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靖 《华章》2010,(25)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型应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本文以中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为例,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实践教环节和评分标准改革四个主要方面展开了对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包括:为新生创设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和弘扬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组成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组成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组成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陈小勤 《课外阅读》2011,(12):274-275
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结合笔者的一节体育观摩课,从学习动机、竞争与合作意识两个方面入手,描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是师生能量场交流融汇的过程,师生交流场的动力因素中一块重要内容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导向、调控、维护、激励等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要取得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完成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课改的实施,体育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仅局限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上,而更深远地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的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动机、意志两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化学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即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制约外,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学习习惯等,我们能否开发这些非智力因素,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才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言,非智力素质因素包括自信、质疑、勇敢、勤奋、热情、紧迫感、好奇心、兴趣、情感、动机等。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师生能量场交流融汇的过程,师生交流场的动力因素中一块重要内容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导向、调控、维护、激励等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用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关注学生非智力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一般认为它包括动机、感情、兴趣、意志、自信心、理想、坚持性和自控力等.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心理学家的追踪研究表明:"突出人才和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并不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决定于自信心、坚持性及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在致力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怎样教好化学,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长期以来困扰许多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②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③控制因素,包括教师的讲授、指导等。这三个因素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牵引学生的内驱力。学生的智商有高低,有差别,这种差别并不太大,但学习成绩可能相差很大,即使同一个学生,他的成绩在不同阶段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智力因素发展滞后引起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调节和催化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相似文献   

17.
李凤  李爽  王旭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235+237-235,237
在德育工作中,经常提倡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兴趣、正确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有利于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非智力因素已成为人格教育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成分。同时,人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对人的智力、非智力,特别是创新活动起着导向、动力、调节和支撑作用。在智育的常态发展中,德育到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节点;创新教育是德育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智慧活动的心理结构可分为智力和非智力两大系统 ,智力是直接参与智慧活动的操作系统 ,非智力是对智慧活动起发动、调节等作用的动力系统。学校教育不能偏废任何一个系统。智慧潜能开发的上限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开发程度主要由环境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决定。而个体能否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开发智慧潜能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比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培养非智力因素应认识到 :非智力因素水平的相对性 ,每个人都有其优势面 ;非智力因素结构的不完整性 ,诸基本因素不必面面俱到 ;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内化问题 ,而第二步的内化是关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在平时工作中就其对后进生转化教育中作如下尝试,收益非浅。  相似文献   

20.
以当前社会需求和对人才的素质教育等几方面出发阐述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从职业教育角度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