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使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长期争论不休、悬而未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必须看到,语文课程性质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定论.但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仍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 ,由最初的“基础工具”发展到既是“交际工具”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 0 1年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则进一步明确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对语文课程性质阐述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出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语文学科的性质在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 ,这也标志着语文教学在时时被赋予新的涵义。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有助于全面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仅就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定位 ,…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 ,又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担负任务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教学丰富内涵和多重教育功能 ,突出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引自《语文课程标准》)对此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必要转换视角 ,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效地实践。    一、从素质教育要求来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  相似文献   

4.
诗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思维性、工具性、人文性的三维统一、三位一体大家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认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我认为,如从哲理的高度来思考“语文教学”这一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这样为语文课程定性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习和理解“课标”过程中,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产生一些疑问。一、“基本特点”是课程性质吗?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性质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令人迷惑不解:“基本特点”显然不是“本质属性”,而“课标”为什么要在“课程性质”的标题下做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论断呢?…  相似文献   

7.
杨继武 《宁夏教育》2003,(11):46-47
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方面有所突破,首先要冲破语文课程认识上的误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科学论断从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并指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应发扬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苔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实施建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张玉华 《现代语文》2008,(4):116-117
过去过于单一的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从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最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大纲的这一表述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已由理论上升到实践,深度课改旨在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加强语文课程的内涵建设,结合职业学校实际,建设切实可行的语文新课程。本文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性质、新课程的定位、课程资源开发,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阐述,这也是高职语文课程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