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的阶段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与专家文献来看.课后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格外受到重视.也几乎成了教师教学反思的代名词。笔者不否认课后反思的重要性.但是课前反思也应该提到被足够重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有人云,成功=经验+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课前反思,即如何传授知识,而忽略了课后反思和学生学法上的反思,但实际上如果在课后做一些反思,修改教案,总结一些教学心得,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本人认为有效教学反思应该从教师教法方面和学生学法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加反思,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前反思则能更好地体现教学设计的预见性和实效性,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有人云,成功=经验+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有些老师比较重视课前反思,即如何传授知识,而忽略了课后反思和学生学法上的反思,但实际上如果在课后做一些反思,修改教案,总结一些教学心得,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反思中应从教学环节中的课前、课中、课后阶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反思,以达到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高效性,为了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需要教学组织者善于总结反思,反思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介绍在理论学习、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有效反思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来,反思教学备受关注,本文就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课前反思、课堂反思及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论。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符合该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可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作用。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积极反思,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总结,共同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使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文件和文件夹管理一堂优质课比赛的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分析了教学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师十分注重课前的教学设计,而往往忽视了课后的教学反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觉得“问课”就是一种简单有效、值得推介的教学反思。当一个教师在走出课堂之际,在办公室偶坐片刻休息之时,不妨对自己刚刚经历的课堂教学作个简单的“回放”或“反思”,问上一两个问题,在备课本上或是在课本上注一注、写几句,抑或留住精彩,抑或  相似文献   

11.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和发展的核心手段.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做到3个反思,即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课后反思型说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后反思型说课不仅澄清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把握教学内容,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提高教师反思教学实践的能力,促使教师形成对教学活动开放性、批判性的接纳态度。因此,课后反思型说课可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3.
顾卫星 《文教资料》2009,(31):138-140
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决定历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问题.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研究者、反思者,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找到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少洪 《成才之路》2011,(31):13-1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既要重视课前设计,又要关注课后的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做好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本文从如何进行课堂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谈谈教学反思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5.
黄彩娥 《广西教育》2014,(45):86-86
正教学反思大多指教学之后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总结。在教学之前预设需要反复审查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这些审查纠偏的教学行为也属于教学反思。特别在课例选择、讲解、运用中,需要对课例进行反复分析、比对、打磨、塑造,将课例变成教学经典,这样才能发挥课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创造课例经典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而教学反思是最重要的推手。  相似文献   

16.
四、教学反思的完整过程和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它应包括备课、说课、讲课、评课、课后综察和调研五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实录课教学有助于进行教学反思。本论述了实录课教学对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实录课教学的现状,并指出实录课教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课后反思多,课前、课中反思少 反思,就是在事情做过之后,反过头再思考它的过程,研究其中的对、错,优、劣。目前,老师们采用的教学反思多在课后,这是正确的。但是,课后反思依靠什么才能更深入呢?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职业生活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份完美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最基本的可借鉴性的资料。目前,只重视备课而不善于课后反思,已成为许多教师的通病。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要做到四思:即“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集体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