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通讯员被称作企业报编辑的“腿”,是办好企业报的基础。通讯员队伍庞大,来稿就多,就能从中觅到好文章;队伍小、来稿少、文章水平低,企业报要想办好就很困难。武汉石化报办报18年来,一直花大力气抓通讯员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通讯员队伍,保证了企业报丰富的稿源和灵敏的信息。注重培训,帮助通讯员掌握新闻写作能力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这决定了企业报办报人员少而精,稿源更多地依赖活跃在生产一线的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及家属。随着改革的深入,武汉石化人员越来越精简,职工已由5000余人减至3000余人。伴随而来的是每个人的工作压力越…  相似文献   

2.
笔者到基层采访,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抱怨说自己的投稿很少被采用。其实,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只要是好的稿件好的线索,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不惜一切,想办法搞到手,抢先发。那么一些通讯员的稿件没有被采用又是为什么呢?笔者从通讯员的来稿中发现,经常不见报的稿件关键是文章空洞,没有鲜活的事情。像是总结材料、工作报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来稿是企业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来稿中有不少很出色,但也有相当部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此影响了中稿率。下面,我想结合自己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对现在通讯员来稿中的弊端谈一点看法,希望能对各位通讯员、特别是年轻通讯员有所启示。主题不鲜明,价值判断不准确。新闻的“新”不仅是事实的鲜活,还体现在文章主题的时代色彩上。适合时代特点的新闻主题,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动脑筋。一是抓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企业在年初都要至少开一次以上的职代会,企业领导总要对新的一年或半年的企业经营向职工作一个说明。这…  相似文献   

4.
通常,企业报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两大块,改稿和组版,最能体现编辑功底、最耗费编辑精力和时间的,我认为是改稿.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十年,每天收到和处理的大都是通讯员的来稿,在这些来稿中当然不乏佳作,但大多数来稿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常,企业报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两大块,改稿和组版,最能体现编辑功底、最耗费编辑精力和时间的,我认为是改稿.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十年,每天收到和处理的大都是通讯员的来稿,在这些来稿中当然不乏佳作,但大多数来稿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县市报通讯员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县市报日益壮大,有的改为对开大报,有的扩版增张,令人刮目相看。 县市报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没有广大通讯员的辛勤笔耕,没有奋斗在各个岗位、各条战线的通讯员们的源源来稿,要办好一张高质量的、鲜活的县市报,是不可想像的。《天门日报》在1988年复刊后,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广大通讯员,获取了大量信息,每天的报纸上都登载着他们写来的消息,使报纸生气勃勃,和通讯员、读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到上个世纪末,通讯员来稿就慢慢少了,尤其是“双抢”和春节期间,几乎没有一篇来稿。出现这…  相似文献   

7.
我们北京——奥克兰建筑防水材科有限公司党委,针对合资后企业的特点,在宣传报道上有了一些新的作法。一、公司党委下发了《关于北奥公司通讯报道工作条例》。在公司内部聘请了11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写作能力,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为公司级通讯员、信息员,他们可在全公司范围内采访。二、创办了《北奥小报》,去年共出报41期,采用来稿190篇。同时通讯员被新闻单位采用稿126篇,是本企业历史上见报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第六期上刊登的吉铁工人报的编辑同志认真处理好通讯员的第一篇来稿,注意从青年工人中发现和培养人才的经验,使我受到很大启发。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社会各阶层都有责任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但就新闻界来说,编辑同志则起着一种特别的作用。因为编辑和青年作者有着直接的联系,能随时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以及怎样想的,如能有针对性地做些工作,是会收到较好效果的。尤其是处理好“第一篇来稿”,对青年作者能否继续写作有很大影响。因为每个  相似文献   

9.
要想办好企业报,使报纸能够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运转,受到领导和工人的关心喜爱,没有一批热情高、素质好的骨干通讯员为她写稿,光靠几个编采人员是不行的。这是我担任南方公司《工人导报》编辑几年来的一点浅见。企业报编辑与通讯员的关系,好比鱼水关系,通讯员不提供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地方党委机关报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收到部队通讯员寄来的稿件。部队通讯员由于训练有素,要求严格,来稿质量总的来说是高的。部队通讯员的来稿,为我报增了色、添了彩。但从部队通讯员的来稿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个别的来稿不注意保密。出于对部队建设的关心,现就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写出来,请部队通讯员在向新闻媒体投稿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企业报采用的稿件中通讯员的稿件占到70%~80%。因此,通讯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张企业报质量的高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报却普遍对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而对摄影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尤其不够。编辑们总在说缺照片,缺好照片,题材单一脱不开机器加入的老套子;主题肤浅,图片说明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层次上。寻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企业报摄影通讯员队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王扬 《新闻三昧》2007,(5):21-22
打开每天的企业报,经济新闻数不胜数。作为企业报的记者或通讯员,研究并写好经济新闻,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济新闻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讯员队伍建设是办好报纸的基础建设。企业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花大气力抓好这项工作。一、厂报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所谓企业报的特色,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面向职工,贴近职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使职工喜闻乐见。要做到这一点,仅凭企业报的专职编采人员深入采访调查,精心谋划编排是不够的。因为目前大多数企业报专职编采人员较少。如我们《庆华报》只有三四个人,应付日常工作就够紧张的了,的确难以全面和准确用掌握全厂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这样就扩大了厂报的视野,延长了厂报的触角。不但可以扩大报道面,丰富报纸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所思、所需、所好,并体现在报纸的编  相似文献   

14.
刘希 《新闻爱好者》2006,(12S):67-67
“我的稿件写得不错啊,为什么上不了呢?”当了几年企业报编辑,常常有通讯员问我这样的问题,而作为编辑,我们又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手拿自然来稿,开始觉得不错,但准备编的时候,却又因种种原因而舍弃。原因究竟在哪儿?在此,笔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将通讯员来稿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金山  薛灵 《新闻三昧》2007,(11):16-18
企业报必须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想办好企业报是不可能的。《河南石油报》多年来非常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加大通讯员培训力  相似文献   

16.
从军报扩版之日起,就有了啦事明理》专栏,到目前为止,共见报45期。这是一个不定期见报的栏目,它的用稿原则是:有好稿就用,没有好稿就不用,所有用稿几乎全部是自然来稿。有的通讯员对我说:“在这个栏目上篇稿可真难呀!”其实,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看选材如何。济南军区有位通讯员摸到了“门路”,一人就上了四、五篇稿子。从来稿情况看,大量来稿不能被采用,不是说稿件本身写得不好,而在于所选事例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不用析事即可明理,自然不会被采用。桥事明理——顾名思义,既要有可折之事,也要有可明之理,桥事…  相似文献   

17.
铁轩 《新闻三昧》2008,(9):25-25
此书对企业报通讯员怎样辨识新闻.写稿都有哪些弊端以及企业科技、企业经济、企业文教、企业服务、企业社会、企业人物等新闻采访都有所分析.并以实例指出写作特点和写作规律。是通讯员的好教材。此书40多万字,十六章节。内容有:怎样辨识新闻、通讯员写稿存在哪些弊端、怎样寻找新闻线索、新闻与公文的联系和区别、采访注意事项、怎样写新闻故事、常用写作技巧、企业科技新闻、企业经济新闻、企业文教卫生新闻、企业服务新闻、企业人物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李妍 《新闻导刊》2005,(6):57-57
在行业报工作多年,对基层企业而言,我们是编辑,对大报来说,我们是通讯员。在多年的写稿中,常常是下笔有神而一发不可收,或无从下笔陷入困境。那么,作为通讯员,怎样才能走出新闻写作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多年的基层兼职通讯员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要想不断提高基层通讯员的写稿积极性,必须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问题。一、尊重基层通讯员的劳动。实践证明,尊重基层通讯员的劳动是办好企业报、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有力保证。一张报纸、一个企业,如果离开了广大基层通讯员的支持和参与,要想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升新闻工作质量,简直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抓好企业报通讯员队伍的建设,使通讯员为企业报提供高质量的稿件呢?我们《莱钢报》的具体做法是:定期培训、基层办班、个别指导、年终奖评。多年来,我们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培养了一大批拿得起、放得下、扎根基层、写出优秀稿件的通讯员队伍,推动了《莱钢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