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洪钧 《文教资料》2001,(3):106-108
(一)《六合内外琐言》校读记 清代笔记小说多而杂,有同书异名者,也有不知撰人者。前读宣统三年(1911)上海国学扶轮社本《六合内外琐言》,见有黄人序云:“《六合内外琐言》,一名《琐■日记》,常州屠笏岩绅撰。”又,江阴人金武祥在《粟香三笔》卷五里说:广州通判屠君绅,“即吾乡笏岩刺史也,其所著《六合内外琐言》,初名《琐■杂记》”。以至今人所编《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有作者介绍云:“屠绅(1744-1801),清代江阴人,字贤书,号笏岩,拆字为竹勿山石,故又称竹勿山石道人,又号黍余裔孙。乾隆进士,授云南…  相似文献   

2.
《宛署杂记》卷五:“胡同,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盖取胡人大同之意。”张清常《漫淡汉语中的蒙语借词》:“‘胡同’在蒙语中本是‘水井’。”二说不尽同:一说取会意,一说取谐音。有一点相同:“胡同”一词出自胡人或具体作蒙古人。元人杂剧中,“胡同”一词屡见。《小尉迟》第一析:“你便有那银山铁壁数千重,杀的你人似血胡同。”  相似文献   

3.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的盗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杰出数学家、珠算宗师程大位撰写与刊行的《算法统宗》十七卷,集16、17世纪数学之大成,并传入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特别是中国珠算推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作者先后发现了明版程氏《算法统宗》十二卷本各一部。为此,作者对程氏《算法统宗》作了认真地考证,发现“十二卷本”是“崇文堂”刻书坊的盗版本。它以“十七卷本”为兰本,内容与十七卷本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分卷和分册的数目而已。鉴于它是四百年来新发现的惟一的明代改编本.在版本学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4.
曹津源 《现代语文》2003,(12):24-24
“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四句中的三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言木兰记功次数之多,也不能理解为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古汉语中不但有“虚数…  相似文献   

5.
《北梦琐言》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已非原貌。为恢复原书旧观,缪荃荪、林艾园、陈尚君、贾二强等学曾作过辑佚工作。今在前人基础上,新辑出佚15条。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已传为千古佳句。“佳”在何处?佳在它道出了读与写的相互联系,指明“神”从“破”中来的深刻道理。对诗中的“破”字,历来人们多释作“达到”“超过”。我以为这尚有商榷之处。作  相似文献   

7.
王玉树有经史文献四种,即《治学录》《说文拈字》《经史杂记》《退思易话》. 《经史杂记》共八卷,是王玉树经学史学读书笔记及考证心得.《退思易话》梳理了《易经》研究的源流、流派脉络,是一本简明扼要的治易入门书籍.  相似文献   

8.
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对近 40 0名唐五代作家的生平事迹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这部凝聚着众多学者心血的著作仍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疏漏之处。如该书第四册第 12 4页就存在着一处常识性的错误。周祖譔、吴在庆先生在《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罗隐》中 ,引五代蜀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为罗隐“诗文凡以讥刺为主”一句作笺证 ,文中称 :  隐诗文多寓讥刺 ,诸书亦颇有记之者。《北梦琐言》卷九载 :“裴筠婚萧楚公女 ,言定未几 ,便擢进士。罗隐以一绝刺之 ,略云 :‘细看月轮还有意 ,信知青桂近嫦娥。’”按 :周、…  相似文献   

9.
匡衡凿壁     
出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卷二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成语难读费解,要想牢牢掌握,必须做到:①读准生难字字音;②了解生难字字义;③理解成语本义、引申义、比喻义;④追查出处。比如: 恬不知耻:恬,读tián,安然。成语义:做了坏事还满不在乎,不以为耻。宋人伪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  相似文献   

11.
清中叶文言小说家屠绅酷慕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 ,为文则务为古涩艳异 ,晦其义旨。其志怪小说集《六合内外琐言》深受《临川四梦》的影响。集中《梅自然》、《獠僵卧》二篇 ,便是刻意效法或脱胎汤氏《牡丹亭》、《南柯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从中晚明一直到清中叶,汤显祖的戏曲创作对文学的影响巨大。纵观有清一代,追步汤显祖的文学家不乏其人。乾隆年间文言小说家屠绅就是其中之一。其志怪小说集《六合内外琐言》深受《临川四梦》的影响。其中《梅自然》《獠僵卧》二篇,更是刻意效法或脱胎汤氏《牡丹亭》《南柯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板桥杂记》虽然是一部冶游之书,但值明清交替之际,却渗透着汉文人普遍的“遗民情怀”,仔细剖读《板桥杂记》会发现,这一时期“遗民文人”普遍感伤的常常不属高尚的家国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失语和个人的挫败感。  相似文献   

14.
史料笔记对地方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价值。近代以来与地方史研究密切相关的笔记有《道成以来朝野杂记》、《天咫偶闻》、《津门杂记》、《白下琐言》等多部。它们对地方人物研究、社会史研究、经济史研究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我们研究地方史时所不应忽略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5.
匡衡     
匡衡,西汉时代的经学家,能文学,善说《诗》,时引经义议论政治得失。汉元帝时,任丞相,封乐安侯。他的幼年读书生活是怎样的呢?请看《西京杂记》卷二的一段文字——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独,邻舍有光而不逮。衡乃穿壁引用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  相似文献   

16.
梁份《怀葛堂集》,《四库全书总目》谓“前十四卷为杂文,末一卷为诗十二首,漫游杂录十一条”,《清史稿》谓梁份“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今存于国家图书馆之《怀葛堂文集十四卷诗集一卷》(以下简称国图本),殆为清修《四库全书》时江西巡抚采进本,署“南丰梁份质人著,同学诸子校”,特多评语,附于各篇之后。书前有姜宸英、王源序,前十四卷收文共一百四十七篇(其中《送朱修龄序》缺首页,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为使吴承恩做《西游记》的作,便不顾事实将其“杂记”认定为白话小说;沈承庆先生要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小说的作,则将其“杂记”认定为游记。二人都有失偏颇,而吴承恩的“杂记”实是志怪传奇,与白话小说和游记无关。  相似文献   

18.
(称谓、名称部分) 耶婆爷孃 都是“父母”之称,单称时有时加词头“阿”字。 (1) 欢来不徐徐,阳窗都铳户。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欢闻变歌) (2) 且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木兰辞) (3)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辞) (4)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 按:据《增韵》:“俗谓父曰耶。”《玉篇》:“爷,俗为父爷也。”可见“耶”、“爷”都是“父”的俗称,二字音同,故写时混用。但《称谓录》却说:“古人称父为爷,只用耶字,不用爷字。”并谓《木兰辞》之“爷”,“本当作耶字,俗本改作爷字”。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篇篇都有课前提示。现代文中的教读课文为“预习提示”,自读课文为“自读提示”,参读课文为“每读提示”,文言文则一律称“阅读提示”。这些提示的字数一般在二三百字之间,少则达151字,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多则达351字,如《从三到万》。这些提示包容了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林林总总,大致可以归纳为:(1)简介作家作品。如《有的人》“臧克家,诗人,生于1905年,山东诸城人。主要作品收在六卷本《臧克家文集》里。”(2)交代写作背景及意图。如《俭以养德》“本文写于1959年8月12日,是针对当时有些人开始放弃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句,其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全唐诗》第七册435卷4821页作“幽咽泉流水下滩”。“水”字下注云:“一作冰”。“滩”字下注云:“一作难”。清人卢抱经校本作“水下难”。段玉裁在《经韵楼集》卷八《与阮芸台书》作“冰下难”。日本那波本作“冰下滩” (以上引文均见十三院校编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