义的理解与评价、品德行为的发生存在障碍,这与我们要求学生品德的自转完善是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13.
董加华 《现代语文》2007,(12):38-38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注重学生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有时学生却觉得榜样可望不可及、这种心理影响了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其实,学生身边就有许多值得他们学习的典型和榜样,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树教师为榜样。教师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治学态度乃至行为举止、生活习惯都会对学生品德形成起潜移默化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学生就会不令则行;教师善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则会更加尊敬教师......所以,严于律己、热爱学生、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本身就称得上是学生的表率、学生的榜样。班主任也要向学生介绍其他任课教师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敬…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在语文教学和塑造人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和谐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课堂是高效教学的保证,高效教学则是和谐课堂的结果。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得愉快,学得主动,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热情洋溢地创设和谐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真正受到感染和升华,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目前大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以语文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大多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输入合格的人才,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着重从教材内容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和人文修养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和熏陶,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和各种优秀高尚的品德修养,并从中受益,达到提升人文修养、养成健康人格和品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牟仲清 《甘肃教育》2009,(21):29-2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新课标中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无疑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和熏陶感染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品德修养。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提及到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以及审美情趣,使学生们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全面发展。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呢?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探索和研究,为学生创设适宜他们全面发展的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本文就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来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品德课堂教学也一样,它应该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正确认识对话教学的本质,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还品德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