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天成 《今传媒》2024,(2):6-10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支柱,伟大建党精神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旨归上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既是新征程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践的应有之义。本文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逻辑、应然逻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融入的逻辑理路,并通过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厘清其融入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逻辑,旨在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杨洋 《今传媒》2023,(3):106-108
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生动素材。山西省的历史文化红色基因浓厚,承载并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与中国红色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着内在契合性。本文从山西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下简称“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旨在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育人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吉晓芳 《大观周刊》2013,(5):137-137
作者针对新媒体全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开启了新的空间。在借助全媒体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全媒体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顶层设计、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全媒体素养都将在直面挑战中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新媒体时代既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全媒体时代对所有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根据当代新媒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Web2.0时代,社会化媒体已经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大学生们可以与家人、好友建立起沟通,结识新朋友并交换信息、思想或情感。在社会化媒体的大环境下,用户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这种参与自由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进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孔令淑 《东南传播》2021,(12):112-115
建党百年纪录片《留法岁月》借助视像修辞和声音修辞,围绕"人物""场景"和"事件"三个要素对中国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记忆进行了完整生动地呈现.在此基础上,纪录片通过社会记忆与个体记忆融合、历史情境与现实图景链接的记忆修辞路径,凸显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时代意义和留法青年伟大精神价值的传承意义,由此实现情感认同、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建构,出色地完成了建党百年纪录片的思想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全媒体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入视频信息素养、媒介信息素养及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等新内涵,提出了全媒体环境下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包括更新教学模式、增加教育内容及提高全媒体展示能力等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形成的红色档案资源,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有力证实和具体彰显,更是为马克思主义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的有机体现、科学性与整体性的有机耦合铸入强劲定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维度领悟解读伟大建党精神,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通过红色档案资源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原 《东南传播》2021,(11):43-45
主流媒体做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的宣传报道,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主流媒体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红色记忆"的主题宣传,关键在于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建构好"红色记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提早策划、谋篇布局,精心制作一系列分量足、品质精、形式新的优秀新闻作品,对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宣传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进行多元化尝试和积极探索,通过宣传报道激发八闽儿女汲取百年党史精神伟力,为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鼓舞大学生弘扬革命传统,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指导其创业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陕西省部分高校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想法,探析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大学生培养创业精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伟大建党精神萌芽和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正式成立的整个过程,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伟大建党精神的考察意义深远。党在创建时期涌现出诸如俞秀松、叶天底、李启汉等一批为党、为国、为民而舍生取义的革命英烈。从这些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中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意涵,对于建党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重大。有助于进一步具象化地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同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应对手机媒体带来的挑战,是手机媒体视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入手,分析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盛行,微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及人际沟通的常态化渠道。在微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共存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借助微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进行话语的有效对接以及情感交流,重构微时代下思政工作者的话语体系,由被动走向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殷平 《新闻世界》2013,(9):116-117
“全媒体”不是纸媒时代的全媒体,而应该是网络时代的全媒体;纸媒与全媒体的关系,不是全媒体建设融入纸媒运营,而应是纸媒内容、资源、经营充分融入到全媒体建设中;全媒体是纸媒的突围,而不是纸媒的附属。遵守网络运营发展的规律,而不是纸媒传播和经营的规律,是全媒体事业能够突出重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图像媒介因其创作即时、题材多元、传播快捷、开放及互动性强,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它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时间、空间等维度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探索空间。鉴于此,论文在详细分析讨论全媒体时代图像媒介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微信传播对大学生影响的视角,从微信传播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能够让老师融入到学生当中,微信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构建的功能等,探讨微信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构建的作用、及微信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缘起、时代蕴意及实现路径,拓宽了高校图书馆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研究图景,以期为高校图书馆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9.
每集约8分钟的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以百家央企介绍各自企业的"信物",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红色财经故事,展示今日央企发展成就.信物见证信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科研制造的过程中彰显出伟大建党精神.本文透过百年信物呈现的历史画卷,分析其蕴涵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结构不断优化,而在新闻时政传播中融入全媒体技术,能使新闻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显著提高。而在全媒体的冲击下,也改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逻辑,传统的时政新闻传播内容对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很难相符,亟待创新其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如何提高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力,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