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由于黄河治理任务的紧迫性,系统地研究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本文就该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项目内容与主攻目标、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简要的阐述。近二年来本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环境变化背景值,深化了水沙运行规律的认识,为今后二年的综合分析和全面总结,积累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黄河流域水循环和陆面过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水资源和泥沙形成、分布和演变均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变异特征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并将影响流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揭示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水土过程耦合效应,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水循环与水土过程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流域水循环和水土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关键科学问题,并针对黄河流域水循环规律与水土过程耦合效应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方向,为未来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导言     
《资源科学》2004,26(1):1-1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也是唯一穿过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横贯我国东西的大河,且为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天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科技部在1999年启动了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维持机理研究”。经过近5年来数百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该研究已经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资源科学》2003年(第25卷)第6期发表的一组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的专稿,从不同层面研究了二元驱动作用下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过程与调控措施等问题。本期《资源科学》再次发表一组该项目的专稿,这组文章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承担的“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作者系统地阐述了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对几个典型地区的地下水循环及其可更新能力、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潜力,以及浅层水文地球化学系统演化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由于地下水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流域内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地裂缝、地面下沉和地面塌陷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相信以上内容将与后续成果一起,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恶化的控制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区、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发展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然而,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叠加黄河流域本底条件限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沙治理与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亟待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机理重大基础研究,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认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时序变化特征,对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MOD13Q1数据产品和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Hurst指数,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时序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植...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机理与优化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系统耦合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亟待需要聚焦人地系统耦合机理与调控途径,揭示黄河流域人水关系演变及社会—水文—生态系统动态。采取调查观测、遥感监测、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手段,识别变化环境下的水—粮食—能源关联与协同优化机制,发展人地系统耦合模型,提出流域人地系统统筹优化调控方案。从而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跻身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7.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黄河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不仅可以深化对黄河三角洲演化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为黄河下游水沙调控以及河口大保护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本文选取1976—2018年的Landsat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在海岸线遥感提取,确定陆域面积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整体、北部岸段以及河口岸段分别进行了冲淤演变研究;在分析入海水沙年际及年内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调水调沙前后,河口冲淤演变与水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43年来,三角洲陆地面积呈波动性起伏,总体以淤积为主;河口在1996年以前面积增长显著,多年平均造陆面积约17 km 2/a,之后造陆过程逐渐减缓。②调水调沙后,年输沙量下降速率从0.31亿t/a锐减到0.07亿t/a,最大输沙量减少了79.7%,汛期输沙量减少了74.8%。③随着入海沙量不断减少,水沙过程虽仍直接影响着河口现行流路的造陆过程,但海洋动力作用制约不断提高,河口累积造陆面积与输沙量的相关性由1976—1993年的0.93降低至2002年之后的0.39。总体上,调水调沙工程虽维持了三角洲造陆面积的稳步增长,但长远来看,并不能改变未来三角洲陆域面积趋于减少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刘晨光 《资源科学》2020,42(12):2300-2313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探究黄河流域专业村分布及演化的一般规律,对实现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黄河流域专业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多尺度综合揭示2008—2017年黄河流域专业村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专业村整体空间格局的集聚程度不断增加,主要集聚分布区位于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地区;②黄河流域专业村县级尺度上空间格局演化呈现由带状向团状转变,团状集聚形态包括城郊集聚、乡镇集聚和乡村腹地集聚;③黄河流域专业村主要在低海拔区、缓坡区、河流两岸和公路两侧分布较多且增长较快;④黄河流域专业村影响因子主要体现在技术、制度、文化和市场方面,且不同分区上专业村分布的核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因此,建议落后地区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特级、优级、名牌农产品;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完善制度和创新文化对专业村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构建4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能源、经济、环境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别与能源、经济、环境二元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的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后增;从时间维度看,九省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18 385.5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0 242.06亿元;从空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上游省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各二元系统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甘肃和宁夏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幅度较低,尤其是宁夏生态-能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据此,提出完善区域对接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严控工业废...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经济廊道,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十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然而,目前仍缺乏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在流域尺度上的整体性研究,对其完整性、连通性和脆弱性的系统研究不足,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变化环境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屏障效应。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认为应从流域整体性出发,通过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及空间格局数据集,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水平衡分量的格局变化规律,解析并量化表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之间的关联;基于多源数据集以及生态水文模型,解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时空格局变化和生态水文过程,并以此建立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揭示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格局特征和空间流动及变化趋势,开展生态系统服务格局特征与空间流动时空变异的归因分析;阐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的级联效应,提出生态屏障功能的优化提升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上述研究对完善和丰富地球系统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9,(5):64-65
<正>为给洋口港北水道15万吨航道提供工程稳定性依据,本文基于工程海域40多年以来实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工程海域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最后,建立过程海域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工程前后,工程海域的水沙特性,最后以水流功率作为特征量,分析工程前后水流挟沙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工程后工程海域的水流功率基本不变,北水道15万吨航道疏浚工程不会对工程河段的水沙运动能力造成较大影响,工程后工程海域不会产生明显淤积。  相似文献   

13.
孙思奥  汤秋鸿 《资源科学》2020,42(12):2261-2273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亟需开展水资源需求管理,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二级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方法分析2003—2015年黄河流域用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流域用水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黄河流域用水量占比全国用水量8.0%~9.3%,年用水总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人均用水量则呈下降趋势。②各二级流域用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不一致,人口与人均GDP增长为用水量增加的主导因素,用水强度降低与产业结构升级能起到抑制用水量增长的作用。黄河二级流域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显著,用水强度对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的影响最显著,各因素对二级流域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的影响逐年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需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过去的区城性环境演变,对了解全球性环境变化,了解其变化的规律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SX97孔、汪门百顷新一村ZK5孔的沉积物岩性及磁化率特征,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对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及海平面变化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60 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广举  穆兴民  田鹏  王飞  高鹏 《资源科学》2012,34(6):1070-1078
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双累积曲线及小波变换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渭河、汾河和无定河的6个主要水文站(头道拐、龙门、花园口、华县、河津、白家川)1950s-2009年的水沙序列。在系统搜集流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流域水沙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表明:黄河中游流量和输沙量呈现急剧减少趋势,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减少更加显著,其中,汾河的水沙减少幅度最为显著,2000年-2009年的年均流量与输沙量相当于1950年-1959年约20%。干流龙门站流量和输沙量的小波变换在1980年代前表现出0.5~1.0a显著周期,且达到95%的置信度水平,之后周期特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变化、降雨、水土保持措施(如退耕还林、草,梯田建设,水库淤地坝等工程)等人类活动是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干流的头道拐和花园口水沙变化受干流水库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瓯江河口江心屿河段位于河口过渡段,是典型的分汊河段,其河床演变同时受陆域与海域两向来水、来沙条件共同控制,表现为河床冲淤幅度大,主槽不稳定、南北摆动、浅滩变化快等特点。本文利用历年水文泥沙资料和水下地形测图资料,综合论述了瓯江河口江心屿分汊河段主支汊变迁、南北汊分流比变化和河段深泓线变化,分析了江心屿分汊河段的河势演变规律,根据河段的水沙资料和典型断面的冲淤变化,建立了分汊段典型断面与落潮分流比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通过调整过水断面的整治措施初步调控南北汊分流比,以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提出了江心屿分汊河段整治意见。该文对其他河口分汊河段的研究和整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10月获得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其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进行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伟  许淑婷  郭岫垚 《资源科学》2020,42(1):150-15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问题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199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能源综合效率值,选取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序变化来看,1997—2017年,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总体呈“高—低—高”的U型变化特征,其中1997—2003年总体呈降低趋势,2004—2010年迅速增长后于2009年下降,2011—2017年持续下降后于2015年上升。②从空间差异来看,黄河流域西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中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上下波动,东部的山东省能源综合效率优势显著。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地区能源综合效率由非均衡逐渐向均衡转变。③能源综合效率驱动因子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财政分权、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黄河流域省份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结构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共同驱动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应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地区比较优势,在各项政策指导下加强流域内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防洪抢险的方法要根据水情、河势变化,全面权衡上下游河段左右岸堤防状况及各段的水沙运行规律而定。抢护险情应首先使用适宜当地的材料和惯用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雪宁  张明军  王圣杰  马潜 《资源科学》2011,33(12):2302-2307
利用1960年-2010年黄河流域夏季(6月-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及逐月0℃高度探测资料,定性与定量分析了近51年来黄河流域夏季0℃层平均高度变化趋势及与历年气温、降水量及海拔高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用Mann—Kendall法对年际0℃层高度变化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夏季0℃层平均高度近51年来总体呈“下降-平稳-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下降阶段,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后期变化相对平缓,90年代以后发生了突变;②夏季0℃层高度变化与地面气温、海拔高度的变化在同时间段内基本一致,呈正相关性;而与降水量变化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