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货运的逐步释放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中国铁路系统改革,再次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2.
程国生 《新闻前哨》2000,(12):20-20
近几年来,大冶日报社以改革的精神谋事,用创新的思路办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第二届全省县市报社评选中,被授予“1998—1999湖北省先进县市报社”称号。以改革的精神谋事《大冶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1985年复刊,从办报思想到管理体制等都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改革成为求生存谋发展的主题。1997年元月,大冶报社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其时,正值我省贯彻新闻出版业“治散治滥”的精神,《大冶报》面临被压缩的危险。报社一班人没有按常规思路去为保“牌子”奔走,而是采…  相似文献   

3.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如何看待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之路?如何看待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如何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实现更大发展?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计划”二字被深深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回忆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平凡历程,高尚全十分感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把“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提出来的,把“计划”转向“市场”是很不容易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政府作为主体,主要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没有活力也没有效益,由于靠少数官…  相似文献   

4.
李广友 《大观周刊》2011,(16):55-55
一、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改革进程(一)私有化改革及市场经济转轨同独联体其他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济改革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长期在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任何市场经济的基础。激进派要求按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全面、迅猛地改造经济体制.一步到位解决经济转轨问题;稳健派则希望稳步推进经济改革.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政策,维持国有企业,暂缓放开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广播的出路在于改革,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已成为广播界同仁的共识。 计划经济时期强调传达政令和思想灌输的单功能节目内容;以“教育者”和“官方”面目与口吻对待受众的节目形式,使广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失去了竞争能力,失去了众多听众,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6.
加强新闻出版计划财务工作吴江江一、“八五”新闻出版系统计划财务工作情况回顾1、推进出版企业改革,增强了出版经济实力。“八五”期间,是出版业全面进入市场的重要时期,为实现新闻出版业逐步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适应改革的要求,出版业开始由规...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图书出版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三审制”提出新要求 坚持“三审制”是图书出版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深化,出版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此对“三审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出版业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产品结构单一、出版活力不足、产业布局趋同的矛盾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后,与我国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相一致,出版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探索,大部分出版社跳出计划经济的圈子,开始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疏漏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是隶属单位的.人事档案是单位管理和约束个人的很重要的手段,随着经济件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的社会性逐渐增强.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人才流动,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人员合理流动的禁锢.形成了大量的流动人员,本文所指的流动人员是指无人事档案接收单位或所在单位无权保管人事档案的个人。  相似文献   

9.
关于“珠江模式”内涵的思考──珠江经济电台成立十周年有感曹璐当前的中国已进入新的历史转变时期:“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体现在当前深化广播改革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发展,一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惯了安稳日子的企业要再度辉煌,就必须坚决改革,增长智慧。所谓:大智慧来自换脑筋,新辉煌源于新思路,尤其是国家出版系统所属的大型书刊印刷厂,多少年来一直扮演着计划经济下“被动加工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像是有意透露来年改革的信息,1992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报眼位置刊登出一则500多字的《计划经济会前夕省计经委大院车少人稀》的动态性新闻。这篇新闻动态,正面文章“反面”做,运用对比的手法报道了一向车水马龙的省计经委机关大院,在一年一度的计划经济工作会召开前夕“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反常景象。反常,是事物的矛盾运动打破现有状态,向相反  相似文献   

12.
关于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的思考马宝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独家经营”到“一主三多一少”和“三放一联”格局的演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图书发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发行新格局逐步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  相似文献   

13.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周其仁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文集,其中除了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之外,其余论文全部是基于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研究中央计划经济制度——公有制产权结构——的改革与变迁。主要论文有:“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产权改革与新商业组织——中国与俄罗斯农业改革的一个比较”;“‘控制权回报’与‘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  相似文献   

14.
深化期刊出版业改革的整体构想高江波一、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必将对整个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孪三珊 《大观周刊》2011,(33):57-57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要求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探索一条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本刊述评     
“计划”二字,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始至今日,一直频繁地出现。不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代。但对两个时代来讲,“计划”二字的潜台词大相径庭。“计划经济”时代,“计划”就是“红头文件”,就是长官意志,就是行政  相似文献   

17.
抓住根本点与突破点国有企业改革历经20年,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除因计划经济的强大惯性之外,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准企业改革的根本点——产权。改革相对滞后的出版企事业组织应从国有工商企业改革中获取“后发性利益”,选准突破点。少走弯路。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及与其有关的经济权能(经济学界对产权的概念有  相似文献   

18.
徐丽玲  周辛 《视听界》2008,(3):76-7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城市台加快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台尚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人事分配的运行机制,传统的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处于惯性运转状态,并发挥主导作用。不少城市台出现了“改革疲劳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新闻改革进入新阶段不是偶然的。它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样一个连续的而又分阶段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20年来的前十二年即新闻改革的第一阶段,对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中形成的宣传报道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对建立在产品经济即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报道模式和管理体制只是进行浅层次的、初步的改革。但这为第二阶段的新闻改革在思想上、经验上创造了条件。当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的新闻改革推向新阶段以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宣传模式和管理体制成为更深层次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且取得了新的成绩,出现了许…  相似文献   

20.
一份春节“厚礼”──析《杨柳青》专栏10篇通信周文华河北日报今年春节前后,在头版《杨柳青》言论专栏,以通信的形式,就如何“战胜困难”的问题,连续发表了10篇文章,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改革正逐步深入,计划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上万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