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2003,(3)
<正> 经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批准,中国消防协会将承办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国际火灾安全科学会议是国际上最有权威、最有影响的重要的消防国际学术会议之一,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理事会建议“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于200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该会主席平野敏右教授于今年1月21日也就此事致函中国消防协会孙伦理事长。  相似文献   

2.
正6月17—2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第30届国际拟南芥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球千余名代表参会。国际拟南芥大会被公认为全球植物科学领域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这是该会议第二次来到中国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启发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学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3.
国际科学政策研究协议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Policy Studies——ICSPS)于1971年在莫斯科召开第十三届国际科学史会议之际成立的。其宗旨是谋求在科学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组织机构:全体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执行委员会每3年召开一~二次,其学术会议——国际科学政策研究会议与全体大会同时召开,亦是在国际科学史会议召开之际召开。该学会的联络地点现设在西德的乌尔穆(Ulm)。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太平洋和世界其它地区5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科学家云集北京,参加第18届太平洋科学大会。这是一次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医药卫生、教育和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太平洋科学协会成立75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会议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是国际上空间科学界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学术会议,由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on SpaceResearch,COSPAR)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36届。中国北京作为承办国和承办城市,在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历史上是第一次。空间科学研究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主要领域之一,是其它空间活动如卫星通信、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带动空间高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空间科学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许多以前未知的自然现象被发现,…  相似文献   

6.
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丹  曹桂华 《学会》2009,(12):43-47
随着我国对外学术交流意识的加强,围绕相关科学领域的各类型学术会议层出不穷,不论是对参与申办会议的专家还是承办会议的工作人员,了解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一些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能保证在组织会议中事半功倍,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频繁的科技交流活动中,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国际会议的召开对会议主办国带来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的。因此,世界各国对在本国召开国际会议都持积极态度,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国际会议在自己国内召开,正如国务委员宋健同志所指出的:“现在世界上到处都展开了为在本国本地区召开国际会议的抢夺战”。  相似文献   

8.
未来研究国际会议,自六十年代起日趋频繁。七十年代以后,未来研究专题国际会议或具有未来研究倾向、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已经成为国际会议总数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我国于1978年和1979年两次派出代表团,分别参加过开罗和西柏林未来研究国际会议。1980年7月,中国未来研究会应邀派出了代表团出席了加拿大多伦多首届全球未来大会。代表团由中  相似文献   

9.
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特征以及国际科学合作的产出数据系统,着重考察了影响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发展水平和状况的诸种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对国际科学合作中所出现的复杂现象与关系的研究,以回答诸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的规模为何存在差异、世界各地区及国家是如何形成了国际科学合作的网络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形成的模式以及各种科学的外部因素对国际科学合作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96-396
李灿院士荣获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协会于7月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授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国际催化奖,以表彰他为发展催化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由国际催化协会设立的“国际催化奖”主要奖励在国际催化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李灿院士获此殊荣是我国催化领域科学家迄今在国际催化领域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表明我国催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就已开始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和重视。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3位中国科学家获生物科学奖“2004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