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也说过“读书万卷始通神。”面对众多的学习科目,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我们的学生如何能够“读书万卷”呢?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在追求数量,而是要强调“读书”二字,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简单地这样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地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他们不仅要阅读--“披文得意”(读懂理解),而且要思考--“运思及物”(阅读创造)。  相似文献   

2.
白红艳 《科教文汇》2009,(15):127-127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是母语教学。在各种教学方法中,“读”应该视为其根本。从古代到近现代很多人因读而受益。近年来,有许多语文教师刻意求新,那个法,这个式,脱离了读这个根本,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我们呼吁教育改革,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哪一种改革都不应该离开“读”这个根本。读是语文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3.
刘志玲 《科教文汇》2008,(34):109-109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语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肯定收不到任何实效。只有让学生多“读”书,才能从多方面受益。而且还要充分尊重孩子们丰富的个性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用金子来比喻时间,说明时间非常宝贵,时间是万事万物速度的基本比较值,从最快的极限速度光速来感受时间的存在,没有时间就没有速度,也就没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最平凡的也许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9,(18):100-100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史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6.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8,(20):89-89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尘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7.
严浩平 《发明与创新》2011,(1):I0020-I002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说明了“读”的重要意义,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读”除了读懂其义,同时还需要读出文采、文意、文气、文的内涵,这样才能算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名言道出了读文章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读和写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学好英语是形式所需,时代所求。但对大多数农村中学生来说,却颇为头疼,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就产生了"厌恶"情绪。要改变这一局面,先从早读开始。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嘛!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对英语非常重视,大部分学校都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早读,但往往早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道的就是背诵英语单词,短语,读课文,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枯燥乏味。句子读的也支离破碎,缺乏语音语调。致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智力角逐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来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没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一一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下面探讨小学语文精读课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在我们的教育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阅读教学,古人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有学生们从小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学好语文,取得好的成绩。今天,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高效教学方法进行讨论,着重论述了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以及怎样做可以使阅读教学效率更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老师,学生在我面前就如同一块块的璞玉,需要我们精心的去设计和雕琢,方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玉器。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雕琢”技艺,有时候我们在成绩好、懂事的优生身上花的时间远不及那些后进生,优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所以管理班级只有掌握了“璞玉”的精雕细琢之技艺,才能使得每一块“璞玉”真正实现其内在价值。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名会识玉、懂赏玉、精琢玉之人,将班级中的这些“璞玉”都做成价值连城的玉器。  相似文献   

13.
黄晓芳 《知识窗》2014,(2):25-2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多读书。但是如何推荐学生阅读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两点:一是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学生并不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二是阅读要先“乐”而后“得”。对于学生来说,“乐”比“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肖金萍 《知识窗》2013,(10):56-56
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大多数教师习惯了条分缕析.层层剖析课文内容.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于是.“讲”和“析”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以讲为主、讲练结合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些教师干脆一讲到底.完全忽略了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即使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也急于公布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英语教师都会精心设计45分钟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但对早读课的准备和设计则相对薄弱。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甚至教师对英语早读课的效率都不满意,主要问题在于早读课组织形式单一、早读内容模式化。传统的早读形式不是朗读,就是听写。而早读的朗读形式,不是全班齐读,就是课代表带读;朗读的内容,不是单词,就是课文;听写亦是如此,不是听写单词就是听写词组。这让身心处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召元 《科教文汇》2008,(13):45-46
宋代大教育家陆九渊的“易简功夫”读书之法与另一大教育家朱熹的读书法相比,以其迥异、独到而闻名,二者并行于世,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对于朱熹的“读书六法”,陆九渊的“易简功夫”读书之法对于我们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以及我们的新课改所倡导的“快乐教育”似乎更有意义。本文力图剖析“易简功夫”所蕴含的主要含义,再结合我们所处的教育的环境和时代特色进行分析,从而指出“易简功夫”对于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大众教育”和“快乐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茫茫云海 ,思索之舟出没其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因为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 ,如暗礁 ,似恶浪。思索之舟 ,使我们从容自如。驾驭它 ,人生便化险为夷。孩子一生下来 ,就充满了好奇心 ,他的嘴巴就是一个问号。思索 ,这是人类天性与乐趣。瓦特烧茶壶 ,爱迪生孵鸡蛋 ,法布尔观蝉影 ,贝多芬听鸟声……思索造就了一个个名人。歌德说得好 :“谁不用脑子去思索 ,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古人云 :“俯而读 ,仰而思。”读书离不开思索 ,华罗庚先生称此为“带着问号读书。”他每看一部新书 ,只有开头时翻几页后合书关灯 ,在黑暗中思索书里的…  相似文献   

18.
文摘     
正"万卷"该有多少书?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这句成语。那么古人的"万卷"究竟有多少书呢?"读书破万卷"中的"卷"字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果仅仅以数量而言,这个数目的确不少,而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职业学校学生读书情况却令人担忧,短信、微信、QQ、玩游戏等充斥校园,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时间,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担忧。所以我们应大力加强图书馆建设和职校生图书阅读,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国学经典书。  相似文献   

20.
“小学各年级要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整体感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精讲,应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尝试到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