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难,因失业致贫的贫困人口数量大,失业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等就业难题。就业结构单一,计划经济的影响,城市经济增长乏力,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观念落后是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难的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应做好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以此来解决其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特点的经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式,反映了我国的劳动力要素配置方式和效率,也影响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从空间上看,我国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区域差异性、空间流动性、乡村城市不连续性.对我国农业有不利影响,也使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农民工利益流失,城市化推进困难。应采取4个方面的对策,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与与城市化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3.
矿业城市对国民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经过长期开采,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单一、城市建设落后、环境污染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大等问题。矿业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论文结合淮北市的转型经验,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若干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云南"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万人左右等目标,面临着就业岗位增加难度大、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所提出的就业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云南“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万人左右等目标,面临着就业岗位增加难度大、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所提出的就业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唐山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及转移就业的特点来看,农村劳动力总量庞大,供求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内外环境、政府政策、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层次、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回流"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就地转化成为今后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在经历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型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量劳动力进入到城市生活和就业,但农村转移劳动力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缺乏,其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和生活举步维艰。为了提高其在城市中谋生的能力,必须面向广大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及培训。  相似文献   

8.
职业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就业岗位和从业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同时,由于有限增长的资本资源与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产生的相对过剩的社会劳动力之间的矛盾,造成我国的就业压力一直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近年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相对落后,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就业压力剧增,形成了国家政治生活新的不稳定因素,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阻碍。为实现全社会劳动力充分、长期、稳定的就业,一方面,要努力发展国民经济,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又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事业,树立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虽然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促进就业的观点,但大都是零散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的经验;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是一条新规律,并揭示了这条规律的基本内容;侧重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具备条件也最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针对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与就业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洛阳伊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岗位不足限制了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知识技能水平低限制了就业领域的开拓;农村居民就业信息流通不畅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生活差异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难以适应等。并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知识技术水平、完善就业信息传输渠道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努力扩大就业一直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安徽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口日趋增多,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鉴于各个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小不一,安徽省应立足本省的基本情况,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等措施,努力扩充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揭示了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着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随着这个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将会逐步转向供求平衡,出现被人们称为"刘易斯拐点"。城乡劳动力的比较利益就会趋于均衡。城乡二元经济就会向一元经济转化。其着眼点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舒尔茨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民福利低下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动力大量过剩,而是由于受教育机会少,受教育程度低,即人力资本投资少。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福利低的问题,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投入,使农民与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均衡化。一旦农民的智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就有条件向生产广度深度进军,创造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实现由穷向富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从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研究资源型产业地退出,对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转换模式进行分析,并就接续产业的实现途径进行论述,最后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职介机构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劳动组织形式 ,在现代市场体制下是求职者联系社会、走向职业岗位的桥梁和纽带。正确分析其历史背景、社会现状及市场定位 ,对促进就业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我国的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促进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民族旅游可以成为个旧经济转型的重要助力,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当地的民族旅游资源与个旧著名的"锡文化"结合起来,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由于产业间收入的差异的刺激而造成劳动者对高收入的向往和行为取向,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没有直接关联;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劳动者被排挤出劳动岗位成为闲置的劳动者需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对此理论和实践都足以证明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澄清两者关系的目的在于引起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高度重视,而不能被自发形成的农工潮现象所迷惑,从而切实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泉州农村劳动力现状和转移途径的调查,分析海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指出海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借鉴泉州经验,通过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农村劳动力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最终有助于和谐海西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就业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因就业难,容易出现焦虑、自卑、从众、依赖、挫折等多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体系设置的稳定性与就业市场的多变性、严峻的社会形势与过高的家庭期望值等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作为高校,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