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小见大     
师:同学们,今天我先讲一个典故,“深山藏古寺”是宋徽宗考察画家出的一道考题。当时画家中有的画青山丛中露出一个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在山中画一个寺庙。只有一位画家没有画庙,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边提水,最终这位画家取得了第一名。那么,这幅画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画龙点睛     
《双语学习》2011,(5):18-19
南北朝时期,有个画家叫张僧繇。有一次,他到一个寺庙去游玩,在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都没有画眼睛。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今天我先讲一个典故,深山藏古寺是宋徽宗考察画家出的一道考题。当时画家中有的画青山丛中露出一个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在山中画一个寺庙。只有一位画家没有画庙,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边提水,最终  相似文献   

4.
杨文华 《广西教育》2012,(25):39-40
先来分享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画家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查三个学生的绘画能力。一个学生画了四面高山、悬崖峭壁,中间有座寺院,另外一个学生画了峰峦起伏、松柏挺立,并有古寺一角,唯有第三个学生未画山也未画寺,他画了数节石阶通向小溪,一个和尚在挑水,古寺藏而不露反而跃然纸上。三个学生面对相同的考题,所描绘的画面却大不相同。虽然构思有优劣之分,但画面却是他们对考题发挥不同想象获得的独特创作。  相似文献   

5.
伍小红 《湖南教育》2000,(17):43-44
作文是用来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精于基本文法外,还应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为此,可采用以下方法。一、隐图显像法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北宋皇帝兼大画家赵桔,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的一个檐角,背景上画了起伏的山峦、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板路,路的尽头有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参天,不知古寺在何处。这三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课题:依题作画内容:想象力训练对象:初一年级学生地点: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初一教室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训练课题是“依题作画”。依题作画就是我出一个题目,你们根据我出的题目作出一幅画来,要求这幅画与我所出的题相吻合。当然,我们上的是思维训练课,不是美术课,作画能力强的,画面可能美些,能力弱的,画面可能差些,这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学生当场把它画出来,一个考生在画面上画了许多山,在山坳处画了一座寺庙,寺庙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另一个考生画的许多山和古树,在古树旁露出寺庙的一角。  相似文献   

7.
有一则阿拉伯民间故事很耐人寻味:有个国王,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一天。国王召来三个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个画家把国王画得两眼炯炯有抻,两条腿粗壮有力,十分威武;第二个画家把国王画成“独眼龙”。形逼真;第三个画家把国王画成打猎架势,那条瘸腿蹲在大石块上,手举猎枪,那只瞎眼闭着瞄准前方。结果呢?国王指责第一个画家是“一个善于阿谀逢迎的家伙”,叫卫兵推出去杀了;  相似文献   

8.
李子平 《考试周刊》2011,(59):202-202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拒绝平庸》,《和尚指点馘家》获满分。写的是一位画家觉得自己画的画太平庸,向寺庙里的和尚请教。和尚把画家带到屋外的油菜花地,画家见此美景,画了一幅画.但感觉很平常。于是和尚让他把眼睛闭起来,这时画家听到了蜜蜂嗡嗡声,闻到了油菜花阵阵香味,感觉到了自然界春天的气息.然后再画,第二幅画就出色多了。这件事让画家感觉到拒绝平庸的办法就是用心。画画尚且如此,那教育孩子更应该用心。  相似文献   

9.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孙知微。有一次,他为寺庙画一幅《九曜图》。他把图的轮廓画好后,因为有急事要出去,就把剩下的着色工作交给他的徒弟来做,并且交代一定要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10.
画家逃生     
从前有一个国王,瞎了一只眼睛和瘸了一条腿。一天,他召来三个画家,命令他们给他画像,并说,画得好有重赏,画得不好要杀头。第一个画家具有很高的绘画才能,把国王画得惟妙惟肖。可是,国王看见画像中的自己,瞎眼瘸腿,丑陋不堪,不由分说就把第一个画家杀了。  相似文献   

11.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常亲临皇家画院主持开科考试。有一次,他出了个“深山藏古寺”的题目,把前来应试的画家难住了。有的画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再在山腰画一座古寺;有的画了深山老林,再画一座古寺置于其中;有的画两峰耸峙的山谷中露出寺庙的一角红墙……只有一幅画与众不同,画面上没有古寺,而是画了一个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一条石径由溪边通往山中。宋徽宗审阅画卷时,对那些画了古寺的画连连摇头,当看到和尚挑水这幅画时,不禁拍案叫绝:“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有独到之处。当取此画为第一!”  相似文献   

12.
小点点     
画家从梦中醒来后,拿起画笔又开始画画了。他从一个小点点开始,一笔一笔地画着,一画就画了几个小时。画完后,画家带着满意的笑容,进入了梦乡。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倡学生“写真实的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可学生的作文要么有真实却干巴巴没有一点血肉,要么是假话、空话连篇.在作文中,如何让习作体现“真”,散发真情的魅力?这里我们先看看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左眼瞎、右腿瘸的国王.一天,国王请画家给他画一张像. 第一个画家画了眼瞎腿瘸的国王端坐在宝座上,那国王画得可真是与真人一模一样.国王一看画像大怒:“这是我吗?把画家推出去斩了.”  相似文献   

14.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都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个顾客均说了同样的一句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的钱吧?”一个人听了以后,仔细掂量了自己的画,并未降价,最终以2000元售出。后来他成为著名画家,他就像丁托列托。另一个听后,轻轻将画撕碎,从此改行.去学习雕塑。也成为一代宗师。他就像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第三个呢,以为自己的画真的不值那么多钱,便降了价,以500元售出。至今,他还是个三流画家,以卖画糊口。  相似文献   

15.
有两个画家相约各画了一幅画,主题是“风雨中的宁静”。第一位画家选择了一个湖泊作背景,风平浪静,湖面无波。第二个画家画的是一条奔腾的瀑布,旁边有一片灌木林,树枝弯到水面,在这树枝顶端的分叉处筑着一个鸟巢,几乎快要被浪花浸湿,岌岌可危,鸟巢内还有两只出生不久的小鸟正安祥地闭着双眼,沉沉酣睡。第一个画家嘲笑第二个画家的画说:“这画表现的是十足的动态。简直可以听到瀑布的轰鸣声了。”而第二个画家则不紧不慢地回答:“你没有看到巢中的小鸟,它们正在安祥地睡着,一点也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呢!”  相似文献   

16.
我听过这样一个画苹果的故事:美国老师带一袋苹果到教室,每人给一个,告诉学生可以嗅,可以摸,也可以吃,然后画出苹果。结果美国的孩子第一遍画出来像西瓜,第二、第三遍画出来的像梨,第四遍才有点像苹果了。日本的老师带一个苹果到教室,他拿着苹果在教室来回走动,告诉学生可以看,也可以摸一下,结果学生第一遍画出来的像梨,第二遍有点像苹果了。中国的老师带一枝粉笔进教室,告诉学生打开课本第几页,说画苹果有三个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拿出纸和笔,跟着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画,结果中国的孩子第一次画出来的苹果就非常像。美国的孩子画得不像苹果,但是…  相似文献   

17.
安静     
有人出了个题目给两位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主题的画。第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十分平静,好似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映在水中。第二位画家则画了奔流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的一条小枝上安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  相似文献   

18.
HH 《阳光搜索》2005,(1):12-13
有一位独眼国王让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家为了讨好他,不但没有把他画成独眼,而且把两只限睛都画得炯炯有神。国王以为画家戏弄他,就把画家杀了。第二位画家如实画下了国王的独眼,他想,这回应该没事了。可国王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恼羞成怒,也把他杀了。第三位画家构思奇特,把国王画成狩猎姿态,  相似文献   

19.
<正>有这样一则经典的故事:宋代画院一次招募画家,出的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多数画家都是在卷面上借用山坡、峰峦、树林、云雾等物来遮掩古寺,仅露出古寺的一角来吻合考题。唯独一位画家没画寺庙,只画了一位老僧在深山泉边汲水,最终这位画家力拔头筹。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来体现题目要表达的意思,令人叹为观止。苏轼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2011,(6):31
现在人们都知道用"马虎"来形容办事粗心大意,草草了事,不认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呢!宋朝有个画家,他画什么都是随心所欲。有一次,这位画家要画一只老虎。他刚画好虎头,就来了一个朋友,朋友说:"你帮我画一匹马吧!"画家就在虎头的下面画了马的身体。朋友问:"你画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