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等给予肯定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等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洪英 《文教资料》2007,(16):185-186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并普遍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不过,现实的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教师缺乏赏识能力、忽视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忽视学生差异、赏识不持之以恒等“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误区之一】标签学生: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中,往往给学生贴上“好”或“差”的标签,这本身就违背了教育的宗旨。重智育而轻德育,成绩好的,一“好”遮百丑;成绩差的,一棍子打死。这样,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长期以往,整个班级没有团结性和凝聚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最终使学生发展良莠不齐,班级分化严重。作为班主任,做任何事情都应面向学生全体。鼓励信任每一个学生,还给他们人格的尊严,让其共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并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影响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但赏识教育也存在着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实践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误区之一】标签学生 :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中 ,往往给学生贴上“好”或“差”的标签 ,这本身就违背了教育的宗旨。重智育而轻德育 ,成绩好的 ,一“好”遮百丑 ;成绩差的 ,一棍子打死。这样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长期以往 ,整个班级没有团结性和凝聚力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最终使学生发展良莠不齐 ,班级分化严重。作为班主任 ,做任何事情都应面向学生全体。鼓励信任每一个学生 ,还给他们人格的尊严 ,让其共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和发展自己。【误区之二】铁腕统治 :缺乏人情味的教育 ,必然缺乏…  相似文献   

8.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赏识教育注意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条件和学习基础,善于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鼓励、期待、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展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巨大魅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或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使赏识教育“变形”或“变味”,走进了“怪圈”或“误区”。主要表现在:   1.把赏识教育误为赞扬教育,甚至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盲目肯定。盲目肯定,容易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产生不切实际的抱负水平,结…  相似文献   

9.
所谓赏识教育是教育者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前提,以信任、真爱、激励为基础.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和赞扬.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欣赏、自我定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由于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者滥用赏识教育,因而也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如有碍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有碍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教师的使命就是通过赏识教育发掘每个学生身上那“独一无二”的特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文章通过分析高职生的特点,并提出高职教学实践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姚丽川 《班主任》2007,(2):38-39
近几年,赏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有些人将“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夸奖学生,“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重视赏识教育,也要从环境、本质、沟通、耐心等方面正确运用好赏识教育,避免误入一些以偏概全的误区,让赏识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新娟 《考试周刊》2014,(88):121-121
随着赏识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推行,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其特点是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引导其积极向上地进取,并追求成功。但赏识教育也存在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在实践赏识教育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4.
“赏识”是一种艺术,体现出对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的赞扬和肯定,达到鼓励和鞭策的目的,强化学生的正面发展效应。“赏识”的鼓励及鞭策是学生精神的需要,是对学生感情投资的无价资本,这种资本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好方法。“赏识”艺术需要班主任具有真知灼见,有超人的洞察力,把握好运用的时机。“赏识”的过程是产生班级凝聚力、班级向心力和赋予进取心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用“赏识”艺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存在着诸多误区,极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误区一:家庭教育中的全面“包办”———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木偶人”。据对某市重点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家访得知,90%左右的学生从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而其他一些社会交际、实践活动往往也受到家长的监控或越俎代庖。甚至有这样的事例:某高二学生,每天早晨起床,都是母亲为他穿衣服。在这种令人惊讶的关爱中,逐渐养成的是孩子的依赖性,扼杀的是青少年的独立自主意识。误区二:教学日趋模式化、“格式化”,乃至僵化———培养人云亦云的书…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信任、尊重、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中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应该承认“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确实帮助许多家长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使孩子在“赏识”的眼光中自信、成功。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上,有些家长只看到了一些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简单地将“赏识教育”等同于表扬,最终走进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赏识是一门艺术,反映了教师的智慧及教学业务能力,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赏识是一种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学生优点,宽容学生的缺点,鼓励学生不断成功的新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把这种好的教育方法引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因为好的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赏识教育的实施中,部分教育者误解、滥用赏识教育,致使赏识教育走入了“误区”。本文试对赏识教育进行深刻的实践反思,以期帮助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全面客观地认识赏识教育,从而正确地实施赏识教育,达到赏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误区一:迎合学生天性赏识放弃原则 教育“以人为本”被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学生的天性。对学生不能说“不”,不能批评,生怕扼杀了“牛顿”,夭折了“爱迪生”,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赏识”泛滥成灾。如某校一节政治公开课,教师问:“在红绿灯路口,夜间没有警察值勤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仍存在教育误区,并不如人意。本文通过一些教育实例展示了教师的一些教育误区,也认为不要总说社会、家长和学生有误区,我们教育也存在误区。教师偏爱优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而差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