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幼儿科学教育是粗浅的,感性的,它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伴随着幼儿的动手操作,主要有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及偶发性活动等。怎样在幼儿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总结如下:一、合理设计,有效组织集体活动近年来,我们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如怎样让蛋站起来,在启发幼儿想出办法让蛋站起来的时候,我们提供一些工具:积木、瓶盖、橡皮泥,让幼儿利用这三种工具让蛋站起来。在操作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到活动室其他地方寻找东西帮忙,幼儿在以往经验和本次操作的基础上想出各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目标】1.感受物体的滚动现象,尝试通过改变物体特征让不易滚动的物体滚起来。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轮胎、牛奶罐、薯片筒、小皮球、滚竹圈、报纸、香皂盒、积木、书、方形纸盒、橡皮泥、卡纸、剪刀、VCD光盘等。【活动过程】1.观察物体的滚动现象。(1)动手操作,观察物品的滚动现象。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们动手玩一玩,看看有哪些物品可以滚动?  相似文献   

3.
一、谜语导入师:这节课我们先猜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脸上脏不脏,一看就知道。打一物。生:镜子。二、探究活动一:手电筒打靶师:镜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玩游戏——手电筒打靶。活动的具体要求:在黑板上贴上6个不同  相似文献   

4.
1.摆积木准备三四块颜色、形状不同的积木两份,报纸1张玩法妈妈先用1份积木,在桌上摆出1个造型,让孩子在旁边观看20秒~30秒,然后用报纸把积木盖住,再让孩子凭记忆用另1份相同的积木摆出刚才的造型。如果找不到积木,也可用日常生活中具有几何图形的物品来代替。例如:茶杯盖、纸巾盒等。2.说名称准备8种日常生活用品玩法把这8种用品,如杯子、碗、毛巾等依照一定的次序摆在桌上,让孩子看上几十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凭记忆依次说出这8种日常用品的名称。3.给玩具找家准备6个玩具,6个颜色、质地或形状不同的筐子玩法将孩子的6个玩具分别放在6个筐子…  相似文献   

5.
小小侦察兵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爬、平衡、翻越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能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桌子、梯子、平衡木、装有海洋球的米袋、牛皮筋做的铁丝网、自制地图、水彩笔等。以上物品每小组一份。 2.塑料泡沫板、小方形或长方形积木、雪碧瓶若干。 3.《小海军》音乐磁带。 4.幼儿听过有关侦察兵的故事,会唱儿歌《我们都是侦察兵》(可根据《我们都是机器人》儿歌改编)。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尝试在不同的底板上选择合适的方法(贴、钉、挂等),按类把小物品固定起来。 2.能积极主动地尝试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制作了一些夏季用品。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尝试在不同的底板上选择合适的方法(贴、钉、挂等),按类把小物品固定起来. 2.能积极主动地尝试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学习猜想和实验记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积木、雪花片、钥匙、曲别针若干,魔盒一个. 2.记录表一个,画在黑板上. 3.杯子每人两个(一杯清水,一杯盐水),盐每组一盘、勺子每人一把、小西红柿若干、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小西红柿宝宝的沉浮实验 师:"今天老师的魔盒里有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西红柿) "现在小西红柿宝宝想到水里去玩一玩,你们猜猜西红柿宝宝会浮上来还是沉下去?"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初浅的统计知识记录和表达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面对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零乱的信息,幼儿分不清主次,不知如何表达。例如,我们发现幼儿对身边的影子十分感兴趣,就抓住这件事情,生成探究活动,让幼儿用手电筒去探究小球影子的秘密。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小球的影子一会在球的下面,一会在球的左边,一会又在球的右边;有时候影子很长,有时候影子又很短;手电筒动,影子就跟着动等等现象。我们非常尊重幼儿的点滴发现,因为这能激励他们进行更执着的探索。经过多次实验后,一些幼儿拿起了…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意图】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经常会自制一些游戏标牌、标签、竹签小人等,他们想让这些物品站立摆放在台面上,但常遇到立不起来的问题。教师关注到幼儿遇到的问题,发现其中蕴含探究学习的机会,能让幼儿在运用猜想、验证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物品的结构、大小、形态与其能否稳定站立之间的关系,获取通过改变物品的形态或运用辅助材料让一些看上去不能独立立起来的东西立起来等相关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1.
豆春明 《快乐阅读》2014,(11):24-24
<正>天刚一黑,手电筒就来找人了。它从不单独外出。牵上人的手后,手电筒跑了起来,跑得比谁都快。夜色里,电筒光像一根又粗又直的绳索,拉着人走。把人带出黑暗,原来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我家的手电筒,有些是银灰色,有些则是草绿色。它带着我们一家,没有谁被它带出去扔了,扔给那无边的黑暗。每一次,手电筒都走在前面。有几次,我们想让它跟在后头,结果自己就掉进了沟里、坑里。从那以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该让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洋溢着探究的气息.1实践[教学内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教学片段]问题1作出y=x2,y=tanx的图象,并观察它们的异同.问题2二者图象都具有无限伸展性,y=x2无渐近线,y=tanx有渐近线.双曲线x2a2-y2b2=1也具有无限伸展性,它具有渐近线吗?若有写出来,并证明;没有,请说明理由.(让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甲:y=1x的图象是双曲…  相似文献   

13.
管道快慢活动一(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分一分,发现球能在管道中滚动。(二)活动材料1.一次性纸杯去底做成的“扭扭乐园”(如图)。2.乒乓球、小纸球、跳跳球、玻璃球、小铁球;各种形状的小积木、木珠若干、小篮子两个。(三)活动过程1.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今天,可爱的球宝宝和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扭扭乐园旅行,小朋友带着他们去玩一玩吧!”2.探索活动(1)幼儿自由选择球和积木在管道中玩。(2)操作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在管道中滚动,谁不能在管道中滚动呢?”(3)分类游戏把能在管道…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道电池、导线、开关、电池夹、灯座、灯泡的作用。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2.知道要想使灯泡亮起来,就要使电路元件形成一个通路,并能用图画出简单电路。3.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4.愿意和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教学重点用电器元件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实验进行验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能发光的手电筒一个。学生用材料有:1号袋(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电线一根);2号袋(电池夹一个,小灯座一个,电线两根,开关一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我们换了一间教室上课,…  相似文献   

15.
目的:1.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作用及其应用情况,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准备:1.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收集各种网状物品并了解其用途。2.绳织蛛网一张,布制蜘蛛若干。3.幼儿收集的各类网状物品若干(如窗纱、菜罩、蝇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网、网兜、捕虫网、发网等)。  相似文献   

16.
好玩的陀螺     
在我班的科学区里,陀螺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玩具。有一天,张无为小朋友惊讶地说:“陀螺怎么不见了?”于是,幼儿开始寻找丢失的陀螺。在寻找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出对陀螺的浓厚兴趣。我想这正是让幼儿了解陀螺特性的好机会,关于陀螺的系列活动就此展开了。一、了解陀螺幼儿虽然没有找到丢失的那个陀螺,但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类似陀螺的物品,如圆柱体积木、圆锥体积木、跳棋、小伞、齿轮等。同时,幼儿还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陀螺,开始了对陀螺特性的探究。1郾通过实物探究陀螺的外形特点师:陀螺是什么样的?幼:上头是尖的,下头也是尖的,那…  相似文献   

17.
叠方块     
设计意图 在一次大班建构活动中,佳佳和东东看着一幅小方块造型图搭建一座积木房子.佳佳数了图中的积木后说:"盖这座房子要用9块积木",东东数了一遍,提出不同意见:"不是的,应该用10块积木."两人争执起来,接下来的操作证明了东东的观点是正确的.类似上述现象在数学活动中屡见不鲜.反映出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受生活经验(东东平时玩积木的时间比佳佳多)、视觉等影响,往往忽略了图形中被遮盖的积木数.  相似文献   

18.
徐静 《早期教育》2003,(2):32-32
活动目标 1.能在一定的情境环境中积极、自主地活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与构建,发展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池塘场景:绿色海绵软垫拼成一个长方形,作为池塘,四周用炮筒积木围成栅栏,栅栏上用绿色皱纸做成小草装饰,池塘中摆放鹅卵石、自制水草、蝴蝶等。  相似文献   

19.
活动一红红找家目的:认识红色。准备:红色玩具或物品若干,如玩具娃娃、红皮球、红毛衣、红积木、红鞋子、红纸、红蜡笔、红汽车等等;纸制拟人化“红宝宝”一个、红、绿房子各一幢。过程:1.老师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看看娃娃穿戴的是什么颜色的毛衣,(红毛衣)什么颜色的鞋子和帽子,(红鞋子、红帽子)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红娃娃”。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建立估测的意识。教学片断:一、引入新课课始,教师提供回形针、固体胶、积木、铅笔等物品,让学生每人任选一样,量一量自己数学书的长边。教师根据学生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需要统一测量工具,从而引出尺子。(师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