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顾华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分布在祖国除东部沿海以外的北部、西部、南部等极其辽阔的广大地区,呈三面连环之势环绕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新中国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广大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人民以巩固祖国的万里边防和发展边疆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配套立法应当在立法的特殊性原则、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原则、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的指导下,构建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的立法模式,从根本上厘清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权限问题,并对现有法律、法规、规章中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特点的内容依照立法程序予以修订,尽快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措施,充分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3.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对于民族地区尤其是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自治地方加强多级立法是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西部的民族自治地方,不仅要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而正要借助民族区域自治立法,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立法的作用,需要开拓创新,有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了民主法治精神,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扣社会稳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扣民族地区的发展,发展是构建扣谐社会的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民族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坚持扣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不断解决民族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扣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应当注重的原则。强化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现期应抓紧的工作 :提高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优先制定单行条例 ;确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规划 ;提高自治立法的质量 ;维护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权威 ;加强民族法学特别是自治立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立法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尤其体现在财政与税收领域——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税收法律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税收自治权权限规定过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分配不合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税收减免制度不科学。针对以上问题,宪法和法律应明确中央及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加大并科学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赋予民族区自治地方财税方面更大的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应在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则下,主动且充分行使财政自治权和税收自治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立法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尤其体现在财政与税收领域--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税收法律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税收自治权权限规定过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分配不合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税收减免制度不科学.针对以上问题,宪法和法律应明确中央及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加大并科学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赋予民族区自治地方财税方面更大的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应在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则下,主动且充分行使财政自治权和税收自治权.  相似文献   

9.
藏族地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立法权是实现藏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保障。藏族地区的民族立法取得的显著成绩,为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探讨当前藏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民族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制定自治条例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自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利度在立法权、立法程序及立法监督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从保险自治条例立法权的独立行使、明确立法程序、健全立法监督制度方面予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清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对蒙古民族实行分割统治,使广大蒙古族人民遭受着日益严重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也加剧了内蒙古地区的农牧矛盾和蒙汉民族间的纠纷。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民族压迫政策,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导下,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此后,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内蒙古地区的深入贯彻,逐步实现了内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恢复了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从而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方立法包括民族自治立法、一般行政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经济特区立法.自治立法权是民族自治地方所享有的自治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行使对能够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区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其他地区立法权,对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法治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缩小内蒙古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重视发挥两重政策优势,即一方面是中央实施的有利于缓解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对中西部地区都适用的一般政策优势;另一方面就是国家既定的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殊政策优势。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应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必须体现内蒙古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充分发挥两重政策优势,特别是发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只有这样,内蒙古自治区才有可能早日走进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调整我国民族关系的合理制度安排,具有历史的、法治的和现实的合理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既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又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活的运用。它立足于矛盾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观,总结出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中华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它以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观,肯定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实行政治上一律平等基础上的少数民族自治权,并在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时以反对大汉族主义为重点,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以维护发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宗旨;它以主要矛盾和矛盾转化的辩证观,提出实现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应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主向,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动力。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28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重要的基本法律。但它也存在着诸如缺少违法追究机制的设置,立法技术尚不够完善等缺陷,因此要加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 ,是地方立法中的特殊形态 ,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之一。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所包含的内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客观现实提出了修改自治法的任务 ;民族自治地方自身也面临改进自治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创新的前奏(1922—1937):党对民族“自治”理论的认识及初步实践。建党初期党的早期领导人借鉴了俄国党的民族“自治”理论,提出了党的民族“自治”理论;长征中把民族“自治”理论付诸实践,创新了县、乡两级自治政权;(2)创新的进程(1937—1949.1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抗日战争期间党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解放战争期间创新了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创新的标志(1949.10—1956):建国初期党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全面创新并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面对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祖国统一、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民族关系的和谐,对新形势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