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媒体的公信力,马克思的这句话常被引用:"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而另外一句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媒体人耳熟能详并常念叨在嘴边的.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报刊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1842年底,马克思在<莱茵报>中明确提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3.
思涵 《今传媒》2017,25(11)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童教授,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十九大的召开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送来了春风、鼓舞了各领域的士气,在新闻传播领域,您认为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 童教授: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采访!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提高媒体公信力是永不变的课题.党和国家需要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力,首先必须狠抓报刊电台媒体公信力.因为在媒体技术构造的所谓"去中心化"新媒介生态中,媒体用户不是以地域划分,移动媒体时代,一段是报刊电台权威媒体,一段是社会化自媒体,中间是网络社区.政府在发挥管理职能时,需要思考:"政府作为其中的一个行动主体,应该怎么确保报刊电台权威媒体的公信力,有效平衡媒体社会整合功能和产业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云芳 《青年记者》2021,(1):110-110
这两个月,社交分享类平台上最火的两个人物当数马保国和丁真.虽然都是"顶流",路径、形象和结果却有云泥之别. 丁真的传播,始于其高颜值、超纯真的外表形象,被媒体冠以"甜野"男孩的昵称.对其双眸的一句评论被引为经典并获大流传:"一看就是一双没有经历过学而思和奥数的眼睛."《丁真的世界》那则宣传片更是将丁真的"甜野"形象展现...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曾说:"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一个"图像时代"已经来临.报刊作为以非图像符号为传播方式的印刷媒体,也挖空心思从版面设计、文稿写作、内容安排等方面迎合图像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受众的"视觉化"接受模式,其中标题的"视觉化"处理其实也是一种文字视觉化处理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指出:"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报刊在有机地运动着,差错也一定会被揭示出来,隐瞒是不明智的;而报刊在有机地运动着,也为报纸纠正差错提供了便利,纠错将变得轻易而举.报纸公开认错纠错,尤其是读者的挑错被媒体采纳发表,无疑是在保障读者的表达权,同时也是对读者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保障;而编辑部和读者之间的制度性的沟通互动,形成了"开门办报"的格局,实际上也保障了读者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7.
同报刊不同,电视媒体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娱乐媒体,所以,人们特别关注它的娱乐消遣性.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大众文本是被使用、被消费、被弃置的,因为其功能在于,它们是使意义和快感在社会中加以流通的中介;作为对象本身,它们是贫乏的."对作为大众文化的内容和载体的电视来说,收视方式的日常性、家庭性、随意性必然要求其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娱乐性、消遣性.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时说:"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  相似文献   

8.
今天一大早,笔者从媒体又看到这样的彩票新闻:常州一小伙"轻巧"中奖500万.来省体彩中心领奖的这位大男孩说:"这个大奖完全是从朋友那里‘捡'来的." 其实,诸如此类买彩票中大奖的新闻,人们隔三差五便可从各地的媒体上看到听到.中国这么大,彩民这么多,各地每次彩票开奖总有大奖得主,因而消息见诸各地媒体这也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融合与创新:在新媒体竞争中发展广播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新媒体? 自从"新"媒体出现后,学者们对其概念所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关于"政治",一般会让人马上联想到是上纲上线的意识形态问题.其实,"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毛泽东同志对"讲政治"有一个更形象的比方:"所谓政治,其实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我方的人搞得多多的."用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理解为让最多的人,以最大的热情与活力,投入到共同的工作目标中去,是为政治.在中国,媒体天然与政治相关,但一般认为主要限于媒体的舆论导向方面,而与媒体经营无关.媒体经营中有没有政治?绝对有,而且同采编工作一样重要.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媒体经营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外行看觉得保守,内行人却感觉这话有嚼头.  相似文献   

11.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标尺是媒体."的确,当下是一个媒介时代,我们对世界的知晓、理解通常是借助媒介提供的这个"媒介真实""镜像空间"得以实现的.奥运会是体育盛事,而从它的诞生开始,它即与媒体同成长,共同写就了今天的"媒体奥运史".  相似文献   

12.
诗礼堂位于曲阜孔庙的东路古建筑之中,它是孔子当年教其子孔鲤读<诗经>学<礼记>的地方.史载,一次孔子在庭前沉思,适逢孔鲤从身旁经过,便叫住问道,学过<诗经>吗?答到:"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时隔不久.又在这个地方,孔子问孔鲤:学过<礼记>没有?孔鲤回答:"未也."孔子告诫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诗礼堂"名字的来历.  相似文献   

13.
杨玲 《编辑学刊》2005,(4):64-66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 何谓特色?我以为,它应该是事物特有的色彩、风格,是一事物与它事物相区别的地方.那些相貌平平、没有特色的期刊,如同枯萎的花朵,被读者冷落是意料中事.如何办出特色,方法自然很多,在此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4.
庞春燕 《传媒》2006,(11):23-27
背景:市场决定命运 2003年7月的报刊治理整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是政府第一次在评价媒体时附加了市场意识(此前没有一家报刊会因经济效益不好而被停刊).全国400余家县市报的命运面临市场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15.
努力提高媒体的公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  相似文献   

16.
书价偏高是媒体近年来屡屡提及的话题,甚至于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过对图书定价过高的意见,要求建立合理的图书价格体系. 又一个暑假到来,又是学生购书的高峰,书价过高的话题又被家长何老师再次提及,笔者近日在一个网上看到署名"市井小民"的读者留言:"节节攀升的书价,越来越令人瞠目结舌.书的包装越来越精良,价格跟着越来越高,区区十几万字的书,可以卖到四五十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29日,国内媒体公布了新评选出的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虽然"千年极寒"假新闻没有"人围",但与其它假新闻相比,这则假新闻有:新闻要素不全,缺乏科学依据,消息来源不明等特点,被国内媒体集体转发."干年极寒"议题是如何形成的?它被媒体集体转发的原因何在? "千年极寒"的报道过程 2010年9月16日,国内一家主流媒体网站援引俄罗斯一家新闻网的报道,称"根据波兰气象学家掌握的数据,温暖的墨西哥湾流正在变弱,欧洲将迎来100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次纸上的聚集,呈现她的立场、态度、情绪和故事.她在荣获"年度时尚女性大奖"时说过:"寻找内心的光亮."她被时代的聚光灯照亮,也被自身的光芒所点亮.  相似文献   

19.
吴仁麟 《传媒》2014,(3):35-36
正回顾历史,我们曾经以为的偶然其实往往都是必然的。比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新媒体现象,并不是横空出世、平白发生。这些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新媒体(或者该说,未来的"旧"媒体),和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媒体一样,其实都是被同一种动力源所催生,这种动力源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生活脉络"。什么样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形态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媒体物种。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