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的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呈现,对学生的回答一律用"好的"、"不错"做简单评价,而缺少对问题价值的有效引导,所以在一些关键处学生还浑浑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为了营造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场面,对学生的回答一律高度赞赏,缺乏客观评价,这容易造成学生飘飘然,滋长其自满情绪。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课堂迫切呼唤“理答”。  相似文献   

3.
阅读指导课的讨论式教学法,是指选取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类主题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通过开放式的思考讨论,让生生、师生就“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结合笔者所开设的图书馆选修课——“微言堂”读书之旅的教学实例,阐述讨论式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卓小永 《考试周刊》2011,(4):128-130
如何更好地设计阅读课文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更好地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师最常研究的问题。本文把阅读文章分为四大类,即"整体感知"类、"课文导读"类、"拓展积累"类、"课外实践"类,根据每类课文特点设计不同的练习题目。  相似文献   

5.
董春香 《考试周刊》2012,(62):51-51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多读整本的书,当然是好事,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整本书之前,还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三思而后行"。一把关:阅读教材是否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把关:阅读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把关:阅读题材、体裁、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问题"被认为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数学教学设计应当解决"数学理解"和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学设计的问题,要反映当前数学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本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讨论实验方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我决定着手好好管管这个公认为"问题生"的学生,他只是失去了一些自信,缺少一点改正的勇气,他只是需要一个人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称赞。在我眼里,没有坏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新颖的技术是很得要的,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有趣,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引导他们想象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努力实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1.
莫凉会 《考试周刊》2011,(49):60-61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非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解读课文,即把"为教师好教",以教师为本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好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童回清 《考试周刊》2012,(21):51-51
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点:(1)设计出"好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欲求尚未得,口欲言尚不能"的主动参与的位置。(2)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用顿悟直觉去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必要时,教师可给予一些提示。或将问题分解为几个阶梯式的问题,做好"台前"和"幕后"的工作。(3)教师尽可能把新问题和以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推广,概括出更一般的法则、原理,让学生体会到"钻一题,识全章"之味。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重难点知识,不是学生通过自主研讨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语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特别是对预设问题进行小组合作研讨后,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巧用追问,可以将文本阅读推向纵深,这时"趁热打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识字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识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个方面着手,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的更多是引导的作用。我想到了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生字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5.
史国芳 《教师》2011,(21):35-35
结合我校"和而不同"课题的研究,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内容设计问题进行有序引导,让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6.
卢成忠 《考试周刊》2010,(34):183-184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做到以下几点:创新评价机制,使学生"敢问"、"愿问",激发问题意识;创设问题该情境,使学生"想问"、"爱问",培养问题意识;引导问题探究,使学生"善问"、"会问",强化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王芳 《考试周刊》2010,(57):63-65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不少教师在"学生活动单"中的问题设计上存在一些虚浮和无效现象。本文就活动单中的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问题设计符合学生学情、联系学生实际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文本解读由原来单一刻板的"填鸭式"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趋势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部分教师对多元化、个性化的过度强调,对教学气氛的过分追求,导致课堂教学"轰轰烈烈"却"华而不实","面面俱到"却"浮光掠影",使得本文解读陷入模式化、粗俗化以及浮夸化的教学困境。因此,在本文解读中,要在尊重文本固有思想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解读,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来。  相似文献   

19.
提问题教学法在营造历史情境、把握主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造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合理、科学地设计问题,注意"引导"和"评价"等方面介绍了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如何鼓励学生言说与引导学生有节制地说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是当前阅读对话教学的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实质是语境教学,认知语境与"阅读对话"和"阅读对话教学"均有密切的联系。认知语境与阅读对话教学的整合,能够把"阅读对话"理论落实到"阅读对话教学"中,从而有效推进阅读对话教学。认知语境在阅读对话教学中的作用方式是:动态建构、调节认知语境,推进对话;教师部分代理作者(文本),参与认知语境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