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映柱 《教师》2014,(22):119-119
正班级管理工作不只是体力劳动,也不只是脑力劳动,它更是一种艺术劳动:既不能太软了,也不能太硬了,而要软硬兼施,软硬适度。这里的"软"是指班级工作中要运用软管理的手段,"硬"就是要运用硬管理手段。所谓"软管理",指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多一点理解情感,换位思考,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坦诚交流,平等对话,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带着感情做学生工作,说白了就是以情治班。所谓"硬管理",就是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中的各种量化考核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奖罚分明",说到底就是一种量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蒋海彬 《考试周刊》2014,(25):192-192
文章根据职校实际,通过对职校生的生存现状、当前职校"硬管理"后遗症的分析,提出对班级实行以"软管理"为主的因材施教管理策略,并通过实施"软管理"的实例及成效,叙述"软管理"的方法,说明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根据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从确立和谐理念,运用微妙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四个方面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5.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到目的的有效策略.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我们注意到,对话的潮流也波及到了学校教育领域,统一的标准受到怀疑,教师的权威面对着直接的、实际的而非思想上的挑战.若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衡量,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由来已久的教育秩序,正处在危机之中.实际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昭示着新的教育精神正在孕育、发芽.虽然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但我们相信,"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班级管理必然也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教育对话.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担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需要刚性的"硬管理",也需要柔性的"软管理"。"软管理"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现实生产力的"无形之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不再是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笔者认为,"依法办学,人文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  相似文献   

8.
量化管理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育实施量化管理,同时还强化了过程的管理,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规矩"可成"方圆"。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最佳单位,班级工作的量化管理搞得好,意义重大。量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让每个班级的学习和班级常规活动切实可行,"量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管理"方式,主要通过"软约束"和多种"软性"的管理方式,对职工进行管理和激励,与我国企业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首先阐述了从20世纪初至今,组织管理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指出软管理的形成是管理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接着论述了软管理不同于硬管理的基本特点,最后提出为适应这种软管理,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难度较大,而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班级,传统的学生管理都重点突出于"管",其实,"管"只不过是形式,"理"才是真正的内容.学生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理而不是管,理字当头,管也在其中了.本人根据在职业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因材施教的管理策略,实现学生自我意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所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文化。制度讲求规范,是刚性的"硬管理",即以制度为"规矩",成就师生"方圆";文化讲求氛围,属柔性的"软管理",即以文化为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学校管理贵在刚柔相济,阴阳交行,民族中学尤其要如此,只有这样,才达"上善若水"之功效。作为学校领导,应清楚地意识到,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孕育  相似文献   

13.
卢东乔 《中国教师》2009,(22):38-39
<正>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在原来注重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主管理"文化管理",做到硬管理与软管理并重,"软硬兼施",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激励教育就是促进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  相似文献   

15.
软管理是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不少学校为了提高管理效果。提倡量化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举措,打印成表格逐点打分。尽管这种硬管理的设计者用心良苦,想得也十分周全,但是这种量化考核,说到底就是扣分制度。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认真扣分、自行车排放不整齐扣分。所以,硬管理是种被动管理,它带有强制性。也容易使班级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施文江 《教育艺术》2005,(11):45-46
现代班级管理大力提倡品行量化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Ft常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有班主任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呢?  相似文献   

17.
孔波 《班主任》2005,(10):23-24
叙事,原本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领域来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邱瑜)教育叙事因对日常教育生活"真相"的逼近与关注,近两年来,受到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除需要规章制度去约束激励外,也需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又"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两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管理,就要一“管”二“理”。“管”,具有刚性,是一种硬约束;“理”,具有柔性,是一种软约束。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补充呢?第一招:软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自然群落”刚接手新班级时,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学校老师以及适度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新班级形成运行半学期左右,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自然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