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书馆工作》2007,(1):71-71
世界图书馆运动是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所发起的图书馆公众教育运动,通过此运动向全世界宣告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21世纪的价值。并充分的体现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独特的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的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莉 《图书馆学刊》2000,22(5):24-26
本文探讨了图书馆在21世纪存在的主要形态,指出21世纪的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相互结合共存互补的混合体;同时研究了传统图书馆及虚拟图书馆在21世纪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东开平创建于20世纪初的一批氏族图书馆是民营图书馆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类型,他们多年的成功运作对民营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在分析氏族图书馆产生发展历程与运作体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民营图书馆建设的条件、基础、性质、管理等方面的启示,揭示了对民营图书馆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子竞 《图书与情报》2006,4(6):128-132
19世纪晚期.德国图书馆观念初步引入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德图书馆开始互动互补。近三十年来,双方图书及图书馆交流有着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制度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图书馆制度化的含义和图书馆制度化在图书馆化中的作用的分析,论述图书馆制度化对图书馆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图书馆献资源建设和图书馆价值取向的影响,并对未来图书馆制度化吸收,创新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农业图书馆的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栎 《图书馆学刊》1996,18(5):56-58
从我国农业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21世纪的发展要求,提出建设我国农业图书馆网络的设想,并对21世纪的农业图书馆及网络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两次新图书馆运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20世纪的新图书馆运动与21世纪的新图书馆运动是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服务方式、服务理念产生深远影响的两次图书馆运动。这两次新图书馆运动在其发生的背景、推动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和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其对中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等方面都各自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构建核心价值——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进行到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理论价值解读及有关问题入手,通过对核心价值含义与图书馆核心价值内容的界定,提出信息化过程中图书馆核心价值构建关键因素及其内涵主要价值分布,而总结与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最新成果,以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为引领,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制度的重构与再造,从价值层面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进行到底的动力和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与远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是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图书馆有着为远程教育服务的独特优势,远程教育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燕辉  魏小盈 《图书与情报》2012,(3):35-39,141
从图书馆价值的主体客体维度着手,以20世纪至今中国图书馆发展历程为线索,分别分析了从上世纪初救亡图存、开启心智的时代需求、新图书馆运动奠定的公众服务与群众路线基础、战乱期间的特殊使命与沉寂、内乱后的反思与批判、技术膜拜下的图书馆形态以及民主政治时代的图书馆权利、精神与价值追求等,分析了社会变迁和时代需求对图书馆价值使命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体需求是图书馆存在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根源,并指出图书馆价值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社会价值形态。  相似文献   

11.
张海营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110-114
借用商业领域顾客购买行为关联性分析的相关研究,通过对Apriori 关联分析算法的分析,提出符合图书馆环境的修正的图书馆读者关联分析算法,借此可以通过读者借阅历史记录实现图书馆众多读者的聚类划分,完成图书馆读者的“同好”归类;通过读者推荐实例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初步实践,同时为实现图书馆知识联盟、读者社群的构建提供技术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2.
赵静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4):131-137
以2004-2013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形象研究进行可视化的分析述评.结果发现:近10年来公共图书馆形象主要围绕图书馆员、读者、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图书馆形象塑造、图书馆文化、图书馆品牌建设、公共关系等展开,同时随着技术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研究主题.未来公共图书馆形象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将读者的声音纳入到公共图书馆形象研究中,加强公共图书馆形象评价研究,更多地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及混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contains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199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accredited law school library Web pages to identify the law library services for faculty that are advertised or promoted on law library Web sites. The analysis ranked the Web sites based on how thoroughly a law library communicates, or promotes on its Web site, the services it offers to faculty. The analysis also identified the percentage of law libraries advertising specific services for faculty, such as those related to library staffing, publishing support, teaching support, and research services. Suggestions are included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law library to faculty, including services some libraries are uniquely offering.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形象也如企业形象一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树立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大、重要的工程,要引起重视。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图书馆形象的几个因素,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词频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 628篇有关基层图书馆研究成果的题录信息为样本,对论文的发表时间、期刊分布、著者分布、被引频次、研究机构五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基于关键词词频的知识图谱表明,基层图书馆是一个包括县级图书馆、街道图书馆、乡镇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农村图书室、农家书屋等的图书馆体系,形成了馆藏与设施、馆员与读者、工作与服务、建设与发展等四大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应重视和加强对图书馆立法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图书馆立法基础性研究的四大主要内容,即对国外图书馆立法状况的统计调查、国外图书馆法律文本的翻译、图书馆立法的实征分析研究和图书馆法的语义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借助CSSCI,统计了2000—2009年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划分为六大热点板块:资源建设与共享、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知识产权与法律、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总结出数字图书馆十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信息资源建设越来越注重特色资源的建设;信息服务更关注个性化服务和高端服务的研究;知识产权研究回归到普通研究领域;数字图书馆与最新信息技术同步发展;未来的数字图书馆极有可能在云计算环境下重构。图5。表1。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等方法,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重要文献、研究热点等六个方面,对我国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主题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全面、深入地挖掘出了我国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的动态过程、特点和规律,这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我国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馆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素"人、资源、空间"已发生重大变化,同济大学图书馆基于用户需求研究图书馆空间规划策略,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业务转型提供支撑和可行性方案。[方法/过程]探索图书馆空间规划设计需求分析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案例研究、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图书馆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基于需求分析提出新空间布局的关键要素、功能布局、特征及框架,为同济大学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结论]空间服务已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服务模式,探索高校图书馆空间规划方法及关键要素,提出基于用户的空间规划框架,有助于提升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探索基于作者共被引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并在实现资源聚合的基础上,探析聚合服务的途径。以图书情报领域研究本体的作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聚合得到5个学术共同体以及各组的研究主题,包括理论研究、面向数字图书馆、基于概念格、知识地图、模块化、叙词表的本体研究等。结果显示基于作者共被引的馆藏资源聚合是一种有效的馆藏资源聚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