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为指导,从语用学角度来解读美国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中的言语幽默,希望对提高喜剧创作水平和观众欣赏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杨燕 《文教资料》2011,(21):37-39
本文以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为主线,对中英两种不同语言、情境和文化下幽默言语的表达、理解和欣赏进行了浅析,以期帮助领会非本族语言传达的幽默意味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精髓。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幽默形式,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2007年春晚小品《回家》的幽默语言,以萨克斯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和“相邻对”为依据,将小品中的语言划分成小的语言对话单位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结果表明:关联理论确实能够充分解释言语幽默现象。  相似文献   

5.
鲁静 《现代语文》2015,(2):83-85
喜剧小品以会话言语表演为主,以语言的诙谐幽默为切入点,引观众发笑。喜剧小品抓住"笑"的本质,巧用偏离,产生喜剧效果。本文尝试用修辞学中零度与偏离理论来探讨经典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媛媛 《考试周刊》2012,(88):21-22
幽默是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人们的生活注入活力。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以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中丰富的语料为例,揭示会话中的幽默语言的生成方式及功能,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幽默的目的: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幽默语言同语境、合作原则的联系.促进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7.
幽默言语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幽默言语的理解也是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范畴之一。为了理解幽默交际中的语言,首先就关联理论中的主要论点对幽默言语的类型和幽默度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幽默言语的交际也是“明示-推理”过程。由于在理解幽默言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交际者的合理的语境假设对言语形成最佳关联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解释力只有当交际者在“互明”的语境假设下,幽默言语才能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幽默这个词源于英文"humor"是开朗、自信和智慧的表现。它的出现不仅源于语言本身的魅力,还与语境密切相关。语用学研究的就是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语言。美国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凭借着其独特的剧情和幽默的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喜爱。本文从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对《查莉成长日记》中大量的言语幽默实例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探究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因而,幽默言语的研究也是个语用问题.该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幽默言语进行实例分析,探讨了语用原则与言语幽默产生的一些内在关系,进而促进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
幽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面部表情,身体移动等多种形式都能制造幽默。但最常见的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语幽默。喜剧小品就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幽默的艺术形式。许多语言学家从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视角研究过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但是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孙茂玲在《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中归纳的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框架,从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和单向性四个方面对小品"今天的幸福"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发现语用预设可以对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言语幽默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使自然语言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言语幽默的生成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而语境是语用学的关键概念之一,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幽默的生成提供理据。研究拟在语用学的框架下探究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讨论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等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与言语幽默之间的关系。对言语幽默的理解和欣赏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敏感性、培养其语用推理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言语幽默的恰当使用可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调解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2.
英语幽默的产生很大程度受特定语境影响。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语境角度对英语幽默会话进行分析,进而从宏观语境以及微观微观语境两方面来说明语境对幽默会话的产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期对读者在英语幽默方面提高欣赏水平和创造能力有所帮助。通过分析得知英文幽默的形成和欣赏需要读者既掌握好英语语言本身,又要对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幽默会话。  相似文献   

13.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语用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也是语言学家分析会话含义和进行语用推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以英国情景喜剧《布莱克书店》的对白片段为语料,从质量、数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如何通过违反合作原则在喜剧中产生言语幽默效果,并得出结论:合作原则的违反是实现言语幽默的重要手段,剧作家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一手段以达到幽默效果,同时读者可以对该理论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情景喜剧和生活中的幽默现象,共同营造和谐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15.
以库尔佩珀的不礼貌策略框架和不礼貌回应策略框架为研究基础,把喜剧小品中的不礼貌言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喜剧小品中所体现的库尔佩珀的两个框架,分析各种不礼貌(回应)策略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并挖掘不礼貌言语的幽默功能。  相似文献   

16.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英、汉幽默语用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巢湖学院学报》2005,7(6):138-142,145
本文运用语用学理论,对英、汉幽默中的语言因素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幽默产生的语用机制,指出了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言语幽默的产生都具有相似的语用机制,即违反了人们须遵守的会话原则,或者利用语境的影响,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从而产生幽默效应.因此幽默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语言交际的内在规律, 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美剧中的言语幽默翻译与传统翻译不同。本文以《老友记》为例,将美剧中的言语幽默分为四大类,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四类幽默的翻译方法。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译者对目标观众认知环境的补充和完善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适当有效的认知环境能够帮助目标观众迅速建立起最佳关联,达到语境效果,从而享受幽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在模因论视域下的特殊语用现象.通过引入乖讹理论发现,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实际是在语言模因发挥作用下的一个乖讹-消解的过程,即:发现不和谐及不断消解不和谐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模因视角下言语幽默制笑策略,藉此期望能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一词源于英文"humor",是开朗、自信和智慧的表现。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语用学(pragmatics)的任务就是研究特定的言语(utterance)在特定的语境(contexture)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本文主要根据语用学的原理,运用格赖斯(H.P.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CP)和预设(presupposition)理论来分析汉语中一些言语行为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