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站在科学工作者的立场上,需要三件事:要和平,要朋友,要科学。这三种需要如何才能够满足?我们可以从最近的原子问题上得到答案。第一、从原子能问题上,我们可以又一次认清:世界上谁要和平,谁要战争。苏联一贯主张禁止使用、制造、储藏原子武;而美国侵略集团,则到处制造紧张空气,到处放火;在西方,它对準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要纠合西欧各国,准备原子战争,甚至要把原子武器武装德国军国主义;在东方,他对准中国及朝鲜和越南,在太平洋一连串岛屿上建立原子轰炸基地。大家都很容易看出谁要和平谁要战争。  相似文献   

2.
基辅!基辅!     
吴忠发 《知识窗》2002,(3):26-27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围战,也是苏德战争初期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生死较量.是役,德军以构思精妙的合围战术和凌厉攻势,一举击溃了拥有百万雄兵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夺占了极具战略价值的乌克兰首府基辅,打开了通往高加索和苏联腹地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专家学者至今仍然发表不同的观点,有侧重体制因素的,有侧重民族因素的,有侧重战争因素的,还有侧重美国和平演变这个外来因素的.但是,对于"忽视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而导致苏联解体",文章认为缺乏一定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宇航员,多么吸引人的字眼,许多年轻人都企盼有朝一日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因为,太空充满着奥秘和魅力。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在太空中击败对手美国,从广大青年中招收了一些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名为进行宇航员培训,实际上是进行宇航员试验,许多人成了试验品,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一些幸存者忆起往事,仍心有余悸。这便是“零号宇航员”,世界宇航员队伍中的首支特种队伍。这支神秘的队伍,拥有极严的保密规定,每个人都要严守秘密,否则,军法严惩。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些内幕逐渐被披露出来。朝鲜战争产生首批航空“试验品”1950年6月2…  相似文献   

5.
纵观世界女兵战争发展史,我们自然会想到亚洲“红色娘子军”——中国女兵,中东“霸王花”——以色列女兵,东南亚“娘子军”——泰国女兵团,宁死不屈的“近卫团”——苏联女兵。然而,这些女中英杰都已成为历史。如今,在女兵参战发展史上,又从大洋彼岸走出了一位战争“女神”——美国女兵,格外引人注目。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沙漠风暴、沙漠之狐、科索沃战争到美军打击塔利班战争,都有美国女兵的身影,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更像是技术与武器的较量,而并非是个人力量的较量,聪慧的女兵完全可以用头脑驾驭战争。谁说女子不如男…  相似文献   

6.
战争既是文明的逆子,也是文明的慈母。文明哺育了战争,战争在践踏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和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这已是历史的定论。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战争会不会产生否定自身的因素?战争会不会或者怎样因文明的发展而消亡?战争已经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些为决策者与普通人所十分关注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一、战争遵从利益原则战争的具体目的不尽相同:疆土、财富、权力、地位、荣耀、仇隙等都可能诱发一场战争,它们都称作战争利益。自私有制以来的战争利益,主要是政治利益。因此列宁说:“战争就是武装的暴力,就是在不同的阶级之间、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民族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列宁全集》11卷202页)战争  相似文献   

7.
给青年们!     
苏联现代大化学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斯大林奖金荣膺者谢林斯基,生于1861年,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和苏联其他伟大的科学家一样,谢林斯基是属于人民的科学家,他时时刻刻不使自己与人民远离,把他的一生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谢林斯基是光荣的俄国学者罹蒙诺索夫、布特列罗夫、门德雷叶夫的继承者,第一个发现了用木炭吸收毒瓦斯的原理,是近代战争中防毒面具的发明人。谢林斯基在石油来源,成分以及加工等许多问题上的研究,解明的表明了他和苏联人民的建设事业,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的紧密的联系。谢林斯基也是青年学生的关怀者和导师,他把教育青年一代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他的一生中,紧张的科学工作是与教书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他曾长期的在工人中间从事教书工作,多年在大学讲课,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谢林斯基这篇“给青年们!”充分表现了他对青年热忱的关切和爱护,他把青年们称为“前程远大的人”,寄与了无限的希望和信任。在联共十九次党代表大会以后,苏联人民向共产主义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途指示给苏联青年们,他们将要担负起多么繁杂和重大的任务,因此这篇文章的发表具有深刻的意义。正常我们的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的时候,这篇文章对于我们青年也同样具有巨大意义的。让我们遵循着这位苏联老前辈指示的道路,努力学习,向科学进军吧!  相似文献   

8.
杨尚昆同志曾经指出:“如果认为大仗一时打不起来,就麻痹松懈,放松对战争危险的警惕,忽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那是十分危险的。”科学地预测战争爆发的时间,是进行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依据。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是一条著名的反映战争本质的军事原理。从预测的角度和高度来认识,可以看到,它同时又是预测战争爆发时间的基本原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20年的和平。二战以后将近半个世纪没有大战,只是局部战争不断。对我国来说,重要的是要预测今后将有哪些战争危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不仅仅关注第三次世界大战何时可能爆发。  相似文献   

9.
历史总在沧桑巨变,亘古不变的是那博大宽广的天空,多少如歌如泣的岁月里,她见证了旧中国的屈辱和苦难,见证了新中国无数次在困境中求发展的艰辛。这是悠关国家安全的生死赛跑,这是和平时期的又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数航空工作者们怀着"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人生理想,为了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终于使我国跨入了航空大国的行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这让笔者不禁想起曾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最后论文发言:古代剑客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哪怕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自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那么即使输了,亦虽败犹荣。"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亮剑"精神。亮剑是一种勇气。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快意!亮剑是一种团结。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一个优秀的集体,应该具有培养英才的土壤。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凝聚无畏的战斗意志。亮剑是一种气魄。魄力是面对困境时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会让队友充满信心。一个有魄力的果敢领导者,才能带领团体无惧无畏,勇往直前。言犹在耳,感受至深。当我们与约访的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总师、2007年航空航天月桂奖的获得者江和甫倾心而谈时,再一次有了那时的这种心灵的涤荡与震撼,让人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0.
祝良文 《科教文汇》2014,(10):102-102,106
信息时代,美军深知赢得公理比打赢战争更难,为军事行动起一个形象而颇具意义的作战代号是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发动一场战争时,美军总会利用媒体宣传,为战争“正名”。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即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美军通过军事代号命名千方百计地妖魔化对手,将战争的真正战略意图隐藏起来,摆出捍卫弱者的姿态以及借口反恐和宣扬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等,是美军巧妙运用军事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其指示中指出了最近五年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道路。在这个指示文件里,我们常常遇到两个名词:“机械化”和“自动化”。这两个名词,意味着苏联埃国家在逐渐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期中的,两条主要的技术发展底路线。苏维埃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2.
30多年前,当时的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民对苏联文学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把它当作良师益友。”的确,苏联文学曾经是整整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养料,直到今天,中国每一个文学和文化爱好者对苏联文学也都不会感到陌生。然而,要对“苏联文学”这个概念作一个科学、严密的界定,却并非易事。在前苏联,“苏联文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23年《真理报》上的一篇文章里。而对这一概念最权威、最充分的阐述,恐怕还是高尔基于1934年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苏联的文学》的报告。高尔基从性质和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美军深知赢得公理比打赢战争更难,为军事行动起一个形象而颇具意义的作战代号是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发动一场战争时,美军总会利用媒体宣传,为战争"正名"。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即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美军通过军事代号命名千方百计地妖魔化对手,将战争的真正战略意图隐藏起来,摆出捍卫弱者的姿态以及借口反恐和宣扬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等,是美军巧妙运用军事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文峰  徐熙君 《未来与发展》2011,34(8):14-19,27
《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自古以来,战争的形态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在不断的变化。迄今为止,人类的战争先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其中有三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第二次变革:从热兵器到机械化;第三次变革: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这三次军事变革,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因为每一次变革之后,军事力量都会出现质的飞跃,一国的强弱常常因此而彻底改变。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未来的第四次军事变革将如何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了切断苏军对前线的补给,改变了苏联铁轨的宽度,苏联政府由此设想出了一条以汽车运输代替铁路运输的方法。汽车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战争胜利的进程,汽车运输兵们也在二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肩负着运输战争必需品的重任,而且也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出无比的英勇与智慧,他们以及他们的汽车们带领着苏联人民走向战争的胜利之路。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以裕仁为首的日本法西斯战犯们,不顾国际公法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愿,在我国若干地区撒布细菌,企图毒杀我国人民。这铁一般的事实,曾经苏联予以详细的调查和审判,并提出惩办从事细菌战争的战犯,这正代表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正义要求。可是,反勤的美帝国主义者公然声乐日军使用细菌武器尚无根据,不加处理,这里面的原因,今天我们是明白了。侵略  相似文献   

17.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回首过去,我们发现,战争从未长时间地停顿过.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世界上共发生过14513次战争.战争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灾难.然而,考察人类文明史,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由战争需求而引发的发明创新,又不断点缀在人类文明的帷幕上.至此,我们只能说,战争就是这样一个怪物,它既毁灭文明,又孕育文明.下面这些发明与创新的案例,将对这一认识作出诠释与佐证.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怪胎,几乎没有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战争的,很少有一代人以上没经过大规模战乱。战争象潮汐一样按其内在的规律起落。那么战争的演变规律怎样呢?这种紧张状态会持续多久呢?它是否注定要走向毁灭人类的尽头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尤如戈尔迪的结一样困扰着我们。战争做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是一种极复杂、极特殊但也有其内在规律的社会政治现象。所谓战争形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战争的表现形式,它是社会政治和军事科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笔者认为,就战争形态方面分析,迄今为止的战争有两种:一是硬性战争,即以暴力手段进行的直接的武装冲突,这种形态为世人所熟悉;二是软性战争,即非暴力、非武装冲突的对抗形式,它是  相似文献   

19.
苏联战后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是苏联在1947年4-5 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巴以分治的前奏.由于国内对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过于粗糙,所以导致了许多学者对苏联支持巴以分治这一政策的误读,这一政策普遍被认为"一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不仅是苏联从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到支持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一个重要转变阶段,而且还对以后的苏联对以色列政策和阿以冲突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鹏程 《科教文汇》2007,(1X):177-178
苏联战后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是苏联在1947年4—5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巴以分治的前奏。由于国内对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过于粗糙,所以导致了许多学者对苏联支持巴以分治这一政策的误读,这一政策普遍被认为“一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不仅是苏联从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到支持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一个重要转变阶段,而且还对以后的苏联对以色列政策和阿以冲突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