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自1995年5月创办以来,已播出一百多期节目。其导向正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针对性强,不少节目堪称精品,成为世界了解江西的一个窗口。自1996年至今,《中国之窗》江西专题参加中国彩  相似文献   

2.
省委外宣办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5月6日至7日在九江市召开了第三次全省广播外宣选题规划会。会议主要议题是:传达第二届全国广播外宣协作会议暨首届全国外宣优秀节目《中国之窗》颁奖会和全国、全省外宣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研究确定我省广播外宣第三轮选题,共商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办得更好和扩大外宣合作的措施。中国国际广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级编辑李松凌应邀到会,阐述了当前国际广播形势特点和我们的对策。九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宣友,九江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阂传佳在会上讲了话。省外宣办主…  相似文献   

3.
第五次全省广播外宣协作和选题规划会,3月16日至18日在赣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精神,第三届全国广播外宣协作暨’97“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奖颁奖研讨会精神;奖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第三届优秀节目;总结经验,宣读论文,站在更高起点审时度势,确定我省对外广播节目的第五轮选题,共商继续扩大外宣告作措施。第五次全省广播外宣协作选题规划会在赣州召开@湖江银  相似文献   

4.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直接对外的宣传节目,主要是国际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一九九五年五月开办)。近四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龙头,以各省市区电台为依托的广播大外宣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把我国广播对外宣传工作推上了新台阶。《中国之窗》节目近四年来的顺利播出,就是一个成功标志。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外广播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台《中国之窗》节目是全国各地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办好《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对扩大江西在国外境外的影响,促进江西对外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二届评奖,近日在南昌揭晓。赣州地区广播电台的《三百山》专稿、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的《瓷器街》专稿获得一等奖;南昌人民广播电台的《蔬菜大户万绪保》专稿、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南昌少儿合唱团》专稿、抚州地委外宣科的《南丰傩舞》专稿,上饶地委外宣科《三清山》专稿获得二等奖。还有六篇专稿获得三等奖。《中国之窗》江西专题第二届评奖由省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省广播电视厅、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评委们认为《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作为我省对外广播宣传节目,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七届评奖3月20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省电台《一个妈妈的儿女》、赣州《走出围屋的客家人》;获二等奖的有:鹰潭《古镇上清》、景德镇《官窑遗址》、吉安《文氏故里与后裔》、九江《庐山地质游》,还有五篇专稿获三等奖。(胡江银)《中国之窗》江西专题第七届评奖在南昌揭晓@胡江银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四届评奖,五月五日在南昌揭晓。赣州地区广播电台专稿《于都唢呐》,抚州地委外宣办专稿《“昌顺”进北京》获得一等奖;获得二等奖的有:南昌人民广格电台专稿《南昌有个豆芽村》,吉安地区人民广播电台专稿《管小培和他的菊花水石》,九江人民广播电台专稿《翻阳湖自然保护区》。还有六篇专稿获得三等奖。这次评奖由省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省广播电视厅、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评委们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要求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多出精品。《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四…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六届评奖3月29日在南昌揭晓?这次评奖由省委对外宣传小组、省广播电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举办。鹰潭专稿《戏婆婆》与她的赣剧团︾、九江专稿《从县官到农民》获一等奖;获二等奖的有:新余专稿《绿叶对根的情意︾》、萍乡专稿《萍乡花果》、赣州专稿《客家山歌》上饶专稿《发展生态经济》、省台专稿《山路弯弯》 还有16篇专稿获三等奖。 之后4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全省广播外宣协作和选题规划会在萍乡市召开。会上确定了我省对外广播节目第七轮选题。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97“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奖评选工作近期在北京举行。一百五十五个参评节目中,一百零七个节目获奖。其中特别奖两个,一等奖十七个,二等奖三十三个,三等奖五十五个。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赣州地区广播电台采制的《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东江源头三百山》,获得《中国之窗》节目一等奖,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鹰潭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破烂村的新气象》获得三等奖。“中国彩虹奖”是中宣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政府奖,是中国广播电视奖的一个分项,是我国对外广播节目的最高奖,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  相似文献   

10.
1995年5月1日,《中国之窗》节目正式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普通话节目中播出,每天10分钟。《中国之窗》节目的开播,受到海外听众和国内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从95年起,我连续四年参加了《中国之窗》──专题节目的创作,本文就地方广播电台在对外宣传专题节目创作中应着重注意的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重视节目的地方文艺特色任何一件成功的作品,都应该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广播外宣节目的创作,除了作为广播节目应该具备的广播特色以外,更应该重视的或者说应该更多考虑的是作品所蕴藏的地方文化特色,即乡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九届评奖3月15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萍乡台《“李六国”的故事》,省台《古河道的笑声》;获得二等奖的有;宜春台《靖安农民爱写诗》,景德镇台《女子瓷乐队》,吉安台《大山里的书屋》,赣州台《叶人定和他的“教儿经”》。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第八届评奖,3月4日在南昌揭晓。获得江西省优秀广播外宣作品一等奖的是:新余专稿《尤新余的故事》;获得二等奖的有:省台专稿《追求诚信》,南昌专稿《天香园——鸟儿的都市乐园》,上饶专稿《陈绮绮和他的儿童村》,吉安专稿《博士的乌鸡情缘》。还有七篇专稿获三等奖。(胡江银)  相似文献   

13.
1995年5月1日,《中国之窗》节目正式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普通话节目中播出,每天10分钟。《中国之窗》节目的开播,受到海外听众的热烈欢迎。江西省赣州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四年参加了《中国之窗》节目的制作,并连续四年在中央外宣办等单位举办的广播外宣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本文结合赣州台的实践,谈谈地方电台在对外宣传专题节目创作中应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为谁制作:准确把握节目定位我们生活在一个非群体化传播不断发展的时代。传播的非群体化原理凸现了外宣节目准确定位的重要性。地方电台一般没有外宣任务,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4.
1995年5月1日正式启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节目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档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全国30多家省级电台共同打造的新闻性专题节目,从一开始就以新颖的制作方式、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大范围覆盖率赢得了广大听众认可。12年来,该节目已经成为全球华语听众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亲近中国的金色之"窗",堪称中国广播大外宣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6日深圳卫视大型寻人节目《你有一封信》开播,4月15日中央电视台全媒体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开播,这些寻人节目的开播充分体现了电视的服务功能,又一次引起人们对寻人节目的关注。之前,2009年浙江卫视帮人寻人找友的节目《寻找王》、山西卫视的大型公益寻人节目《我要找到你》开播之初也颇受关注,而后续的发展却令人扼腕叹息,不得不遭遇停播。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选题资源的枯竭。节目的选题,指的是节目要报道的主要内容或者要  相似文献   

16.
冷燕 《现代传播》2007,(4):66-67
本文结合<家庭>栏目在拉动整体收视水平节目选题方面所做的尝试,重点阐述了电视专题节目在选题方面发生的变化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999年元月的《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日播版法制栏目。由于每日中午12:40播出,节目被观众亲切地称为“中国的法制午餐”。此文就《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体育专题节目选题与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挺 《记者摇篮》2005,(8):43-43
在诸多体育节目中,专题选题质量好坏,节目制作水平高低,节目传播是否能产生轰动效应,不仅反映了记者的综合素质,也反映了体育频道的节目采编播的水平。因此深入挖掘专题节目的选题。是产生轰动效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重在选题     
在今天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好的选题就意味着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有了一个致胜的砝码。 2004年5月,陕西电视台新开办了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今日点击》。节目运作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好的节目都是因为牢牢抓住了选题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赵萌 《今传媒》2017,25(11)
网络综艺节目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从制作层面来说已日臻成熟.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选题研究是对节目策划和内容的基础性研究,从选题上窥见网络综艺节目在制作上的基本倾向.热播节目《奇葩说》诞生于网络平台,作为一档辩论类综艺节目,选题直接决定着节目走向和节目风格.本文对《奇葩说》第四季选题归纳总结,发现其选题存在多样性匮乏、价值单一、思辨性和针对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