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伍霖 《语文天地》2014,(28):52-5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南宋学者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可谓一语中的。一、读生活,感受真实生活处处都是作文,生活处处都有作文。  相似文献   

2.
近来读书,有一些懒散,反思自己的读书经验,不由得想起一篇以前读过的旧文片段。先转载如下:“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出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此文的观点十分有趣。先说其巧妙、合理之处。读书与作文,均为意义建构的过程,前者由章句到义理,后者反之。“销”和“铸”的过程,能够说尽读写么?这里需要仔细剖析一下。  相似文献   

3.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有这么一段话:"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  相似文献   

4.
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梢①铜,聚铜入炉,大精②扇之,不销不止, 极用费力。作文如铸③器,铜既梢矣,随模铸器,一冶 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者也。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注释〕 ①销:熔化。②翰:古代皮制的鼓风器。③铸:浇 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铜既销矣一冶即成 2.翻译句子。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译文: 3.文中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什么样的关系?说 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二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②,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 高大,凌③忽④长者,轻慢⑤同…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很明显,“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它们同属于能力范畴,前者是接受能力,后者主要是表达能力.二者在教学中必须结合起来.宋代史冢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韦莆)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这段文字不但形象地说明了语文学习的两项任务,而且也揭示了“读”与“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原文】读书如销①铜,聚②铜入炉,大鞲③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④,铜即销矣,随模⑤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注释】①销:熔化。②聚:聚集。③鞴:念bèi,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④铸器:浇铸器具。⑤模:模型。【译文】读书就好像熔化铜一样,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炉子里,用大鼓风吹火器扇它,铜不熔化就不停止,极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作文就好像浇铸器具一样,铜熔化,按照模型进行浇铸,一经浇铸就成为器具,只要识认模型就行,全不费力。所说的在读书中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写作的前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上说,“读书如铸铜,聚铜入炉”,用鼓风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力费之”。可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此言得之。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使他们解决作文上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观点。如果我们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并引导学生热爱并认认真真读书,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奉献为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会逐步形成。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学作文,必先学做人。观点正确了,感情健康并且丰富了,学生笔端流露出来的便是动人的情理、闪光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读是语言文字的吸收,读指导写;写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写消化读。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它揭示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而仿写是学习范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写好文章的打基础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形式。古人把读书比做“销铜”,把作文比作“铸器”,并且说销铜“极用费力”,而作文“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因此结论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然,这并不是说作文就是轻便的事,而是强调了读为写打基础的重要和艰巨。我们对仿写的一些尝试就是在指导学生认真读范文  相似文献   

9.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煸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元代·程端礼)前人这段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作文的关系。阅读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读书,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还应当让学生从读学写,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而随文练笔正好把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即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相机进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或诠释,或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丰富,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充盈,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随文练笔,相得益彰,获得最佳的课堂效益,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按理说,书读得多的人,作文应当写得好.古代有个学者,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读书好像化铜,化铜是很费气力的事;作文好像铸器,铸器就不太费力了.只要铜化成铜液,倒进模子里,便铸成一件件器物.所以他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读书下了苦功的人,作文便很容易长进. 但是,确有一些少年朋友,书读了不少,作文却写得不好.是读写规律在他们身上不灵验了吗?当然不是.原因是他们读书不得法,没有在读和写之间打通一条渠道.  相似文献   

11.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多读、多背历来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读书,并把它作为增长学识,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唐代大诗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元代文人程瑞礼也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治即成。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就是讲,发奋读书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广采博闻,才能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胸有成竹,挥洒自如。如何正确处理读与写之间  相似文献   

13.
杨晓霞 《考试周刊》2014,(1):181-181
书,带我们进入知以的海洋;书,带我们畅游神秘的历史;书,带我们进入梦想的天堂:书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期我们为大家选编了两篇谈读书的文章。《读书有秘诀吗》给读书茫然者指点迷津,告诉我们一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断想》则引领朋友们进入一种读书的境界,让我们“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读书之目的,为了黄金而读书,为了颜如玉而读书,而今日的我们,早已改变了读书的目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读书,为了美好明天而读书,为了更好地贡献青春,取务人民,报效社会而读书。  相似文献   

16.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歁我,读书是最有意义的事。童年的读书之乐;少年的读书之思,青年的读书之悟;壮年的读书之得;  相似文献   

17.
上一次我谈了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避免在文章中经常出现陈词滥调的办法是读、背、记名家名作,有同学也许会认为:你这些话也不过是古人所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老调子罢了。我承认这一点,但是世界上有些道理却是永远正确的。譬如不管古人今人、洋人中国人,人要吃饭,吸收营养;但同样的饭,加工方法可以有不同,各人的吸收也不同。我的办法是尽量把道理说得明白一点,而且还想对当前流行的种种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做法提出一点批评,提倡归真返朴。真理有时是很朴素的。古人所谓“炼字造句,征典属对,皆须从一学字中…  相似文献   

18.
谈到阅读的态度和方法 ,我就想 ,读书不妨学淘金 ,书生本是淘“金”人。是的 ,古人中勤于读书淘金的 ,多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锺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 ,也是十分庸俗的读书观。当然 ,懒于读书淘金的 ,则多认为“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来冬有雪 ,收拾书包好过年”。这又是一种颓废的、百无聊赖的读书观 ,这种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书生。这样两种极端的读书观 ,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自然都不可取。不过书中有“金” ,这倒是谁也不会否认的事实。因此 ,常常有人说 ,读书如淘金。…  相似文献   

19.
记得我在本栏目开始时曾写过一篇《〈日知录〉的启示》,大意是说读书写作要讲究平时的积累,做到“日知其所亡(无),月无忘其所能”,那么可以积少成多,由小变大。其实,这还只是一个储藏材料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里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读书摘记,积累素材仅仅是“储宝”,对高中生乃至大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酌理”———对事理进行分析以丰富才能。用元朝人程端礼的话来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器铸得如何,全在于你是怎样“销铜”的——溶化知识过程、练笔过程。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同学读了不少书,…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一直都认为说得很对。的确,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人们要靠它来知天下事。虽【失误诊断】这是一篇以“书”为话题的作文,从文章的标题来看,“因为有你而精彩”,主旨鲜明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开头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引入主文,最好是先“破”后“立”,因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的读书观并非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另外,文中所运用的与书有关的例子,还要面广量大些。要知道文章是凭以理服人的。而要让人心悦诚服,那就得靠大量的事实说话。(点评老师朱庆和)然现在的科技是那样发达,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