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静伟 《河北教育》2006,(12):40-40
我常常为那天的掌声而感动,也常常想起关于这个掌声的故事。 从我接手这个班开始,一个女同学上课从来没有举手回答过问题,始终把头垂得低低的。课下我也同她谈过心,知道她由于家庭原因,比较自卑。课上我也努力想改变她,却一直没有多大成效,她依然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2.
相信孩子     
丹丹是我的学生。她长得胖胖的,喜欢静不喜欢动,连说话也总是小声小气的,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喜欢看书但不喜欢写作业。   有一次在班会课上,我叫她讲讲自己捐款给希望工程一事。前一天还让她先准备一下,结果她开了个头就窘在那里说不下去了,满面通红,只好请她坐下。平时上课开火车接读课文到她那儿,我都替她紧张,那声音越来越紧,喘口气也是粗重的。多次的课下交流均不见效。   丹丹除了胆小还经常有完不成作业的情况。我每次想对她发火,但一看到她怯怯的样子就又咽了回去。连她博士毕业做大学老师的妈妈也急得直掉眼泪,…  相似文献   

3.
李连英 《家庭教育》2007,(2S):18-18
2003年9月。女儿升入小学三年级。她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全换了。10月初。我见到现在的班主任张老师。她教语课。张老师跟女儿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所说的话几乎一样:。你家的孩子胆子太小了。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原以为女儿性格有些内向。年龄又小。不敢回答问题。等她年龄大一些就好了。可现在都上三年级了。还是这样!我应该针对女儿的个性特点对她进行教育,我心里这样想。渐渐地拿定了主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 《下一代》2014,(5):11-12
正请给我一个机会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好的课程,也只能调课。校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最后说的话。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前,刚升入初中的李娜瘦瘦弱弱的,回答问题时声音像蚊子一般。一次,因为没听清楚她回答的内容,我要求她再重复一遍,没想到她竟闭口不言。当时担心她有情绪,我也没勉强她,就让她坐下了。没想到第二节课再让她回答问题时,她竟然一直站着,一声不吭。课堂陷入僵持中。我正纳闷,班里一名女生喊道:"老师!她就这样,从来不说话,小学时就不回答问题。"我看了那女孩一眼,说:"那是  相似文献   

6.
杨艳 《班主任》2024,(1):64-66
<正>班上有个叫安然的小姑娘,是同学口中的“笨小孩”。她说话和做事都是慢吞吞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当其他“聪明”学生不屑于回答一些简单问题的时候,安然却愿意勇敢表达,尽管很多时候她的思路和答案都是错误的。但渐渐地,我发现安然眼睛里的光暗淡了下去,课上不回答问题了,课下也不主动与我交流了。我深感疑惑,连忙找她谈话。她说自己很笨,无论多么努力,都比不上同学们。  相似文献   

7.
问题课上学生调皮,老师让他起立。老师问:"我刚才给大家提了什么问题?"学生茫然地看着老师什么也说不出。老师见学生回答不出来更是生气,对着学生吼道:"我刚才什么问题也没有提!"学生委屈她说:"我刚才也没有回答什么呀!"  相似文献   

8.
小笛姐姐:我曾经是一个性格开朗而又大方的女孩,但是自从升入初二以后,发现一切都变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的语文老师对待我的态度,让我实在是受不了。记得在初一时,她待我还比较好,可是自从进入初二以来,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她,她处处都想为难我,有些时候,她会出一些“刁难性”的问题来让我回答,如果我回答不正确,她就批评、责备我,说我不认真学习、不好好听讲、骄傲自满等。有一次,我想参加学校的作文竞赛,她以名额有限为由不准我参加,我感到老师太偏心,太不公平了。我真是好伤心,好痛苦啊!小笛姐姐,我…  相似文献   

9.
因为高二时的一件小事,使我和现在的班主任关系非常紧张。我一上她的课就不自在,她看我也别扭。以至于她上课从不叫我回答问题,我也不交她布置的作业。  相似文献   

10.
刘开永 《贵州教育》2010,(19):42-42
[案例]2007年暑期,我在北京首都师大附中听了一位女教师的课,她是这样处理问题的。 教师提出问题,静候同学作出应答。其间,她注意一位同学高高举起手来,想获得这次回答的机会,而这位同学刚刚对上一个问题作出了圆满的回答,此时,这位教师转向这位同学,面带微笑用征询的口吻问道:“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将手放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女儿升入小学三年级。她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全换了。10月初,我见到现在的班主任张老师,她教语文课。张老师跟女儿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所说的话几乎一样:“你家的孩子胆子太小了,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原以为女儿性格有些内向,年龄又小,不敢回答问题,等她年龄大一些就好了。可现在都上三年级了,还是这样!我应该针对女儿的个性特点对她进行教育,我心里这样想,渐渐地拿定了主意。  相似文献   

12.
王力是四(3)班的一个女生,在音乐课上她从不表现自己,连让她回答问题,她也要磨蹭好久才站起来,然后用一种战战兢兢的目光,怯怯地看着你,半天不吱一声。她跟你说话,比蚊子的声音还要轻,同学们都叫她“力蚊子”。我问过其他的课任老师,在任何课上她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她渐渐成了班级里被遗忘的人。我总是很想让她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可是每次一叫到她的名字,她都显出一副受惊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张华 《湖南教育》2006,(8):39-39
李玲属于羞赧文静的女孩子,平时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很少跟同学讨论课堂问题,但我常常看见她对着黑板露出纯真的微笑。如果不是太胆小了,她会赢得所有老师的喜欢,我想。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有一名性格内向的女孩雯雯,不爱回答问题而且声音特别小。一次接力朗读课文,轮到她了,我心里一犹豫,还是决定让她读。我用目光暗示她,她怯怯地看着我说:“老师,我读得慢。”我笑了,抚摸着她的头说:“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着急,慢慢读。”她读得真的很慢,几乎是一字一字地读下来的,而且声音也很小。读完之后,我第一个鼓起了掌,孩子们也都为她鼓起了掌……课下我想,假如我不给她朗读的机会,也许这个孩子会把自己永远“包裹”起来,封闭起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的心灵都需要教师加倍呵护。这节语文课,我学会了…  相似文献   

15.
按照惯例,周一上午是我批阅学生周记的时间。当我翻开晓丽同学的周记本时,“写给老师”的题目映入了我的眼帘。满满的两页纸上,写的都是她的知心话,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老师,我从小就不爱说话,上课的时候,也喜欢静静地听别的同学发言,可您总以为我没有认真思考,总叫我回答问题,弄得我很紧张,很窘迫,我都有些害怕上您的课了。我不明白,难道只有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吗?”读了这些话,我的脸上火辣辣的,晓丽那腼腆害羞的样子立即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本以为对待王晓丽这样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创造机会多提问她,就能锻炼她的口才,就是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孰不知却让她陷入了紧张和难堪中。我为自己的自以为是惭愧不已。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叙事     
(一)今天是教师节,我的手机上出现了一条教师节的问候语,署名熊璐瑜。熊璐瑜同学天性活泼,可是刚到学校的时候学习一般,特别是数学底子比较薄弱,几次测验都不理想,再加上她为人过于直率,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太愉快,此时的她特别消极,觉得在学校特别没劲,成绩也越来越差。我发现这种状况后,对她作了深入的了解,她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好胜心较强,理解能力尚可,不善交朋友。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我想了一个办法,从我教的学科入手,在连续几节数学课上让她回答较简单的问题,每次她都能认真地回答,她有了些兴趣后,我再问些稍难的问题,她也能回答出一些,…  相似文献   

17.
语言课上,我提了个问题要求小朋友回答,许多小朋友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请了平时不大开口而当时也举手的陈春小朋友回答。她站起来后竟半天不说话,经过再三启发还是一声不吭。我因陈春小朋友胡乱举手而失去耐心,不自觉地说了声“狗屎”(当地方言“笨  相似文献   

18.
萌萌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她来园已经一年半了,早晨来园和晚上离园的时候,从不向老师问好,也从不和老师说再见。尽管我们费了很大的劲进行教育,但始终没有好的效果。问她为什么,她从不回答。平时,萌萌也很少和老师说话。我就主动接近她,游戏时,要特意拉住她的手;和孩子坐在一起时,也总是要坐在她的身边;回答问题时哪怕她没有说话,只是起来了,我就表扬她。向家长了解情况,她妈妈说在家时不用提醒就能主动和爷爷奶奶打招呼。可在幼儿园为什么就不打招呼呢?一天,我想去拿簸箕倒垃圾,这时正好萌萌迎面走过来。我说:“萌萌你帮…  相似文献   

19.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20.
张侠 《山东教育》2006,(1):31-32
下午第一节课刚下课,就听到有人轻声地喊“报告”,我抬头一看,3班的小丹拿着笔记本站在办公室门口。我有点吃惊,因为小丹一直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上课的时候,如果教师不提她的名字,她是绝对不会主动起来回答问题的。课下见到教师,她往往也是很害羞地一笑,即使和老师打招呼,也轻声细语的。今天我没找她呀,她怎么会主动到办公室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