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多模态交际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多模态话语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2006—2015年间我国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了近10年来国内外语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重心、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分析发现:在研究内容上,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重心主要在理论探讨、教学与教材、视觉艺术这三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数量较少,以引介性、解释性的非实证研究较多,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的不多。今后,应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加强学科融合,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2.
田云 《时代教育》2016,(5):251+254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话语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不再满足于纯语言的交际,反而越来越依赖多模态话语进行交际,多模态话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研究论著、多模态话语理论创新研究、各种模态的应用、多模态话语与教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五年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必要条件。本文基于隐喻对意义的建构功能,以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为例,结合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理论,利用多模态认知分析框架,从思想维度、价值维度和文化维度上分析多模态隐喻对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在多模态话语中,多模态隐喻能够从观念体系层面反映、建构和传播优秀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促进"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对多模态隐喻的宏观社会维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丰富隐喻对话语意义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话语的形态呈现出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研究应用而生。首先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了解读,随后就CNKI来源的相关文献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多模态话语研究在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态势、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及研究不足之处,并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Cite 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2004-2017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1 053篇多模态研究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1)近十年国际多模态话语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论文的年发表量增多,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间的合作网络增强;(2)核心热点课题聚集在"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的互动分析"、"多模态海报、广告分析"和"交际副语言特征的多模态分析"等十三个方面;(3)多模态研究分布的学科领域已经从语言学扩展到了交际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跨学科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多模态英语教学已经席卷英语听说,读写和口译等教学领域,其的研究方法大多注重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等结合的实证研究,未来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朝多模态教学模型平台建设和多模态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话语世界日益呈现出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研究也相应而兴。文章通过分析15种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51篇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论文发现:(1)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且呈上升发展趋势;(2)思辨描述性文章较多,定量实证研究较少;(3)研究内容涉及面广,但是还不全面。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完善多模态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拓展多模态研究范围,以推进我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一文本形式转化为多模态形式。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主要为理论探索、图文关系、多媒体语篇、教学应用及多模态语料库等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多模态英语教学已经席卷英语听说,读写和口译等教学领域,其的研究方法大多注重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等结合的实证研究,未来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朝多模态教学模型平台建设和多模态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始于2003年李战子首次引入多模态话语理论,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随后胡壮麟、朱永生、顾日国、韦琴红等专家对于多模态话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时至今日,多模态话语研究如雨后春笋,在社会学、人类学、美学、新闻学、符号学等领域得以广泛运用!"多模态话语"是一个合成词语,它是由"模态"和"话语"两部分组合而成的一个术语关于"模态""话语"这两个词,研究者有过这样的论述:模态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践教学课程开设的现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以湖南文理学院动物科学专业为例,对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内容作了具体的讨论,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性安全人才是保障矿业安全的基础,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依托优势学科,通过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打通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壁垒,统筹实验室资源,建立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支撑体系。采用研讨式教学、本科生导师制、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型实验、拔尖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构建了"寓研于教"与"寓创于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材料产业对人才需求具有鲜明的科学、技术、工程方面的积累性与跨学科的复合性、团队性等特征,分析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办学现状、理工融合办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理工融合办学的可行性。秉持理工融合、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厚实工程基础、良好科学素养、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建设理工兼备的师资队伍,搭建理工交叉的实践平台,构筑理工渗透的课程体系,形成理工并重的培养机制,构建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理工融合办学实践,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模式中的高层次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发展。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在课程、培养平台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当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形势,滨州医学院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采用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推行模块式课程体系与科研化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建立多元化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将参与科研训练与传授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参与系统化、规范化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核心环节。从高校现状出发,分别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多学科交叉与综合方式、学生组织形式与教师梯队建设等多方面对跨学科实践平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机械工程系从实验室教改经验出发,总结跨学科实践平台建设方案、确定师资培养策略及实践教学模式,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的引导下,通过多学科实践平台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上海海洋大学人工智能鱼教学团队结合一流学科和海洋优势学科资源,以"人工智能鱼"的教学、大赛、科创和科研为抓手,设计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开展鱼类仿真和研制、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进而推动多学科的交融发展,着力培养海洋特色信息类创新实践人才。经过6年实践,在教改项目、大赛获奖、创新实践和本研一体化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目前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现状,并提出了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完善科研创新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力度、加强学术交流等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文章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新工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前提下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难点。结合怀化学院人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阐述了人文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分析了人文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人文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以M大学为个案,对工科直博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工科直博生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基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建立以科研实践为主线的工科直博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注重选拔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提前培养,构建以科研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科间交叉和渗透的科研实践,推行跨学科的导师组指导模式,强化德育教育、营造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