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现行化学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及其方法的不足,阐述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新方法。 众所周知,实验室制取氨气实验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13页(实验1-6)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及其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时,虽然可制得氨气,但由于玻璃试管中装有消石灰粉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加热试管时消石灰容易与试管钠玻璃发生反应,造成试管炸裂。据统计,该实验的试管破损率可达95%以上,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时,试管损失更为严重,从而加大实验开支,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改进,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中部分(补充) (1)用粉笔灰制造熟石膏粉将粉笔灰加水浸泡几天,再把它磨细,滤去水,晒干,放铁锅(铝锅)中焙炒。炒至120℃以上时,生石膏粉即分解放出水蒸气,体积变大并呈现流体状态,一直炒至体积回缩,失去流体状态为止(不超过170℃)。将所得熟石膏粉加水调成糊,不久即凝成硬块。 (2)用铵盐和消石灰制取氨气实验中可以用生石灰粉末代替消石灰,此时制得的氨气比较干燥。试管中应衬放卷烟中的铝箔,否则试管极易损裂。贴在铝箔上的薄纸,只要用水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中,“氨气的制取和收集”实验由于装置简单,不仅制取的氨气纯度不够,同时也会导致氨气外泄,污染环境。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防止氨气对环境的污染,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1 实验用品铁架台,铁夹,酒精灯,木砖,试管,试管塞,三通管,橡胶管,气囊,干燥管,止水夹,橡皮筋,玻璃导管,集气瓶,双孔橡皮塞,药匙,红色石蕊试纸,火柴;氨化铵(固体),消石灰,碱石灰,蒸馏水。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制取氨气的实验改进淄博市山东省冶金学校(255070)赵亚玲,陈久标实验室制备氨气,通常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加热来制取.由于反应有水生成,加热反应完毕试管底部骤冷,所用大试管极易破裂,特别是学生实验,试管破损率达70%以上.浪费十分严重.我们改用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5.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觉得若以实验为主线,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组合,从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对氮族元素中氮的化合物的性质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下面是改进后的氮的化合物性质组合实验的装置。1 实验装置图12 实验操作、现象、性质21 氨的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按质量比5∶8混和物均匀地放入一管内衬以铝箔(以防试管炸裂)的硬质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按装置打开K1,关闭K4、K5(止血夹),加热,观察(Ⅰ)中大试管中有水珠生成:2NH4Cl Ca(OH)2△CaCl2 2NH3↑ 2H2O右边锥形…  相似文献   

6.
证明氨气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课本上采用氯化氨晶体与消石灰共热产生的氨。此法产气量少,常困消石灰或收集氨气的烧瓶不干燥,要消耗部分氨  相似文献   

7.
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实验的传统方案的不足,在试剂和仪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用NaOH替代Ca(OH)2,在镀银试管中完成该实验,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该改进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很多书的习题中写有 :“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 ,且生成N2 和H2 O” ,而有些书中却写道 :“在通常条件下 ,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 O ,并放出热量。”为搞清上述问题 ,通过反复探究实验 ,最后得到证实 ,不用催化剂时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实验装置实验用品 :锥形瓶、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玻璃管 (破具支试管 )、浓氨水、NaOH(固体 )、纯O2实验原理 :首先打开贮氧气瓶的开关 ,让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充满O2 ,然后将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中的浓氨水加…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中氨的制取实验,我们经反复实验后,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反应容器大试管易破裂,收集氨气时。使用棉花团可防止空气对流,但排出空气的同时也会有氨气逸出,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0.
1 改进的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简便 ,有效防止氨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确保实验教师的身体健康。2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 :铁架台、铁夹、酒精灯、木砖、试管、试管塞、三通管、橡胶管、止水夹、橡皮筋、玻璃导管、集气瓶、双孔橡皮塞、药匙、火柴。药品 :氯化铵、消石灰、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3 装置图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改进后的装置如下 :4 实验操作步骤4 1 按图装好仪器 ,打开①、②、③、④并将D中装入水或稀硫酸 ,E中装入水。4 2 检查气密性 :用酒精灯稍微加热试管A ,若D中有气泡产生 ,则已密封好。4 3 用橡皮筋…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用品试管、水槽、量筒。2 实验步骤a .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氨气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倒放在盛水的水槽中 ,放开拇指 ,当试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 ,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从水中取出。b .用量筒测量进入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为V1 (即NH3的体积 ) ,再将试管盛满水 ,量出试管的体积为V。c .混合气体 (空气与氨气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M =17V1 V 2 9(V -V1 )V该实验虽然简单 ,却融实验基本操作和理论计算于一体 ,具有科学研究的特点。且每次或每个人的实验结果一般不会相同 (在 17~2 9之间 )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经反复试验 ,采用一种价廉易得的原料———生石灰 ,能够有把握的演示氨气的制备和甲烷的制备 ,效果明显、成功率高。1 氨气的制备1 1 氨气的制备原理 :Ca (OH ) 2 +2NH4Cl △ CaCl2 + 2H2 O + 2NH3 1 2 原设计存在的缺点 :采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作反应物 ,在钳锅中混匀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 ,一方面起始阶段不能迅速得到大量干燥的氨气 ,另一方面当反应结束后 ,仍有氨气产生 ,严重污染教室空气 ,同时用过的大试管往往在冷却过程中破裂。1 3 原因分析 :在反应起始阶段 ,不能迅速得到大量氨气的原因在…  相似文献   

13.
预防CH4或NH3制备实验中试管破裂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管破裂的第一种情形出现在甲烷或氨气制备反应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加热的初期和中期,约占实验中试管破裂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喷泉     
美丽的喷泉荆门市沙洋江汉中学杨兴凯,康尚钧,李宏辉(434500)表演:先用铁架、铁夹、大试管、带塞导管、圆底烧瓶等装置好制氮气的装置,大试管里加1/5体积,1:1氯化铝、消石灰的混合物加热,收集满一大烧瓶氨气,待大烧瓶集满氨气后,塞上带有尖嘴玻璃管...  相似文献   

15.
1提出实验不足之处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四节《氨气硝酸硫酸》的教学中,关于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教科书上仍然用的是氯化铵与熟石灰在大试管中加热来制取: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装置 2 操作方法与讨论( 1)取一支与大试管等长的无底小试管套入大试管 ,并将其插入广口瓶中。再向小试管中注入6mol/L硝酸 ,使酸液面低于管口约 0 .5cm处保持稳定为止。最后 ,一只手提起一根捆有铜丝的头发丝 ,将铜屑放入小试管一定深度 ,另一只手立即塞上橡皮塞 ,如图中①所示。( 2 )迅速提起小试管 ,使其下端略低于大试管酸液面 ,并用试管夹将其夹住搁在大试管口上。( 3)当反应进行到小试管内酸液面脱离铜屑时(如图中② ) ,仔细观察气体的颜色为无色 ,说明产生的气体确实是一氧化氮 ,而不是二氧化氮 ,据此可制取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行的高一化学教材中,学生实验七给出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即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充分拌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小火加热,便产生氨气(图见教材P190)。虽然这个实验装置容易成功,但由于反应产物中有水生成,如果学生用火不当,将导致大量的试管破裂,造成浪费,即使用小火加热,也避免不了上述事故。如果持续加热,会产生水蒸气连同氨气一起排出,影响了氨气的纯度。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的分组实验《分子运动》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氨分子的扩散。该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缺点主要有:一是实验时间过长;二是操作不易,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后,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上,易造成过多氨水流入试管中,与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接触,有碍得到正确的结论;三是氨水有挥发性,氨气对人体有危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改进如下,如装置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氨的喷泉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中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出现,对实验者和实验装置的要求都较高.该实验从课前的实验准备到课堂的演示操作,包括了氨气的固固加热制备、排气收集和储存、课堂喷泉实验演示等步骤,整个实验操作步骤较多且过程比较繁琐,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若氨气收集的量不足、集气的圆底烧瓶不干燥或在安装实验装置过程中有氨气逸出等都会对喷泉实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喷泉实验过程中,氨气的制备通常是采用NH4Cl与Ca(OH)2共热制备的.  相似文献   

20.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我曾参照《中学化学实验大全》做过学生课外活动实验 ,因装置复杂 ,实验时间长 ,实验安全性不十分可靠。进行了反复改进 ,使反应操作更加快捷 ,实验效果和安全性明显提高。1 实验仪器与用品2 0mm× 2 0 0mm普通试管三支、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槽 ,夹持和连接仪器 ;吸潮消石灰 ,还原铁粉 ,无水硫酸铜。2 实验装置3 实验步骤3 1 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3 2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己吸潮 ) ,将试管平放 ,用小药匙向试管中部加入 1匙铁粉 ,然后固定试管 ,用小药匙将少量新制无水硫酸铜放在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