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是在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先进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现阶段,我园教师对“做中学”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研究活动材料 “做中学”活动提倡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我们对材料的理解是:学习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材料,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寻求具  相似文献   

2.
《教育导刊》2008,(2):F0003
广州市荔湾区玛利亚幼儿园秉承“今天你给我一个孩子,明天我给你一棵栋梁”的办园宗旨,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和艺术教育,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发掘个人潜能。该园在实践“全人教育”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开展了“美感创意”、“动感肢体”、“生活教育”等多类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引领孩子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3.
在“终身教育”的观念已从根本上影响全世界教育价值取向的今天,我们在研究中不断深化了对“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认识。因为,一个人生命中每一瞬间的存在和发展质量,都是与学习的质量密不可分的。幼儿在学习中享受生活和在学习中享受发展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将我园的园本课程定名为“学习课程”,并把工作的重点定位在:教师和幼儿共同不断成长为更高水平意义上的自我教育者,即“终  相似文献   

4.
秦璞 《学前教育》2010,(10):36-38
活动背景 “经历学习”这一概念源于我园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幼儿成长需要的“经历学习”的研究》,它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指在日常生活亲历事件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习得技能、发展能力、体验情感,从而获得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认识及精神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我原本是一名音乐教师,以往关注的常常是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日更多的是忙于活动和竞赛,后来角色变了,成了京口区教育局教科所一名专职研究人员。作为一名教育科研人员,如何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及时进行角色转变,通过参与我区承担的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有效教育研究”,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7,(1A):52-61
2006年,我们组织、编辑“话题”时,总体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关注“课程·教师·发展”,关注课程教材的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在提供优质的普遍教育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这里,教育界一个热点就是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发展需求,众多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探索。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与课程教材建设相关联,师资队伍的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认识到了问题本质之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努力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下,它如何有效开展昵?下一步如何有效实施昵?这值得校长和教师们思考。 同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如何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实现让学生学有成效?这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在广大人民渴望更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中,这一命题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和钻研。而这种学习和钻研将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程,因为教育是一门无法穷尽的艺术。[编按]  相似文献   

7.
王亚琴 《早期教育》2011,(11):35-36
我园的无锡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生活、学习”课程构建的研究》,旨在通过推进教育科研与教研的结合,让教育科研更贴近课堂、贴近教师;通过构建园本课程,让课程更贴近生活、贴近幼儿,从而使我园“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办园特色更鲜明。  相似文献   

8.
开展园本培训,目的是能更好地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潜能得以发挥、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园本培训”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如何为教师建立好这样的平台,一直是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为了能让“园本培训”工作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9.
为了迎接新时期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大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人们不仅关注如何“教”,而且研究“如何学”,“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趋势,也成为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读了平度市店子镇青杨中学代春利老师的《“聪明的差生”现象浅析》一文(见《山东教育》2002年32期),引发了我的深深思索。作为一个21世纪肩负着教育重任的青年教师,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作为一个每天面对着一群“拥有他们生命最宝贵的时期,但并不全然知晓该时期对于自身发展的价值,拥有多方面需要和发展的可能,但并不清楚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正处于生命成长最重要时期的孩子的教师;作为一个对教育工作有着近乎神圣责任感的教师;作为一个明知自己所进行的教育工作确实是在“制造”“差生”,却又无时不是在“培养”“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我园课题“幼儿探究性活动的预设和生成”的推进。如何建构幼儿生成与教师预设的桥梁,如何发现和捕捉幼儿有价值的生成活动并对此进行有效的回应,一直是我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怎样成长?这种成长是如何通过主体性的学习来获得的?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学习的进步从先进的观念成为有效的操作?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必须从更多关注“教”转变到更多关注“学”,把教程转变为学程,给学生权力、给学生条件、给学生问题、给学生空间,激励学生学习心理“跃动”,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青 《广西教育》2005,(1A):82-83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主体教育理论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普通教育领域,主体教育理论已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应该积极地关注这一教育理论——关注“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建构,关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该如何贯彻这一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教育思想。但近年来,我们在对幼儿园的一些领导和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她们在如何理解“幼儿园‘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如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正确落实“主体性教育”思想方面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以致阻碍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真正落实。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申龙月 《教师》2024,(5):93-95
劳动教育与德育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在促进幼儿劳动知识、技能与品格形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的高效开展能够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为此,幼儿园教师要想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就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与创新的作用,主动依托园、家、社“三位一体”展开体验式劳动教学,培养幼儿有益于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素养。基于此,文章作者基于园、家、社“三位一体”,依次分析目前幼儿园开展体验式劳动教育的意义、主要问题以及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园教师不断深入学习和理解《纲要》精神,努力探究新《纲要》理念下的幼儿园英语教育。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园英语教育的理念形成、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环境创设、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英语学科教学为英语教育,变英语“学习”为英语“习得”,变以往从几套教材中选择内容为更多的以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而易理解的东西作为学习内容。强调在活动中随机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自然习得。  相似文献   

16.
周丛笑 《教师》2019,(13):124-125
园本教研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必须是幼儿园教师面临的真实问题,否则,就会带给幼儿园教师个体不真实感和疏离感。如果幼儿园教师对问题缺乏真实感,那么其参研兴趣、需要与毅力都会成为空谈,园本教研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点。那么,什么问题才是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呢?文章认为,植根于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的问题就是真问题,其内涵至少包含“‘自上而下’的问题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统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解决’的问题兼顾”。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正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和形成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内在要求,而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欠缺是有目共睹的。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师范教育的历史性欠缺——我国的师范教育始终以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丽忽视了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致使师范毕业生未能完成由“学习”到“任教”,由“学生”到“教师”的自然过渡;另一方面,职后训练的现实性欠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拔高使用的。还有的是未受过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他们在职后所接受的是与师范教育完全类似的在职学历补偿教育。师范教育的“先天不足”未在“后天补足”。这就自然地提出了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以致形成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圆满地完成这一课题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以肯定的方式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园的教科研工作是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来管理和实施的。特别是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后,在深入学习、领会与贯彻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感受到幼儿教育的改革发展不论是对幼儿园还是对教师自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育的发展不仅仅要关注怎样“育入”,更要关注怎样“育师”,即不仅要让幼儿在园时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培训与成长。从2003年起,我园带着“立足园本、扎根实践”的思想,围绕着本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惑与疑问,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通过为教师创设研究、反思、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专业认知不断获得充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四有”新人的培养者,其自身素质如何,不仅决定教师本身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具有跨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教育观念左右着教学行为,在过去20年的教育历程中,学前教育实践了“儿童中心”论、“教师中心”论两种观念,但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现代学前教育提出了将两种理论合二为一的教育新观念。在新观念的统领下,学前教育教师应该在学习能力、引导能力、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方面掌握理论和技能,成为一名能力全面的复合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