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学者缪筌孙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家,这是人们的共识,他一生购书、藏书、读书、校书、刊书、著书、编书孜孜不倦,其主办江南、京师两大图书馆,为功尤巨.他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艺风老人年谱>录止宣统三年,而他卒于一九一九年,有八年之久未录,兹据<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本)将其民国以后书事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亿位高名重,由于常年接触政治文化中心并与同僚倡导了西昆体创作,因此他的言论记录无论是对研究宋代历史还是宋代文学都极具参考价值.《杨文公谈苑》中完整记录保存了许多不见于他书的珍贵史料,扒梳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宋初历史和文学都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搞好纪念活动,济南档案馆征集处的同志四处奔波,广泛征集抗日战争史料,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魏明老人,听说要征集抗日战争的资料,心情十分激动,交谈过程中魏明老人高兴的把自己保存多年的一把日本军刀拿了出来,并详细介绍了这把日本军刀的来历和详细情况。抗日战争期间,魏明老人曾在沂蒙山参加战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他不顾年迈体弱和战争年代留给他的伤痛,毅然登上沂蒙山,追忆当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经过,受到沂蒙山老区人民的欢迎,沂蒙老乡向他赠送了这把日本鬼子当年杀害中国人的战刀作…  相似文献   

4.
把长沙每一个新变化的图像记录、保存下来,是谢金庭老人的追求.谢老从事摄影工作30多年,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图片,其中99%是长沙的人、事、景、物,在国家级报刊、通讯社和各种画册、图书中发表3000多幅.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有4部全国摄影家的辞书介绍了他的摄影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丹东市档案馆接待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他将自己满满17箱视若珍宝的横写反书手稿捐赠给了档案馆。这位老人叫白辰玉,他的这些手稿,包括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毛主席诗词》、《红楼梦诗词》、《三字经》、《千字文》、  相似文献   

6.
论藏书复选     
<正> 图书馆藏书复选这个术语最早是由苏联学者格里哥尔耶夫教授在60年代提出来的,当今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正在苏联进一步展开.斯多利亚洛夫等著的《图书馆藏书》(下称《藏书》)一书,对此理论列有专章,详加阐述.他们认为复选概念虽然是在60年代引进到图书馆藏书建设理论中来的,但其实践却可追溯到1876年俄国沃龙涅什公共图书馆,因为它已经设立了保存旧的、不常用的藏书的后备书库,为解决多余藏书找到了出路.60年代格里哥尔耶夫建立了"复选"概念,指出了它在藏书补充过程中的作用,70年代初,专家们研究了有  相似文献   

7.
高信 《出版史料》2008,(1):52-56
司徒乔是与鲁迅有着深厚友谊的油画家。他从1925年到1928年间作的书衣设计,在他不长的艺术生涯中显得很短促,虽然至今也没有发现鲁迅于此有关的评论,司徒乔自己对这些最初的作品也未见述及,但它在二三十年代出版物中的影响,它在书装史上的地位,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书隐楼"坐落在老城乡天灯弄77号,现占地151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该住宅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上海市区保存的为数不多的清乾隆民宅,1987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书隐楼"的产权几经变易,约上世纪30年代归上海沙船商郭万丰号的后代购得,郭氏后人中有郭俊伦者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对古建筑饶有兴趣,他住在"书隐楼"时,该楼主厅悬有一块清内阁中书、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尚书,<四库全书>副总纂沈初题书的"书隐楼"匾,并认为书隐楼的最初主人即沈初,此说后被广为认同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金台书院是北京早期的名校之一,是北京历史上"窦氏书院"、"首善书院"、"潞河书院"等二十多座书院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书院,在北京教育史上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金台书院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笔者曾在这里读了四年小学.  相似文献   

10.
朱伟 《图书馆》1999,(6):76
我被傅敏先生让进他的书房,书房的门楣上悬挂着傅雷先生和夫人朱梅馥的照片. 问起<傅雷家书>的出版,在沙发上坐定的傅敏淡淡地说:"没有什么故事可讲."其实,我们应该谢谢他,是他最早认识到这些信的价值,也是他最早将这些信加以编辑整理,这才有了今天已行销100多万册的<傅雷家书>.  相似文献   

11.
周畅中同志原名叫裘昌淞,浙江人。在四十年代,他和许多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内心里充溢着向往民主、向往革命的激情。他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同志的学生。吴先生不但指导他如何研究明代末年“民变”史——明末农民起义史,还引导他投身于现实的斗争中去。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这位文弱的书生成了一员猛士。不管在西南联大,还是在清华园,他都活跃在斗争的前列,这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为了保存建设新中国的有生力量,1948年,  相似文献   

12.
<本事诗>是记述诗人作诗的事实原委的书,保存了唐代诗人许多轶事和民间故事,开创了记事诗话这一新的文学体裁.本文对<本事诗>进行新的探讨:第一,考证作者的名字、籍贯与生平经历;第二,考证<本事诗>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13.
吴丈蜀先生     
吴丈蜀老人对我初无太多的印象。因为他得大名时,我尚未出道。说起来,我与他是前后的同事,因为我们曾经先后供职于同一家出版社。而那一段光阴对他来说,并不是愉快的回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1957年起我被剥夺工作权利22年;而在我则是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我与他的最初交往是因为他的一部书。他在我所在的编辑室里有一部《中国历史三字经》。自然这不是90年代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图书界出现了一批惹人注意的图书。那便是所谓的"老人书"。"老人书"的范围相当广,如果要给它一个界定,大致指两类书:一类是老人们著作的书,从作者角度而言;另一类是指以老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图书,从读者的角度而论。  相似文献   

15.
去年国庆节期间,收到李文珊先生从河北寄来的<火红年代留影>一书.这本书是他的最新文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该书收录了李文珊先生1949-1959年在<山西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十年间所写的一大部分通讯、报道、文章和特写.厚厚一大册,洋洋40余万言.书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的十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它是人们公认和长久怀念的一个火红的年代.翻阅文集,深长思之,我感到把该书题名为<火红年代留影>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里,不少有识之士非常关注人们的精神境况.诚然,一个人如果缺少了价值的根基,那么他的心灵会趋于干涸,沉重的肉身也会变得轻浮.徐国良先生正是本着这样的执著和关注,近年来一直在思考这些重大的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继出版了<德行天下>、<诚行天下>后,近日又推出了<度行天下>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从而把他的思索继续往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瘦削而精力充沛的老人,40年的风风雨雨吹皱了他的面庞,那一条条深深的皱纹仿佛由一部部珍贵古籍的命运史镌刻而成。这些珍本古籍是如何刻印、流传并躲过多少次天灾人祸而幸运地流传下来,他都如数家珍。他,就是原北京市中国书店的业务科长、后又任书店经理的郑宝瑞先生。一个炎热的夏日,在他那俭朴的居室,我采访了这位古旧书业的老专家。为纪念中国书店成立40周年,他慨然应允向我讲述他这40年来与古旧书以及与这些书的命运有关的人打交道的经历,以此作为中国书店40年历程的见证。 在袅袅升起的烟篆中,他开始了漫长的回忆。  相似文献   

18.
梁明玉 《兰台世界》2021,(1):151-152,158
安史之乱前唐政府非常重视对文化典籍的编撰与保存,经过历代君臣的不懈努力,集贤院所藏图书多达七万卷以上,以致"内府藏书,谓之大备".安史之乱给文献的整理与保存带来了巨大灾难,直接导致了乾元旧籍亡散殆尽.在唐军收复两京后,朝廷通过献书授官和派员搜访等方式重新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些保存下来的文献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状况发挥了...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爱南京、爱南京人公益捐资助学”活动是南京市书报刊发行业协会和金陵晚报在南京市第十一届读书节进行的重头活动之一。连日来,热心读者的咨询和表达援助心愿的电话打爆了南京书报刊发行业协会和金陵晚报的热线,爱的暖流在石城金陵涌动。爱心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南京市书报刊发行业协会的许多会员单位积极参加,踊跃认捐。目前,已有51个孩子分别获得了书报刊发行业协会部分会员单位和金陵晚报热心读者的捐助,在世界读书日,南京市书报刊发行业协会和金陵晚报举行简朴、隆重的捐助仪式,为读书节期间的这一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爱心捐…  相似文献   

20.
钱存训教授的这部《书于竹帛》今日已成为经典著作。当他从事此书写作时,虽然他自己并未想到,但其时机的重要恰与此书的内容相同。他开始写作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长期的抗日战争和其后的内战方告结束,在继起的那一段相当和平的年代,才能出版考古学者在战前所发掘的许多重要成果~①。以此,钱氏方能将这些资料综合归纳成为他的一家之言,用以述说中国古文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