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在《科学》课程中,观察也是学生最早认识并实践的一项技能。对于《科学》这门课程来说,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渗透在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是否具有认真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品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一、养成观察的心理倾向都说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孩子们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并非那么多彩,那么全面。每次问到“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答案总是像走马观花一样的模糊不清。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缺乏观察的习惯,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 《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观察蜗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素材。设计好这节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技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沈园园 《成才之路》2011,(14):12-1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观察。科学观察只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贯穿整个探究活动中的灵魂。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是科学课堂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伴随兴趣,明确目的、多维创新、结合记录等途径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真正使科学观察成为学生的课堂习惯,甚至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4.
董毅 《科学教育》2004,10(6):22-23
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兴趣是学习科学课程最直接和持久的内在动力。为此,探究活动的情景设计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情景应当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达到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科学》(华东师大版)教材中编写了许多典型的活动,这些活动要怎样来开展呢?  相似文献   

5.
初中《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新课标指出,初中《科学》课程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实验既是学生必须基本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7.
高海 《青海教育》2013,(6):46-46
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对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作出了具体要求: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8.
本次课程改革将《自然》改为《科学》。过去我们把教学看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把教学定位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而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转变。”如何在现行的《自然》课程教学中融入课改理念,在《自然》课程中融入《科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是自然课教师应该自觉思考并亲自实践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活动。倡导科学探究,注重学生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领悟是初中新课程《科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教材设计了体验、观察、调查、观察与测量、技能训练、操作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是我国首次将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家课程.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了实验学校、试教区等活动.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也是《科学》课程的四个分目标之一.《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据悉从2004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初中的《科学》课程,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课程改革,彻底打破了基础教育阶段分科过细的现象,而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通通纳入到《科学》课程中来。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希望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科学探究式的学习应该如何开展和评价,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中 ,“科学探究”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那么 ,什么是科学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面就这 2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与思考。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探究活动 ,可以使学生亲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从中获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 …  相似文献   

13.
动手出真知     
邱明政 《小学自然教学》2010,(6):M0002-M0002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在确定实验方案之后,首先要进行的是观察活动。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事物本质特征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观察是否认真细致,会直接影响交流汇报乃至整个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蚂蚁》一课教学中,我通过“观察蚂蚁——画蚂蚁——边观察边画蚂蚁”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蚂蚁。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新课程标准,呈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5.
李伟臣 《中国教师》2012,(23):59-62
<正>《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观察实验为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提供了必须的感性经验,是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形式,因其在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形成方面的独特作用,观察实验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黄桂兰 《考试周刊》2014,(19):172-172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应该在积极从事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对某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即"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贯彻落实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实现训练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技能,我们整合了课程资源,建立了“主体自我评估”评价探究学习模式。一、明确探究技能(一)《生物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2001年7月第1版)中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而科学探究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实践过程。化学课程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能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学校应支持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搞好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贯彻这一要求,带领和指导学生在现有装配实验教学具的基础上就地取材,自制教学具,有效开展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研制  相似文献   

20.
走近观察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符合学生感知事物规律的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观察方法与技能的训练。1.让学生经历按观察内容和观察顺序观察的过程系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本册教材观察的对象蕴涵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