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数学思考才能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有效提问,激活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操作,助力学生的数学思考;关注细节,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导语链接、动手操作、对比练习、优化调整等一系列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是整个义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体验式操作教学,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性操作,让学生通过指尖的感触来认识和了解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上课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体验性操作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客观性,对于年龄较低且初步接触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无疑是巨大的.此时,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另辟蹊径,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验性操作就是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体验性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体验性操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从当前体验性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出发,结合现有经验,探索相关解决措施,期望能为体验性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层应用提供参考,助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因为自然数来源于学生的操作活动(这里的操作既包括肢体操作具体物件信息,也包括思维操作指代具体物件信息的符号);自然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及其奠定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来源于学生的操作活动;数学逻辑推理及其表达形式(因果关系)也来源于学生的操作活动.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学生发生数学知识认识的心理学知识,形成数学教学的首创精神,通过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实验检验等形成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的有效活动性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以及数学学习能力.教学中,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定制实践操作及融入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对学具的操作,对学具的操作有助于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学具学习数学十分有必要.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能同时调动脑、手、口,运用多感官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能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如何提升小学低段数学学具使用的有效性和如何通过使用学具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学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学具在小学低段课堂中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体验感悟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运用数学的有效途径.作为数学老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造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有所得.一、操作中感悟新课程理念特别倡导引导学生"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做"数学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做"数学不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是在数学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发现、  相似文献   

8.
数学操作是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极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数学操作来优化学生数学学习,逐渐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操作兴趣;合理设计,优化操作方法;有序操作,养成操作习惯"三方面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有价值的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让数学操作活动更有价值的策略有:把握好活动的时机;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向;让活动与思维紧密结合;提升活动后的反思.让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关注数学的本质,使操作活动充满逻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说,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并不断付诸于实践.在平时的教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所谓学具操作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学具操作对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但是,有了操作实践,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一定会有效吗?答案很明显,不是所有的操作实践都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操作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数学学习发展的需要.笔者在此简单地谈谈如何让学生的操作活动在数学学习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操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识结构的活动过程.本文对操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在教的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特别像数学这样的文化课,必须要有不断的创新想法.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专业结合的例子进入知识的讲解,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发现数学定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研究性,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操作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操作活动的现状还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在教学操作活动中,要把“看”操作演示转变成“做”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操作体验.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创设的操作情境给予多次利用,还要注重学用结合,使操作变得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7.
袁生俊 《天津教育》2022,(1):156-158
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不断发现探究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学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活动必不可少,成为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渠道.通过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具...  相似文献   

18.
实践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学习主动性发挥的好坏是影响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注重加强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验操作,合作研究学习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动手操作、思考性动手操作、探究性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