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情分析是基于"学"的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对学情就要有充分的了解。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学情分析,众多研究者从学情分析的含义、内容和方法做出了许多有益地实践和总结,并针对这些提出了学情分析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关注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逐渐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学校参与的主要教学活动就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关注学生须贴近学情,注重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课前学情分析、课中学情分析和课后学情分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导教",把"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它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面向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学情",包括:学生的基础、能力、问题、情绪等。只有关注学生,从学情出发,学生的学习才能从未知走向已知,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同伴合作、教师指导,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丰富情感和端正态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也要关注教师的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倡导的  相似文献   

4.
"学情"是课堂教学之基础,科学认识、分析与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学情",对于我们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水平,需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情"评估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在总结学情评估内涵、学情评估主要功能与作用等内容基础上,具体阐释初中物理教学"学情"评估的实施,并探索性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情研判"是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打造"学本课堂"的有效途径。以"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在学情前测、学情分析、学情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核心例题,给出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关注学生学情,精准施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情的教学价值、把准学情的核心特质,并注重基于学情的适度拓展,使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安排等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这样的教学,真正把"学为中心"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预习指导]自主选择顺学而导学生的发展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课堂教学要找到学生发展的"基点"。要掌握学生的"已知",了解学生的"欲知"。而让学生发展起点清晰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预习"——真正的教学应该从"预习"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不但要研究怎么教,更要关注怎么学,学情分析由此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前学情,以学定教;还要关注中学情,顺学而导;更要评测后学情,据学评教。读懂学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控课堂,改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学情,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思维规律、认知基础等学情起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向前推进。学情分析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主要策略为:课前通过设计自主预习单进行前置性学习,了解学习起点,预设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课中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反馈的信息,合理取舍,顺势引导,将教学引向深入;课尾应关注学生的总结,优化拓展内容,促进课堂向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习惯养成,以及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聚焦单元目标,通过预学作业、研学作业、拓学作业,架构起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使课堂教学向前延伸、向后拓展,使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课内作业,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助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甘树梅 《考试周刊》2014,(41):78-78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情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备课前认真了解学情,课始注意反馈学情,课中敏锐洞察学情,课后客观反思、总结学情,根据学情及其发展变化有的放矢地施教和导学,才能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情分析也已然成为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学情分析具体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等内容。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应当能够明辨学情,并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将学情分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中找到与新知识相关的先行组织者,基于"先行组织者"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预习前置、联系生活、思维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学后教"的模式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前的充分预习可以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交流讨论更加充分.而预习往往要通过完成预习作业这一渠道来完成,预习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要想提高预习效果,优化预习作业设计尤其重要.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加强预习作业的研究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师指导针对性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从关注怎样教转向关注怎样学,学情分析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基于学情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厘清教学的重难点,建构科学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学情分析方法,使学情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先学后教,作业前移",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在充分预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预习方式自己去学习知识,并且完成预习性作业,检验自习效果。教师在课前先批改学生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从教师教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师"教"的行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情,不仅能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状态及学习动机等。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共同体课改背景下,本文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学情监测""课后学情反馈""课后学情跟踪"四个视角,分阶段对学生学情进行观察;并从"预学本=教学起点""观察报告=问题生成""反思日记=知识盲点""自主命题=学习体系"四个等式提供了学情观察的具体实践操作方法。教师依据学情分析,建立观察体系,系统地、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而对教学系统进行的整体规划。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为教学活动制订蓝图的过程,它反映了设计者(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管理及反思。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更应关注其视角。学情分析包括内外两个视角:外部视角——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内部视角——学情分析与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相结合,强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将学情分析各要素融合在这两个视角中考虑,是进行学情分析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