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宙速度     
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行。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米/秒。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教材在研究重力做功的特点以后提出了重力势能的概念,指出“严格说来,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物体系具有的,而不是地球上的物体单独具有的。我们说地球上的物体具有多少重力势能,这只能理解为一种简略说法。”为什么说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物体系具有的呢?这是因为:重力势能是跟重力做功密切相关的,而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离开了地球,重力就不复存在,重力势能的概念也就没有意义;另外,重力势能的值在零势能参考点选定以后取决于物  相似文献   

3.
1.发射火箭要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一直在由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都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如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火箭,就能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使火箭获得一个初速度,  相似文献   

4.
刚体的重心     
1重力说刚体的重心,自然要从重力说起.那么,何为物体所受重力呢? 在研究地球上和地球附近一般物体的运动时,相对于太阳一叵星系平动的地心系不但是一相当好的惯性系,而且只需考虑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当然,如果物体受到其他主动力和约束力,则这些主动力和约束力还是要考虑的),因物体吸引地球而使物体受到的惯性力、物体和地球周围包括月亮、太阳、  相似文献   

5.
高峰 《少年月刊》2015,(6):34-35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运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它获得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他星球,就需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为了使太空飞行器达到这个速度,运载火箭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因为运载火箭上带有推进剂、发动机等沉重的"包袱(fu)",按目前  相似文献   

6.
杠杆趣谈     
一、阿基米德真的能举起地球吗?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我们知道,利用杠杆能用一个很小的力举起一个很重物体.只要这个力放在杠杆的很长的长臂上,而被举起的重物放在短臂上.因而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塞米德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搬动地球.”我们设想有另一个不动的星球作支点,而且也做成了一根足够长的杠杆,阿基米德就真能搬动地球了吗?从课本78页我们可查出地球的质量是6XIO“千克,质量这么大的物体,在地球上称其重力大约是6X102’牛.如一个人用手只能直接举起重600牛,那么举起地球…  相似文献   

7.
<正>在天体运动的学习中,常遇到重力加速度的问题。重力加速度通常指地面附近物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下落时的加速度,记为g。为了便于计算,其近似标准值通常取为9.8米/秒2。我们知道重力加速度与纬度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但与别的因素有没有关系呢?先看几个有趣的问题。1.当物体随地球自转时,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的合力。只是向心力  相似文献   

8.
陈锋 《物理教师》2013,34(1):34-35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必修2的"宇宙速度"内容时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抛出但速度方向不是水平,能成为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吗?如果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能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吗?……要回答这些问题,不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逃逸速度"是11.2千米/秒,这意味着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如果以11.2千米/秒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它就能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出去。这对大到火箭、小到分子的任何物体都适用。 在室温下,大气中的氧分子的平均速度是0.5千米/秒,氢分子的平均速度是氧的4倍。在大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中一些冠以“临界”一词的概念,如临界温度、临界压强、临界角、临界质量,临界体积等,很明显是属于临界问题。值得注意是,还有很多概念虽然没有临界一词,实际属于临界问题的范畴。牵涉这一类概念的问题可称作“隐临界”问题。隐临界问题与临界问题都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前后,物质的物理状态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临界点往往是两个不同的物理状态的连接点。如: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都是临界点。当物体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就要落到地球表面,当物体速度达到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它便绕着地球旋转,成为人造卫星;当物体达到或大于第二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量,一块石头、一桶水、一个人……等等。地球有没有重量?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经过对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推算出地球的质量为5.98×10~(24)千克,这常常被人误认为是地球的重量。要回答地球有没有重量这个问题,我们应首先弄清物体的重量这个物理概念。什么叫做重量?用手托住物体,手就感到有一个向下作用的力压在手上。提一桶水,手就感觉水桶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拉手。向  相似文献   

12.
一、单一选择题(24分) 1.作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通过一直线上A、B、C三点时(图1),已知AB投的平均速度为3米/秒,BC段的平均速度为6米/秒,AB=BC,则物体在B点的即时速度为:(A)4米/秒。(B)4.5米/秒。(C)5米/秒。(D)5.5米/秒。答[ ] 2.物体以60焦的初动能,从A点出发作竖直上抛运动,在它上升到某一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为50焦,而机械能损失为10焦(假定空气阻力恒定),则该物体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A)50焦。(B)48焦。(C)40焦。(D)36焦。答[ ]  相似文献   

13.
一、遵循学路,整体感知1.揭题后,让学生说说从“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2.师整理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问题。3.学生交流自学收获。4.学生再读全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段中语句填空:因为(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3.…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多1秒     
2006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原因,世界上的人将凭空多出一秒钟时间。也就是说,往年是3l536000秒。今年是31536001秒。今年多了这一秒,有人说真好。多一秒,可以多一下幸福的心跳,多一次醉人的回眸,多一丝快乐的微笑,多一个甜蜜的亲吻……有人说,多一秒少一秒有什么呀,真是无所谓。一秒钟太短了,“滴答”一声就没有了。可是,就在过一秒钟里,火箭已经飞出了8公里,地球已经绕太阳转了30公里,太阳已经随银河飞了250公里;光已经跑了30万公里……一秒钟还短吗?一秒钟,太小了,还没挨着它它就过去了。可是,60个一秒就是一分钟,3600个一秒就是一小时,86…  相似文献   

15.
研究物体运动的时候必须选择参考系.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多选取地球或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但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也可选取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题中若参考系选得好,就能简化思维过程,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下面就列举几例,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惯性定律教学中,师生常产生这样的疑问:伽利略发现的惯性定律,为什么称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从伽利略到牛顿,对惯性定律的认识是怎样完善的?本文拟就有关科学史资料,对此做一简单回顾,供大家教学参考。公元二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皆绕地球转动。理由是,如果地球有移动,那么一个物体抛向空中,或者将物体自高塔上坠下,物体将落到后面去;如果地球在转动,将会引起大风毁灭地球上的一切。这说明,托勒密的时代,人们完全  相似文献   

17.
东张西望     
2006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原因,世界上的人将凭空多出一秒钟时间。也就是说,往年是31536000秒,今年是31536001秒。一秒钟,太不值得一提了。可是,上帝给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时间,不过是区区20多亿秒。假如全世界每人浪费10秒钟,那就是2000年!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生命又是什么呢?生命就是这正在不停“嘀嗒”、“嘀嗒”走着的一秒又一秒。今年多出的这一秒,虽然微不足道,但每一秒就像一滴滴水,汇聚成了时间的长河;没有水滴,再长的河也会干涸。你随意丢弃那一秒,日积月累,就会不知不觉地丢失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你充分利用这一秒,日积月累…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一种由三个因素综合造成的现象:光线、反射光线的物体以及由眼睛和大脑组成的能解读光线中信息的感觉器官。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某一物体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我们只能说我们见到这一物体是什么颜色。如果向你解释这一物理现象,我们并不太需要教科书或者黑板。只要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来到花园,用喷雾器向空  相似文献   

19.
“斤斤计较”,意为气量狭窄,遇事好计较,含贬义。这就怪了,在市场交易中,别说“斤斤”计较,有些贵重物品,比如黄金,那是“克克”都要“计较”的,即便常见的粮油蔬菜,如果少给顾客一斤,也属欺诈行为,怎能不计较呢?  相似文献   

20.
一、宇宙速度(v1、v2、v3)的含义在地面附近将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射后:1.若抛射的速度比较小,物体(包括炮弹)将沿抛物线回到地面,此时物体的运动属于匀变速运动。2.若抛射的速度比较大,物体(洲际导弹)仍将沿曲线回到地面,但此时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匀变速运动,因为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