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得法”与“得道”两个层面,二者紧密关联,但在实践中它们常常是分离的.“法”是方法、用法,“道”是规律、理念;“法”体现在实践层面,应注重建构自我经验;“道”体现在理论层面,应注重形成教育理念.基于认识论的观点,教师专业发展应先“得法”再“得道”.“得法”重在“得当”,应从“技术取向”的行为训练模式转向“课程理解”的意义建构模式,注重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和方法的适应性、变通性与创造性,以达致“因材施教”的境地为“得法”的最终目标.“得道”重在“得理”,即通过教育实践明白道理;“得道”应遵循“基于感性,提升理性,增强悟性”的路径展开,以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教师专业发展从“得法”到“得道”,则要基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过程理性”展开实践以促成其转变,最终达到“得法”与“得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察今》-文,用了28个“法”字。用作名词,当法令制度讲的,有20个,容易理解,注解无误。8个用作动词,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其不可得而法”、“胡可得而法”、“犹若不可得而法”、“犹若不可法”、“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而法之”、“而法其所以为法”。最后-句的“法”译为-般动词,“取法”,注解准确。前七句的“法”,都应是意动用法,可分两种情况,-、六、七三句带宾语,二、三、四、五句不带宾语。在这七句中,头两句教材作了注解。第-句“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注为“前-个法字是动词,取法”;…  相似文献   

3.
“学无常法,贵在得法”,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介绍两种“阅读法”。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得”从及物动词转化为助动词,是“得”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要演变。在这一语法化过程中,“得+谓词”语境是“得”语法化的句法条件;从“行域”到“知域”的隐喻作用是重要的认知基础;在语法格式“主语+助动词+谓词”的强大类推作用下,“得”语法化为助动词。  相似文献   

5.
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在于掌握“放”与“缩”的“度”,不能“放”得过大,也不能“缩”得过小.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放缩法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放缩法有没有规律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既有差异又有联系,语文教师要善于打通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准确选择和有效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姜有荣 《新读写》2011,(12):44-46
作文的“根”在生活。只有在“现实生活”的高原上。才能矗立起“大气之文”的高峰。作文的“魂”在思想。练笔得先练脑,写作素材只是“形”,得“魂”方可“形随心动”。随兴驱遣;写作技巧只是“法”,得“魂”方可因势而化。风起水生。  相似文献   

8.
肖桃珍 《亚太教育》2019,(10):182-182
在习作教学中构建正确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评价中得“心”,在自由表达中得“法”,在有效激励中得“发展”。正确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意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得意”“得言”“得法”。课外阅读可以“不求甚解”,可以“得意而忘言”,课内的阅读教学却应“得意”又“得言”,既要读懂课文,明了文章的“心意”,又要学得、习得表达的方法,了悟表达这一“心意”所用的策略,并尝试模仿运用。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来看,“得意”容易“得言”难,而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从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四方面谈谈“品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李勇 《科学课》2008,(11):32-33
有幸在暑假期间,看到了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并紧接着参加了一个主题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网络教研活动。以下以《月有阴晴圆缺》录像培训光盘课为例,谈谈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一点思考,算是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得法”的心得和体会吧。  相似文献   

1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的“法”是指教学的一般法则、规律,教无定法的“法”是指某种特殊方法,贵在得法的“法”是指最能体现规律,最优化的方法,我们探究教学模式结构,就是指贵在得法的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扎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下面笔者谨就高考中考生写得最多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谈几种“发展等级”突破技法:一、记叙文“发展等级”突破三法 记叙文在符合题意、结构完整、合乎情理的“基础等级”的高原上,还应矗立起立意深刻、叙事厚实、构思精巧的“发展等级”高峰:  相似文献   

14.
论化学教法的科学化与人段庆祥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三个“法”,内涵不同。第一个“法”,是指教学法的科学性,指教学法是一门有客观规律可遵循的科学,是方法论。后两个“法”,则是对第一个“法”的应用,是第一个“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化。由前至后...  相似文献   

15.
王大伟 《今日教育》2009,(12):40-41
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蒯福棣老师说得好:“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得少些,讲在该讲之处;问得少些,问在该问之处。”讲得少却讲得精当,问得少却问得神妙,这才是真正的“循循善诱”。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循循善诱”方面做得可谓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向我们展示了阅读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教学实践者的视角,阐述了“懒之有道,勤之得法”的教学观点。“懒之有道”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两点起码的教学原则:“零经验的不讲”、“充盈经验的也无须再讲”。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放手,要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懒”教师。“勤之得法”是指在需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就必须勤奋,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2006,(9):39-40
教学上历来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得法”指的是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多年来,针对“得法”的问题,我园在教师与教育专家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尝试建立合作式的伙伴互助关系,将个体的智慧转化为群体的智慧,让群体的智慧成为推动个体智慧的资源,为优秀教法的打造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对在几何画板中作抛物线的切线这一问题,由浅入深、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探究,揭示其作图原理并予以证明,让学生明白只有明理才能“得法”“优法”“创法”,从而通过探究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9.
沈丽娟 《师道》2008,(11):22-23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灌输法”以它独具有的魅力重返低年级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灌输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已改变了原来的老套套。灌输的内容再也不是空洞而抽象的说教,而是生动而鲜活的知识。针对它的缺点,我们灵活地把“灌输”和“引导”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既传授知识,又引导消化和吸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得灌则灌,当导则导,又灌又导,则水到渠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寄语]“得法养习.历练通文”乃语文学习之道,只有“得法”才会自己学习,“得法”是其根本。“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个性化阅读,以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要使其“得法”,就应当致力于“学”在“导学”上下工夫。导学包括:兴趣、习惯、方法、技能、个人体验、感悟的眼界以及相关语文知识运用等的指导学习。有专家认为:着力于“契合”是属于教法一类,“学法”则应注重“效果”。因而,导学方法的设计,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过程,能预见学生学习状态,并以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标准。此乃我们开设本栏目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