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讲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二)圣人不朽,时变是守。(续上期)老子还讲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水是中国古代很多哲人都乐于赞美的。老子特别喜欢水,庄子也特别喜欢水,孔子也非常喜欢水。水确实具有很多美德。水怎么有美德?这是比附的说法。"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对万物都是有利的,它滋养万物,但  相似文献   

2.
一、节奏的概念与意义1.什么是节奏世间万物都富有其独特的节奏,从日出日落到昼夜更迭,从春夏秋冬到潮涨潮落。所有的一切都有自身的节奏,无处不在,宇宙万物遵循节奏而变化生长。这些节奏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这样不同的节奏。  相似文献   

3.
梁衡 《新闻实践》2009,(4):32-33
世界是一个大系列,万物在其中都有各自的位置,相互以规律制约.文字在万物中是一个大家族.古人造字,最初是为了传达简单的信息,所谓结绳记事,可见记述事情(类似现在的新闻报道)是文字最早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雷鸣 《新闻爱好者》2011,(21):108-109
本文围绕着老庄哲学思想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知止不殆"等,揭示其蕴涵的生态美学思想:人类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非凌驾于万物之上,人与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应达到和谐的统一;人类不能过度地开发自然,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困境:严峻的大环境——娱乐至上 文化节目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慢养.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读书来源于生活与世间万物,眼界心胸开阔时,无处不是书卷.所以"书香北京"栏目非常注重推荐的书、选择的嘉宾、谈论的话题都由生活中来.虽说众口难调,每个人喜欢的书都不一样,但我们努力找到大家共同情感的触发点,最大化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在万物寂静、星光灿烂的夏夜,当我们抬头遥望浩瀚无际的太空,情不自禁感叹,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为什么我们人类惟一可以赖以生生不息的星球只能是万物之母的地球,从古到今,战争与和平,人口的增长,水土流失,环境资源,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地球是到了……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的万物都呈现出丰富的有序形式,人们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美化着自己的生活,于是有了设计的相随.  相似文献   

8.
万物从容     
许道国 《出版参考》2011,(12):16-16
我观察花草树木已经30多年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年复一年,现在终于有了点发现,那就是:任何一株花草树木都不急,万物从容。  相似文献   

9.
世间万物都有它本身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节奏就存在于宇宙万物的运动当中。节奏最直观最形象的体现莫过于音乐,这两个字的原意就是指乐曲中打击乐的一击一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与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节奏,轻重缓急,高低起伏,悲喜交融,抑扬顿挫……无不蕴含着节奏之美。  相似文献   

10.
洁静的明空,温暖的阳光给生命以雀跃的欢快,而夕阳坠落后的黄昏和夜,能把硕大的湖泊变成威森森的死海,把万物的生机都卷入无边的苍凉和孤寂,但朝霞又再会让万物重获生机,自然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的律动是生命永恒的赞词,整个大地都在书写着一部生动的自然和生命哲学史,它的每一座山、每一片草地、每一注碧水和每一处喷涌的热泉,它的每一块散碎的石头和风干的动物尸骨连同这年轻的高原的身躯都在向世界诉说某种确信无疑的真理,某种人类无法超越的精神——宇宙自然力。  相似文献   

11.
善,伦理学最根本的问题,是德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这是<尚书>里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的话,都是讲"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就是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能润泽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竞高下,争长短,它总是安身立命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地,这种品格才最接近于道.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万物都有内在规律,每个生命都有基因排列的规律,而生命的发展也有成长的规律。只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而无法洞穿宇宙中的全部奥秘。期刊亦有其成长规律。一般来说,一个新办的刊物,从孕育到呱呱坠地,我  相似文献   

13.
万物从容     
我观察花草树木已经30多年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年复一年,现在终于有了点发现,那就是:任何一株花草树木都不急,万物从容。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关于"万物智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智能发展变化,智能应用以及影响等方面,而涉及"万物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融合体系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因而初步探索图书馆服务融合体系的途径具有学术和应用意义。结合"万物智能"的大环境,有机融合并改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能使"万物智能"从整体上综合地、个性化地作用于读者身上。  相似文献   

15.
档案价值观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物皆有由来,今日源于昔时,那些久远的历史记忆,有很多都是埋藏在珍贵的档案实体的背后,这些档案中蕴含的历史信息,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逐渐拼凑出一幅幅日益真切的人类文明图谱.  相似文献   

16.
大凡干记者的,都有个从“新记者”到“老记者”的过程,这是个时间上的概念,本文所要阐述的,尚不止于此。记得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都有新感觉”,世上万物在眼中是那样新鲜、有生命力,真所谓“太阳每天都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最神奇的东西莫过于水,它时而细流微小,润物无声,时而波涛磅礴,勇往直前。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在我们眼里,水是善良纯洁的,干净透明,胸怀坦荡;水是柔弱而又坚强的,柔中带刚,方能水滴石穿;水是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与古典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数千年不倒,有其文化血脉上的根源。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奇葩自古以来都重视艺术家的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而这已凝铸成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神髓。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05,(7):1-1
美哉数字! 自古以来,文明的发祥都与对数字的认识有着深刻与紧密的渊源关系.中国商周时代,就以"河图"、"洛书"九数之妙,而化万物之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著名观点也是如此的相似: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美是和谐的命题,实质上建立在几何学关于"秩序、匀称与明确"法则的诠释之上,黄金分割律的发现就是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治国理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建立和谐社会”便是这一变化的中心内容。“和谐社会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世界从冲突走向和平。从冷战走向对话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治国理念中的具体体现。西方文明的传统更多的是强调冲突和斗争:而中国文明的传统则更多强调对话和和谐。在西方的传统中,神人二分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神是造物主、立法者、审判官和救世主。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被上帝造的。自然、社会和道德律都只能按照上帝定下的法则运转.世界上任何行为都被上帝的眼睛记录下来,以备世界末日时上帝的审判或救赎之用。所以西方人信仰上帝、醉心于探索或遵循法则、接受洗礼(到教堂洗去身上的“原罪”)、死后等候上帝帮助复活,这些都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中国人信仰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代表宇宙万物及其规律,良心代表个体生命和伦理道德,但两者是合一的。即“天地良心”。西方人相信上帝为宇宙万物制定和谐,但上帝与宇宙万物之间却不能实现和谐;中国人相信宇宙万物之间存在自然的和谐,是天、地、人之间共同演化而成的和谐。所以西方人强调要实现和谐必须依赖像上帝这样的绝种外在的神圣者。如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和上帝赋予人内在的道德律。而中国人强调要实现和谐必须依赖人的内心的自省。从这种比较关系来看,在创建和谐社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中西两种文化皆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的客观因素,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故此,本栏目每期拟请两位海内外学人,就其共同关心的“和谐”总议题下的某个子议题展开对话。和谐是天下大事,理应天下人议之。单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