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册教学内容综述一、知识内容本册教科书共有十四课,从知识内容上学,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岩石在低年级学习了粘土、石头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五二课。(二)植物在低年级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花和各种各样的种子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花的构造和种子的构造。包括第34课。(三)动物在低年级学习了青蛙、蚂蚁、蟋蟀等动物个体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两栖动物和昆虫的共同特征;介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包括第7、8、9课。(四)宇宙在低年级认识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之后,本册向学生介绍太阳和月…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内容: 新编义务教材第三册自然关15课,从知识内容可分为7个方面(按大纲知识单元顺序): 1.植物部分包括:第5课、第6课、第7课和第8课。这部分在第一、二册认识植物叶、花和种子外部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果实、根、茎的外部形态,认识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被子植物)。 2.动物部分包括:第1课和第2课。这部分内容要求指导学生认识两种常见昆虫的外部特征,以及吃食的情况等生活习性,进而为三年级建立昆虫概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自然第二册(人教版)共15课,从知识内容上,可以分为七个方面: 1.植物:第1、6、7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花的外形特征,学习盆栽大蒜、水培大蒜的方法,学习花盆种花的方法。 2.动物:第13、14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金鱼、青蛙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以及吃什么食物,为中午级学习鱼类、两栖类知识打基础。 3.力:第2、3课,指导学生建立浮和沉的概念,为中年级学习水的浮力打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一册》供六年制小学六年级上学期使用,这个学期为小学高年级的第三个学期。 这册教科书共22课,其中第13课是选学课。 从知识方面说,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生物与环境:在低、中年级学习了生物的形态构造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第1、2、3、4、5、6课。  相似文献   

5.
一、本册教材概述本册教材在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教学单元。互.电:在低、中年级学习了摩擦起电、电路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带电体的相互作用、雷电的成因及电热。包括第l、2、3、4课。2.空气:在低年级学习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成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和灭火以及空气的污染保护。3.宇宙: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日署和圭表,学习观测太阳高度的方法,观察春夏季的显著星座D包括第10。11、12课。4.植物:在学习了植物器官的形态、植物的营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植…  相似文献   

6.
《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小学《自然》课本第六册),要求指导儿童学习一点动物分类知识,并认识当地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培养儿童对动物进行比较、分类的能力。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我采用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课前提供标本、实物、图片等讨论材料,激发儿童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7.
一、练习内容自然第四册15——18课植物单元练习主要内容是: 1.使学生初步认识水在植物体内的过程,即水的吸收、运输及蒸发的简单过程。知道植物跟水的关系。 2.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人和动物的意义。 3.知道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二、练习要求 1.加深学生对植物生理知识的认识。在已认识植物形态构造和人体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功能的知识,包括植物的水分  相似文献   

8.
【课例简析】《电磁铁(一)》(“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铁的性质和电路的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认识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认识电磁铁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本课是学习电磁铁知识的第一课,属实验课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在知识方面,划分为六个教学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包括第1、入3、4课c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沸腾,水蒸气的凝结、凝华,冰的融化、升华,以及台和霜的成因;进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液态、气态、固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变化的。(二)空气:包括第气67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及风的观测。(三)植物:包括第8‘9、IOxll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根、茎、叶外部形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根、茎…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1997,(3)
一、概述 在知识方面,划分为六个教学单元: (一)水的三态变化:包括第1、2、3、4课。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沸腾,水蒸气的凝结、凝华,冰的熔化、升华,以及露和霜的成因;进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液态、气态、固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二)空气;包括第5、6、7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及风的观测。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王岳一、知识内容不册共十四课,从知识内容上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电在低年级学习了摩擦起电和让小灯泡发光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源、电路、导体和绝缘体。包括第1、2、3课。(二...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程序《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第四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怎样吃东西》、《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动物怎样行动的知识.本课属于观察课课型.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学生观察的标本和放大镜(详见“教学用书”第19页)。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可让学生由回答动物  相似文献   

13.
一、本课的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蟋蟀的外形特征,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 二、课文说明 《蟋蟀》这一课属于观察课型,它是以人们常见的  相似文献   

14.
一、把握教材,定位目标《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一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本课是学生学习分数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系统学习小数知识,尤其是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做必要的准备。基于以上认识,这堂课的目标应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2~2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学习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2.使学生会画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引导儿童探究研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以自然第五册《动物和环境》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实践和体会。 一 鼓励大胆设想 《动物和环境》一课要求指导儿童认识蚯蚓对光和温度等的反应,从而认识动物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培养儿童用差异法  相似文献   

17.
曲波  高丹  顾莹 《黑河教育》2006,(2):18-19
一、课前说课 第一部分:教学资源分析. 首先,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发展和第三学段内容的铺垫,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认识周围环境有较大的作用.其次,教学时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情趣活动的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这将课文是小语第一册教材中“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继续学习掌握看图学词学句的方法,建立词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常识:认识并了解几种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教学建议:1、看图识动物,指导说话.“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一般在导入新课时进行,因为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从图入手,先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动物,感知这些小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各自尾巴是怎么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假想让同学们漫游森林王国,参加动物们正在进行的一场有趣的比尾巴竞赛.先逐幅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议议:这是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怎么样?在认识动物时进行说话指导.六七岁的儿童对动物特别感兴趣,一见到动物图片,说话的情绪立即调动起来了,思维的闸门一下启开.“这是公鸡.”“它的尾巴弯弯的.”“它的尾巴是金黄色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认识了这些动物,又训练了思维和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9.
顾名思义,科学讨论课就是让儿童将各自已有的但又是一鳞半爪的知识汇总,通过讨论,进行分类、综合,形成比较一致的前科学概念的课型。这种课型能较大限度地挖掘儿童感性认识的积蓄和潜在的创造智能,并且能引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从而达到自然课的教学目的。下面以自然第六册《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为例,就科学讨论课如何体现“通过学生自由研讨自行获得概念”这一特点,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要求指导儿童学习一点动物分类知识,并认识当地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培养儿童比较、分类的初步能力。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如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一、全册概况 (一)本册教材的知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在前两册认识了植物叶、花、种子的基础上,这一册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果实、根、茎的外部形态,并将六个器官综合起来,认识一株植物(指被子植物)几个组成部分。这样,低年级阶段关于植物各器官外部形态就全部讲完了。这部分包括第7、8、9、10四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