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在霍桑生活的年代中,美国资本主义及迅猛发展,工业文明也取得极大进步,但是在这种畸形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压之下,人们的个性逐渐消失,社会异化现象愈演愈烈。正是在这种极度迷茫、浮躁的社会中,霍桑独具一格,坚持自己的秉性,以模糊不确定的表现手法,通过变幻、多样的人物形象在批判“恶”与“美”之间用自己的作品去揭示现实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异化,企图寻找人类精神的家园以实现真正的“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但毋庸置疑,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实现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和探索。一、困惑:教育理想在现实中的异化与错位新课程改革是从新世纪开始的,它的现实背景是被人们形容为“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中国教育状况:今天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正是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对峙状态中走出来的。无论如何,“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好,新课改也好,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为黑格尔所阐述,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及其逻辑架构为青年马克思所吸收和遵循。但是当马克思真实地接触现实之后,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并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便逐渐接受了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思想,开始自觉地以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逻辑来考察现实。但是,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并没有彻底否定异化,而是辩证肯定。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考察时,受到了赫斯“金钱异化”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劳动异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这种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批判难以使人们摆脱异化状态。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开始从现实实践活动出发,将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创造了唯物史观。至此,其异化理论也完成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视觉与听觉属于审美消费过程中的两种范式,前者偏重于理性,后者偏向于感性。以古希腊哲学为基准确立起来的西方形而上学正是以视觉为本位的,而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构建起的则恰是与其截灰相反的听觉中心主义传统。如此两种哲学传统直接促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学艺术样式。但“五四”启蒙运动对于西方理性的推崇和借用,消弭了中国这种听觉范式的文学艺术品种,将其引向了视觉中心主义的道路。这一道路通向当代之后,愈走愈远,致使文学艺术严重疏镦了情感,转向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文学艺术不再是丰富人们的感受,而是剥夺人们的感受,将读者训练成冷漠的“凝视”者和“窥视”者,进而遏抑住他们想象的冲动。特别是当下这个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更是表明人们仍然还没有意识到视觉对于我们的无情剥夺。  相似文献   

5.
试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内涵: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的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只有积极扬弃异化,才能实现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异化劳动”理论在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扬弃“异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学艺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亚里士多德在坚持艺术摹仿论的基础上强调艺术比现实更真实;王尔德主张艺术应远离现实;波德里亚则提出“仿像”说,认为艺术“创造”现实消解生活。对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问关系的各种思考、理解与回答实际上体现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把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看作是必然的因果联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一个理论支点。在马克思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再到“金钱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发展过程。正是“劳动异化”的理论,将宗教异化的根源深入到经济领域,这一研究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寻找人由以生成的标志,即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转化的关节点——劳动,而且也真正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进而科学地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历史美学把文学艺术的创造看作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世界通过一系列转换成为文学艺术世界。新历史美学从功能性上考察参与审美创造的各种因素怎样交错作用,形成了“美的合力”、“美的结果”。审美创连有三种主要因素:理性、形式和直觉。文学艺术作品的真实,指的是人们理性经验的认可。理性是文学艺术世界得以升华为审美对象的通道。形式作为文学艺术创造的媒介,其功能是具有呼唤作用。它有一种力量使理性经验始终不能居于文学艺术的中心位置,呼唤人们用审美的眼睛观照文学艺术世界。审美直觉的功能是在心灵的对比中实现审美情感交流,从而最终完成审美对象的创造。  相似文献   

9.
诗的荒诞首先源于被意识到的现实的荒诞,荒诞意识在诗中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对现实的否定。二十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朦胧诗”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其最著名的代表诗人北岛无疑是“震中”。北岛以深刻的怀疑精神构成其诗歌深邃冷峻的风格,诗中展现了一个被扭曲、被异化的荒诞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被异化的人们,表现出浓厚的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10.
美好生活作为唯物史观的应然理想,深植于日常生活的现实土壤之中。日常生活的拜物教特征导致了人的“自我异化”面貌,个体“自我异化”实质在于资本剥削人们生产的劳动异化,劳动异化导向消费领域,社会层面的符号拜物教就此出现。数字化时代,个体生活面临着平台技术与资本剥削共谋的数字规训。从劳动异化到数字拜物教,个体“自我异化”的加速反映了日常生活的沉沦现状也预示了推进其变革的可能。东欧马克思主义者赫勒曾提出了变革拜物教的“激进需要”主张,认为个体需要的满足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要从个体之维深化自为领域的日常生活变革,实现自在领域的美好生活建构。有鉴于激进需要的日常生活批判,新时代美好生活应从“人本生活”“艺术再创造”“审美体验”几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旧生活的超越,进一步彰显唯物史观“社会—生活—人”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1.
“寓言”、“重言”是《庄子》一书的主要表达方式。寓言取材广博,借助一切外人外物来论“道”,占全书的比重最大。重言是包含在寓言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两者均以“藉外论之”为手段。重言是指以人物形象为主角的寓言,包括传说、历史中的人物及作者虚拟的得道之人和普通百姓。形式上大多与对话体和语录体相仿,主要通过刻画他人言行而取得“真实”的效果,占全书的7/10。寓言、重言的使用,体现了《庄子》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科学把握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境遇,用辩证扬弃的态度进行综合创新,其意义和价值是多维的。  相似文献   

13.
爱情题材影片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电影类型。霍建起执导的爱情题材影片形式唯美、内涵丰富。与传统"好莱坞"爱情片相比,不再是狭义的"爱情至上"。"爱情"首先表现为一种美,接着释放出一种力,然后转化成一种智慧。凭借这种智慧,世人就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从容面对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想象丰富、构思奇妙,通过描写马贡多人孤独的精神世界成功地表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作者立足于拉美本土的现实生活,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荒诞离奇、扑朔迷离的世界,使小说虚实相生,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5.
《集结号》标志着冯小刚电影题材的成功转型。作品体现平民意愿,草根视角;善于反思战争、透视人性、歌颂英雄、考问现实,集结民族传统,倡导崇高道德。因而主题深刻,富于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乔伊斯常被学界视为善于运用各种意象和象征手法,他的短篇小说《阿拉比》充满了各种富有意义的意象。在小说中,"blindness"是一个重复出现的意象,并具有三层含义:社会现实的象征、主人翁盲目追求的爱情和失败的象征、爱尔兰人精神和生活状态的象征。这三个方面的象征暗含着小说主人公恋爱之旅失败的真正原因,揭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二十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环境封闭压抑、爱尔兰人精神"瘫痪"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用其悲天怜人的如椽之笔深入到“台北人”悲苦的现实命运中。在今昔荣辱、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变迁中,表达了人世沧桑的悲凉之感,历史兴亡的伤怀之情,为这些“台北人”和逝去的时代唱出了一曲无尽哀婉的悲歌。  相似文献   

18.
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儒家对身体的建构与改造,"身体"的审美主要呈现出伦理性特点,这种对身体的片面性认识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感性诉求。东汉中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高潮是魏正始年间"竹林七贤"的出现。他们重新发掘了身体的感性之美,从而以此来解除伦理理性对身体的压迫;同时,他们也承认理性的话语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审美中也包含理性的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从现实层面看,身体表达了对文化规训、政治威权的反抗;从文化层面看,七贤以"身体"为手段激烈地讽刺了当时虚伪的伦理道德,高扬了真善美的追求;从哲学层面看,身体表现出精神在形而下层面上的升华。由此,竹林七贤恢复了身体作为感性和理性结合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理论界依然存有争议。辩证地、历史性地把中国模式解读为“现实的中国模式”和“愿景的中国模式”,既不会因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而认为其已尽善尽美,也不会因为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否认其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0.
《苍蝇》通过“苍蝇”这一独特视角来反映现实,借用“苍蝇”的感觉传达出重塑自我意识、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意义。而“苍蝇”的感觉是一种“新感觉”,有着现实主义缺失的感性,也有别于自然主义的理性,在该作品中它所具有的理性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