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燕 《辅导员》2009,(8):17-21
中考作文是按照试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作答的考场作文。它既是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考查,又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组材水平的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目前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实际看,中考作文考查类型主要有三种: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中基本是自拟题作文。考生必须通过审题,完成对题目、试题导语(或材料)的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4年高考18套作文试题已新鲜出炉,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命题形式上看,这18套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考生在立意与选材方面,都有极高的自由度,便于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3.
2014年高考18套作文试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命题形式上看,这18套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考生在立意与选材方面,都有极高的自由度,便于尽情发挥。在文体要求上,江西卷与湖南卷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其他省份一般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4.
鲍亚明 《教学随笔》2013,(12):32-36
■试题全量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命题全解近三年来哈尔滨的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设计的作文试题都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为考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考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形式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在近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的数量急剧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形式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在近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的数量急剧攀升,现占据了作文命题的主体地位。具体情况见下表:话题作文之所以受到全国各地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话题作文能更好地张扬考生个性,让考生写出真情实感,展现才华,便于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话题作文之所以得到考生的首肯,是因为它创造了更加宽松、更加…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考尘埃落定,总体来说,今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设计的作文试题都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为考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考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我们先看看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势。 近几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写。不论是哪种命题形式,命题者都力求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说真话,抒真情。这样的文题,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培养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其命题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阅读了92道2007年的中考作文试题,深切地感受到命题者为保证考试公平、提高考试信度而求新求变的不懈追求。 一、非开放式试题大幅升温 中考作文常用的五类试题中,选题作文,话题作文对考生的限制较少,写作自由度较大,一般被认为是开放式类型;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具有较具体的审题要求和较强的写作束缚,一般被认为属于非开放式类型;  相似文献   

9.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42-4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以某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其主要形式有: 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出现“话题”及要求,不做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这种形式现在很少见了,如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试题。 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做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之前有60多字的导语,像是一首语言精美的散文诗。考生在阅读这个导语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导语情景下出现话题,考生易于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试题] 题目:____与____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2)思想健康向上,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考题解读] 2008年各省市中考作文中,半命题作文依然人气很旺。在所有半命题作文中,山东省泰安地区的命题却独具一格。本命题属于命中间空首尾式的半命题,既能较好的避免考生猜题、押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备考 ,不应仅仅根据最近一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进行紧盯题目的实弹演练 ,因为高考命题人员总是具有强烈的反宿构的试题制作意识的 ,总是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以真正公平公正地通过作文题目来检测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但是 ,这绝不是说高考作文试题的备考应试没有规律可寻。纵观近五年来作文试题的命制意图以及作文评分标准的执行结果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高考作文的这一指挥棒 ,越来越明确地指示我们 ,中学的作文教学及作文备考应该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健康的路子走下去 ,这就是关注社会积淀文化抒写思考。关注社会 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电脑》2009,(7):4-4
2008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一改多年与社会热点脱节的命题常式.与南方抗击冰雪、四川抗震救灾等社会热点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挂钩.引导考生放眼社会,关注热点,生发思考。由此看来,应对2009年的中考作文,除了检视自我,抒发真情体验之外。关注社会热点。表达自我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赵蕾 《初中生辅导》2013,(15):41-44
<正>中考英语作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谈论观点等的能力。从近年来中考英语命题中书面表达所占分值、评分标准及其发展趋势来看,英语写作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题材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要想在中考作文中拿到高分,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积极关注当今社会热点,并且勤于把自己的思想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和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来年的春天,北雁在寒风中展翅南翔;为拥抱梦中的蓝天,松柏在峭壁上盘曲昂首;为到达胜利的彼岸,小舟在风浪里扬起白帆;为书写新的篇章,下岗女工支起了再就业的地摊;为实现与世界的融合,中国打开了尘封的国门……。自然进程、社会进步、个人成长,无不体现适者生存、适者发展。请你以“适应”为话题作文。可叙可议,可诗可文。题目自拟,字数在350个左右,写诗不要少于15行。试题分析:湖北宜昌市2003年中考小作文依然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切合社会特点,直扣时代精神,强调与时俱进。考生对话题耳熟能详,加上试题适当的开掘,有利于学生多角度…  相似文献   

15.
一、作文题型的选择反映了向传统的理性回归 一道作文题,关系到所有考生语文乃至整个高考的成败。而作文题型则是广大师生及高考作文研究专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对这道题的命制,命题者们一直以来也极为审慎。如同2007年高考前新材料作文受热捧一样,2008年高考前,有关专家们的预测及广东全省各地市级的模拟考试也以新材料作文试题为主,笔者统计了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一模”、“二模”及调研测试12套试题中的15道作文题,其中新材料作文8道,标题作文(含半标题作文)4道,话题作文3道,新材料作文明显占有统治地位。然而,6月7日高考题一出,许多高考研究专家大跌眼镜,2004年广东自主命题以来,标题作文首次出现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在有意降低试题的审题难度,而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与基本表达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虽以新材料作文为主,但是在80%试题材料中考生均可找到立意的关键词或观点句。  相似文献   

18.
一、2009年中考英语作文点评1.2009年北京海淀区卷中有一篇看图作文。这种作文一般要求考生根据图画或表格提供的信息写一篇短文。其内容包括叙述故事,或通过几幅相关的图画或表格说明某个问题或得出某种结论。这不仅考查考生对图画或表格的观察力和想像力,而且也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  相似文献   

19.
黄琼 《中学教与学》2004,(11):25-26
社会呼唤创新,教育崇尚创新,青少年立志创新.表现在中考作文中,就是创新佳作得到广泛关注和厚待,不少作文因此获得满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追求写作中的创新,不仅是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开始,也是应对中考的现实需求.创新写作须讲究方法,一些考生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实用技法,应该成为后来者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指向上,以下五大热点较为明显。一、时间热点:立足今天我们所指的今天,不仅仅只是指今日这一天,而是泛指当前、现在。在具体表现上,一是文题中直指今天的,比如今天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