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医学上,有运动性哮喘这一病名。这是指某些人在运动后出现胸闷、憋气,喉中出现哮鸣音,而运动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唯一原因。运动性哮喘多发于某些儿童和青少年。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剧烈的长跑运动最容易引起潜在性哮喘的发作,而慢跑、技巧运动、游泳等很少诱发运动性哮喘。运动性哮喘一般在停止运动后10分钟至20分钟内缓解。严重者持续1小时左右才能缓解。有些儿  相似文献   

2.
哮喘病患者的首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先讲 《游泳》2000,(4):31-31
哮喘病是人们常患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自吸功能较差 ,胸肌比较弱 ,感冒则是诱发该病的直接因素。如何防治哮喘病呢 ?答案就是 ,在适量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游泳则是哮喘患者的首选运动。首先 ,经常参加游泳活动 ,可使呼吸肌得到锻炼 ,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提高呼吸效率。游泳时胸廓处在水中 ,由于水对人的胸廓有很大压力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所以呼吸肌必须额外地克服这些阻力才能正常地进行呼吸 ,久而久之 ,即可改善和发展呼吸机能 ,提高抗病能力。实践证明 ,经常参加游泳活动的人 ,其肺活量比一般…  相似文献   

3.
王剑冰 《健与美》2020,(3):38-39
如果你在锻炼过程中无缘无故地感到身体不适,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运动性哮喘。以下这10个迹象是运动性哮喘的明显表现。运动性哮喘(英文简称EIB)又称“运动诱发性哮喘”,它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运动可作为一种单独的诱发因素,或者作为多种诱发因素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的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陆地模仿呼吸练习:在初学者未下水前就明确指出水中呼吸与陆  相似文献   

5.
乐游 《游泳》2012,(2):44-45
在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种游泳池和健身俱乐部的游泳培训班中,我们常常能看到“10次包会游泳”的广告。许多人,特别是家长,都冲着这一条,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游泳班,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仅仅通过十几次的暑期班学习就可以学会游泳啦。但这是一个要坚决纠正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6.
康复运动处方对青少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康复运动处方对青少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机能的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31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1例维持已有的药物治疗;B组20例在已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处方。两组的观察时间均为12周,对所有患者试验前后的哮喘症状、肺功能及不良反应进行了随访观察和测定。结果:肺活量、肺功能FEV1、PEF明显改善,提示哮喘症状呈逐步稳定状态。喘息、痰量、哮呜音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A组63.64%、45.45%、54.56%;B组85%、75%、80%。试验所取得的正向效果。证明了康复运动处方对改善和提高青少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吸机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要使只能游几米的学生尽快地学会二十五米的游泳,应从技术和心理两个方面去解决。一、关键在于过好呼吸关和培养正确的游泳姿势1.水陆结合,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陆上讲解和示范游泳呼吸动作要领:用口吸气,应快而有力;稍闭气后,用鼻呼气。(2)陆上带领学生做游泳呼吸的模仿练习:第一拍(站立)张开口,第二拍口吸气,第  相似文献   

8.
在初学蛙泳时,呼吸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呼吸是一个教与学两方面共存的难点。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地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对一个教师来讲,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初学者胆量、力量、理解力又相差很大,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游泳教学中,有的同学学游泳非常困难。常常遇到呛水、喝水、不敢下水等问题。其主要的难点就是不会在水中呼吸。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是采用熟悉水性的方法,而熟悉水性的过程,就是适应在水中呼吸的过程,要学会游泳,第一关就是要懂得如何呼吸。人在水中和在陆地上呼吸是不同的。陆地呼吸一般是吸气后立即呼气,没有闭气阶段,游泳时就不一样了,一定要有闭气阶段,在水中闭气这一阶段就是人体自身提高浮力,形成身体漂浮,是做各种动作所不可缺少的准备。再从呼吸器官上区别,在陆地上口、鼻可同时呼吸,相对鼻的作用更大。而在水中则相反,呼气可同时用口、鼻,吸气只能用口,否则就易呛水和喝水。  相似文献   

11.
第六章容易产生反效果的因素一污染的空气在空气清新的、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山野之间,可能有许多人愿意做能够充分吸进空气的身体活动;而在到处废气的大城市的街道上,则甚至有人要闭住嘴想不做呼吸而急走过去。但是,实际上有许多人不得不在繁华拥挤的城市中生活和工作,除了节假日可以到空气新鲜的郊外去一去以外,大部分的时间,只好在被污染了的大气中过活。本来,跑步是什么设施、用具等特殊的东西都可以不用,随时随地只要想跑就能做到的运动;但是,处于大城市这种环  相似文献   

12.
1 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开始的关键环节1.1 在齐腰深水中行走:初学者下水时,顿时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现怯水的表现,如稍不留意,失去平衡就呛水。因此选择齐腰或陶深的水中进行行走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逐步克服怕水心理,增强学游泳的自信心。1.2 呼吸: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项目,要想在水中如同陆地一样自由,就必须学会呼吸。在陆地上是用鼻子呼吸,而水中是用嘴呼气、吸气,教学时先在陆地上练习呼吸动作:吸气——短暂的憋气——呼气。然后在水中练习,也可在同伴帮助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游泳是一项使人体全面发展的运动,无论男女老小都可以进行游泳锻练。因为游泳是在人们所不习惯的水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可以得到其他运动所得不到的身体发展,尤其是对呼吸的锻练,更为显著,因此苏联运动生理学家克列斯多夫尼可夫同志称为游泳是发展呼吸的运动。游泳运劫与其他运动项目比较起来,游泳运动的呼吸是具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和运动环境水是分不开的。首先是游泳中的呼气是用口和鼻子同时向水中呼气,用嘴快速而有力的在水面上吸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医手段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运动能力恢复是近十几年来我国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对近二十年来部分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中医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源性药物补荆手段如复方汤剂,中药注剂等,在中药补剂方面,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类为非外源性药物补剂手段如针炙、按摩、外用药物薰洗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有关中医非外源性药物补剂手段消除运动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游泳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运动。它可以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游泳运动对肺脏影响较为显著。出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人体在水中所受的压力比在陆地大得多。有人曾经试验,如果身体浸入水中一半,身体每平方厘米受到的水压相当于0.1个大气压,而胸廓所受到的压力为12-15公斤。因此,经常参加游泳运动,可以加强呼吸抗压能力,并使胸廓活动幅度逐渐增大,肺脏功能逐渐提高。从各项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程龙  曾李萍 《游泳》2009,(3):45-46
游泳中的"假呼吸"现象是指游泳运动中,游泳者经过几次游泳呼吸后,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甚至不能吸气的现象。其实质是由于游泳中呼吸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一种呼气不充分,新鲜空气补充不足,氧气交换不足。它是初学游泳者经常碰到的一种问题。随着学习者呼吸技术的提高,这种呼吸越来越困难的感觉可以得到缓解,直至消除。  相似文献   

17.
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开展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进行了展望,对国内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了用药物动力学方法研究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优势所在。结果表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仍需完善,有效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应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尹文 《游泳》2007,(4):46-49
前言:近年来,少年儿童热爱游泳和要求参加游泳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功能尚不健全,学习游泳时,初学者常因在水中呼吸困难而导致肌肉僵硬手忙脚乱,因而初学游泳的儿童不宜光学腿臂动作的配合,更应学好呼吸方法和做好适应水性的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呼吸方法,就可以消除在水中的恐惧心理,对初学游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哮喘是内尘螨、花粉、动物毛皮、羽毛等过敏引起的,但有一种哮喘由于运动有关,成为运动性哮喘。这种特殊的哮喘在儿童与青少年中尤为多见。一般在冬春季剧烈运动五至十分钟左右发病,突然咳喘、呼吸困难,有哮鸣音,可因缺氧而口周发紫。一般在三十至六十分钟内自行缓解。运动量超大,症状越严重。运动性哮喘特别多见于长跑、迎风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后。 运动之所以导致哮喘,原因为运动过度  相似文献   

20.
游泳中的“假呼吸”现象是指游泳运动中游泳者经过几次游泳呼吸后,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甚至不能吸气的现象,其实质是由于游泳中呼吸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一种呼气不充分,新鲜空气补充不足,氧气交换不足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初学游泳者经常碰到的一种现象。随着学习者呼吸技术的提高,这种呼吸越来越困难的感觉可以得到缓解,直至消除。理解游泳中“假呼吸”现象产生的原因,防患于未然;遵循科学的游泳呼吸教学步骤,事半功倍;了解改变这种现象的措施,轻松学游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