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知识付费成为新风口,国民数字阅读需求刺激数字出版发展,知乎不断推出新产品,探索知识传播与内容变现的创新路径.作为知乎平台化发展的关键产品,知乎书店的推出不仅实现了知乎平台内部内容购买、阅读、传播和延伸讨论的闭环循环,还为深度介入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出版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文章通过对知乎书店的发展历程、产品特点进行梳理,探索其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意义,总结知乎书店在这场知识共享经济热潮下为数字出版行业所带来的新发展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化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于知识共享的需求越来越高,由于当前免费知识泛滥、知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知识付费便成为了必然。论文在ECT理论的基础上,以知乎APP为例,结合知识付费平台的特征,建立了付费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结论表明,期望确认度、感知有用性、信任度、定价合理度、知识生产者专业性正向影响付费用户满意度。据此,论文最后对知乎APP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6年可以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市场上深耕内容生产的平台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知识付费产品,喜马拉雅、知乎、豆瓣、得到、分答等APP的知识付费应用分发数据明显增长,其中的5家知识付费平台同比增长率均达到50%以上。知识付费引发互联网消费市场格局改变,它不同于技术驱动的风口,更多表现出人们消费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更加简单和便捷,从百度文库的付费下载到微博和微信的文章打赏,知识零售变现似乎一直存在但不温不火.直到近两年,果壳网旗下“在行”和“分答”、罗辑思维“得到”、知乎“知乎live”的火爆预示着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本文以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为例,分析目前知识零售变现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媒体生态下,2016年知识付费集中爆发,几乎每个月都有知识付费平台或产品上线,主要集中在知乎、喜马拉雅FM、分答、得到等平台.知识付费重构了传统二次售卖的传播逻辑,搭建起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直接对接的关系.其中有声读物凭借声音传播的特性获得迅猛发展,出现了聚合型、专业型、垂直细分的听书平台,在内容生产上多元并存.发展有声读物既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也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公益价值和传播价值,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和版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韩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3):43-51
[目的/意义]当前知识付费平台如何以最高的效率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知识付费平台信息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知识付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知乎""得到"等主要知识付费平台为调研对象,从在线用户对知识付费感知的角度,在网络调查与文献资料收集的基础之上,利用数据分析探寻影响知识付费平台提高知识与信息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知识付费平台提高信息资源质量的可行性措施。[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未来知识付费平台的重点将从对内容的开发转向用户群体的争夺,并沿垂直领域发展,与其他各大商业平台进一步融合,视频将成为平台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化、高效率、流水化的内容将成为推动知识付费平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以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产品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变现,本研究以这类平台为切入点,探索用户的付费模式及付费意愿,加深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对分答、值乎和微博问答三大平台的比较分析,总结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付费模式,利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用户的付费意愿及其动机。[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主要有两种用户付费模式:提问付费和围观付费。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没有特别偏好,二者呈现不完全替代关系,且影响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的付费意愿的动机因素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知识付费在本质上是知识驱动型的信息消费行为,同时具有明显的粉丝经济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蕾 《青年记者》2017,(13):16-17
2016年以来,“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等词汇被高频次地提出,喜马拉雅FM、知乎、分答等纷纷涉足知识付费领域,布局知识付费产品市场,打造出全新的互联网付费模式.同时,伴随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或主动或被动,纷纷寻找转型路径.“内容付费”“知识变现”能否成为专业报刊的新出路?抑或只是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9.
张瑶 《青年记者》2017,(5):61-62
2016年4月初,知识问答社区知乎测试上线付费问答产品——“值乎”.随后,“在行”(果壳网移动端产品)也推出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27日付费用户超过100万,交易总额超过1800万元.有媒体称知识共享消费的春天已经到来,习惯于免费互联网的受众逐渐被培育成为愿意为知识内容付费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为亚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极客文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伴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社交型知识问答社区,知乎以其"专注、认真、负责、原创"的问答环节吸引了不同领域的极客常驻于此,而极客们也充分利用知乎这个平台将极客文化和极客精神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为知识直播平台精细化地定位人群特征、进行针对性运营并挖掘潜在价值用户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以知识直播平台为研究对象,首先设计群体画像的概念模型,然后提出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知识直播平台付费用户群体画像的方法,最后以知乎live平台的付费用户数据为样本,使用Matlab中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群体划分。[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存在5类典型的用户群体,通过对聚类中心点的对比分析,识别出各群体典型特征,并提出精准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棣 《出版广角》2018,(7):19-21
2016—2017年,互联网领域知识服务付费模式异军突起,创造了5000万付费人次和近150亿元的市场份额.涌现"得到""知乎"等一批优秀知识服务企业.出版业作为知识服务领域的正规军,积极结合互联网最新技术与思维,在近年筹备和建设了很多符合出版业特点和优势的知识服务项目.作者结合直接参与的多家出版相关机构的知识服务项目,探讨如何利用专业出版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形成能创造更高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知识服务融合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连接"是一个关键词。"三重革命"——社会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以及移动互联革命为崭新的"人-人"连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进入到了Web2.0时代,甚至是Web3.0时代,"连接"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是人与信息和服务、资源与需求之间的连接。文章将以知乎为例,分析"三重革命"是如何将人们从传统的社会组织中解放出来,并带来"连接革命";阐述互联网时代崭新的"人-人"连接如何催生大规模的知识生产与分享行为,并试图揭示从知识共享到知识付费时代,知乎社区的关系网络结构、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发生了何种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线索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不同付费模式下知识消费者满意度。[研究设计/方法]以线索诊断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基于2,630条知乎Live数据,利用多元回归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发现]知识付费产品简介长度、持续时间、评论数量以及知识提供者声誉均显著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知识付费产品价格负向影响用户满意度;与会员免费模式相比,付费模式下信息线索对用户满意度影响作用更强;会员免费模式下存在两类触发消费者高满意度的组态路径,分别为价格不敏感型和高价格偏好型;付费模式下存在三类组态路径,分别为价格不敏感型、低价格偏好型和高价格偏好型。[创新/价值]为知识提供者在不同付费模式下如何更有效地呈现信息线索提供参考,也为知识付费平台完善运营机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每每有社会热点事件出现,知乎总是成为一个"风暴源",凭借平台的巨大影响力分享话语权并引导舆论走向。这源于知乎作为专业的知识分享社区的定位,也源于知乎用户专业、理性、热情的特征。如今,知乎已经成为舆论治理的重要阵地,而深入了解知乎用户特征是治理的基本前提。我们采集了知乎三十多万用户的主页信息,提取关键属性对人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二阶聚类将人群划分为六大类,对每类用户进行了特征解读,针对性的分析了进行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方法,为进一步进行舆论治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知乎为案例来探究UGC平台自组织活动,结合知乎UGC自组织机制看,生产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是知乎强化UGC自组织活动的主要着力点。本文发现,知乎通过强用户交互关系与技术驱使下的用户群体协作实现了信息自创生与关系自创生,同时,知乎还通过弹性化协调管理制度提高了用户自组织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最终推动知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自组织平台”。  相似文献   

17.
赵宇佳 《青年记者》2017,(30):39-40
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网络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从2016年开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寒冬的到来,互联网行业开始在内容市场寻找新的机遇:“得到”“分答”“知乎live”等带来的低门槛准入的“知识付费”模式开始兴起,作为国内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应用,“微信”也开启了付费订阅功能的迭代,一时间“知识付费”因成为新的热点和风口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知乎日报是知乎推出的一款新闻资讯类应用。因其荟萃了众多新闻事件和行业热点,普及了各种有用有趣的知识,而从众多的新闻客户端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知乎日报与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对比,分析知乎日报的传播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知乎是一个成功的知识问答社区,从用户参与价值共创视角总结其成功经验,有助于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使用案例分析方法,从知乎的初始阶段策略、扩充阶段策略和用户粘性保持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知乎的用户发展路径;从用户参与提问编辑、用户参与内容质量评价和用户参与知识传递三个方面分析知乎的用户参与机制。[结果/结论] 知乎案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启示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认识用户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价值,努力发展"领先用户";重视对用户的引导机制,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提升用户体验,做好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优化。  相似文献   

20.
余晓勤 《传媒》2016,(7):51-52
知乎是我国新兴的社交媒体,以“问答社区”为平台定位,受众能够在该平台上提问或答疑,彼此展开广泛的交流互动和知识分享.2010年12月,知乎网站开放,经过两年的摸索发展,于2013年3月正式开放注册,在随后的9个月的时间里,知乎的注册用户从40万增长到400万,规模增长了10倍,成为社交媒体中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