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仙外史》是清初颇有影响的一部靖难题材小说,其创作受前人小说与史书的影响颇大。其中,在小说方面主要受《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包括《三国志演义》的蜀汉正统思想影响了《女仙外史》的建文正朔思想,《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影响了《女仙外史》中的吕律形象。同时,《三国志演义》的虚构情节方式也影响了《女仙外史》。这些方面的影响,是我们解读《女仙外史》在清初颇为流行及其表达的遗民心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在《儒林外史》的题名中,"儒林"来自于正史《儒林传》,最早以之为题名的小说是北宋田况的《儒林公议》;而"外史"本是周朝史官,后演变为修史之史臣。在《儒林外史》之前还有《武王伐纣外史封神演义》和《女仙外史》两部小说,其意义也各有变化。对《儒林外史》题名渊源的考证,既可以从一个特殊角度认识去古代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又可以清楚把握作者的命意和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3.
《绿野仙踪》是清中期一部有着鲜明特色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以内容庞杂著称,融神魔、世情、英雄传奇、历史演义于一体,但作品明显加重了对人情世态的描写,同《西游记》、《女仙外史》等跨类型小说进行纵横比较,细致分析,更可见出其内容上的“世情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女仙外史》是清朝初年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以描写明朝著名的“靖难之役”为主要内容,并穿插了明永乐年间唐赛儿农民起义的线索,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大胆而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是,由于以前对这部小说很少有人论及,明末清初的小说在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中又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因而我认为值得人们去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女仙外史》是清初遗民吕熊创作的一部志怪小说,描写女仙唐赛儿奉建文帝之命率领起义军讨伐叛贼燕王朱棣。当前此书有康熙钓璜轩刻本、清末石印本、民国铅印本三个版本。此书在思想内涵上以遗民意识为主,通过影射的方式表达了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对明王朝的眷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者的女性观这一小侧面去透视、分析《女仙外史》。前人对《女仙外史》的女性观早有发掘和论述,但多是略讲一下其女性观的杰出之处。本文试图从作者女性观的先进性、保守性及其对后世作品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其女性观作深入且更全面、详备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翻阅《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略称“大百科”)“中国文学”卷,发现“《女仙外史》”条的释义内容有所失误,现将笔者的看法缕述如下,以就教于该条撰者胡小伟同志和其他方家,就便回答先前周尚意同志向笔者提出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女仙外史》作者的名、字、号“大百科”谓:“作者吕兆。字文熊,号逸日叟。”先确。《女仙外史》作者自序、自跋均题“古稀逸田叟吕熊文兆”;陈奕禧序云:“余友逸田叟吕熊,字文兆”;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云:“吴人吕文兆熊”;叶旉南田跋语有“则逸田叟之以女仙而奉建文正朔”  相似文献   

8.
《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是明清之际署名西周生的山东籍作家创作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部小说不但在我国小说史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研究明清时代的山东方言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醒》书目前影响最大的版本是齐鲁书社1980年标点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标点、注释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界对刘醒龙小说的研究日趋全面与多元化,对于刘醒龙小说的文学理念与创作态度、刘醒龙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天行者》、长篇史诗巨制《圣天门口》、刘醒龙小说的叙事模式及比较研究几个方面都有新进展,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没有学者对刘醒龙的小说研究情况作全面的归纳整理,因此梳理对刘醒龙小说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春明外史》开始的张恨水的小说改良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先后成功改良了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和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等作品 ,取得显著的文学实绩。他大量创作的抗战小说也起到了激励民气的一定作用。张恨水的文学道路 ,介于新与旧、雅与俗之间 ,在新文学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互动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