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寻根》2016,(1)
正姜太公,司马迁称之为齐太公。以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有功,封于齐地营丘,遂为周朝齐国开国之祖。《史记·齐太公世家》对姜太公有简略记载。但是,仔细梳理一下,有关姜太公的历史文献并不是很多,以至人们对其名讳居里等多语焉不详。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姜太公名讳居里考述于后。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2.
刘正 《寻根》2008,(1):112-122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大名鼎鼎的义宁陈氏,其始迁祖是陈寅恪的六世祖陈腾远.  相似文献   

3.
姚志远 《寻根》2021,(2):130-132
一 据《绩溪仙石周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记载,绩溪周氏的始祖为唐歙州刺史周垚,其先世由庐江迁于饶州鄱阳.唐僖宗中和年间,周垚为躲避战乱迁居绩溪虎头山,是为一世祖,遂名始迁地曰周坑.周垚生三子,曰固、国、囦,周固迁小路口,周国仍居周坑,周囦迁东北乡之竹里,始分三支.  相似文献   

4.
张明华 《寻根》2013,(3):39-43
王姓源头、郡望、堂号众多,但堂号中则以"三槐堂"为最。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三槐王氏延续至今,不仅具有血缘上的寻根问祖的含义,更体现着中华民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官学兴废无常,不能适应学术文化发展的潮流,遭到世家大族的抵制。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到确立,世家大族政治经济地位稳固,积极利用家族资源建设家学。从东晋后期开始,世家大族权势衰落,家学、家风几乎成为维护家族地位的最后手段,生存危机和相互竞争使家学空前繁荣。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都是以家学模式进行传承,世家大族的家族教育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官学和家学的历史考查,可以探究这一时期学术传承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6.
刘昱  刘志桂 《寻根》2021,(1):138-139
庐陵地区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历史上三次大的北人南迁,文化南移,庐陵地区是重要的落脚点.宋代开始,北方的世家大族迁徙遂川,人才在此聚散,文化在此融合,并促进了人口的繁衍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宋代是遂川书院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官方与民间积极办学,书院创办时间早,功能全,效果好,既发展了本县的教育,也吸引了周边县的学子前来...  相似文献   

7.
周肖谦 《寻根》2015,(3):125-129
宅第八世祖汝、汝弼、汝玑三公老三大房分家以后,老三房仍居牛食畈及附近一带。老二房散处千家山、石家冲、晏家冲等地。老长房自九世祖鸣履公始即迁居商城城内。十世祖兄弟二人,长房建鹤公居东门内之朱氏巷。二房建公居北门内后巷西口(即以  相似文献   

8.
正一沧州(今属南皮)叶氏家族是当地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之一。叶氏子孙耕读传家,诗书继业,硕彦名儒,人才辈出,家族子弟中既有光耀门庭的官宦,又有著书立说传于后世的文化贤达。至今叶氏后裔提起祖先的嘉言懿行仍会傲然于色,并更加沉浸在对卓姿超群之前贤的无限缅怀中。叶氏始迁祖为叶日成。明初由于战乱的影响,土地大量荒芜,明成祖推行移民政策,叶日成自永乐二年(1404年)由安徽宣城迁于叶三拨。叶三拨今是南皮县大浪淀乡乡政府驻地。  相似文献   

9.
南宋初期,出自北宋中原文化世家的晁公武、晁公遡兄弟曾经流寓巴渝地区。涪州是他们入峡后的立身之地和出入巴蜀的重要依托。涪州、恭州、合州、梁山、夔州等地都是他们仕宦的地方。他们曾游历过白鹤梁、丰都观等峡中名胜。晁公遡长期生活在三峡地区,曾揭露和抨击当地"尚鬼而淫祀"的社会风习。晁氏兄弟在渝的活动为他们的文学、学术建树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的传统文化在上述地区的传播和南北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世家与学术化之间的关系,陈寅恪先生在《崔浩与寇谦之》一中有精到的论述:“东汉以后学术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大族盛门乃为学术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化尚能保持不堕,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之学术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这种状况在中古时期尤为明显,随后世家大族在社会变动中不断被庶族蚕食,唐宋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对它们有猛烈的冲击,造成的影响虽不是那么突兀,但世家无法再占据化的主流地位。化学术的传承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但后自孔子以来明显占主导地位,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新教育制度的逐步确立,现代意义的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成为造就人才和网罗人才的公共性空间,私人性的家学被再一次挤到边缘位置,然而因为家族制度的依然存在,作为中国化中的独特现象,世家化并没有消失殆尽,它在新的语境下又暂时找到了赖以生存的依据,在这里我想就近现代化学术史上颇为耀眼的新会梁氏、建德周氏、义宁陈氏、德清俞氏作些略带综合性的探讨,着重点不在这四个化世家是如何兴起的,而是细察世家的化是如何流衍到下一代,其中有没有创新或变异,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有没有复兴的可能。至于四大化世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术上的交往,在此未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姣 《寻根》2016,(4):130-133
正修谱的发起、统修与支修徽州多世家大族,丁繁派多,一般在修谱之前,族人之间都要联络各支派,取得修谱的共识。乾隆婺源《庆源詹氏宗谱》:今乾隆辛丑,庆源又复邀修统谱。我派子孙素明尊祖大义者,恐族大支繁,夙被所愚之人仍蹲故辙,爰于壬寅孟夏约集远近宗支,开局祖祠,特于嘉靖谱底汇出云烟宗派,厘  相似文献   

12.
韩涛 《寻根》2010,(4):123-125
中古时期世家大族历经许多朝代更迭和政权轮换,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大族地位,处于不败之地,原因何在?当与家学有关。家学的繁荣是世家大族得以长久保持尊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吴洋飞 《寻根》2014,(1):139-142
一 浙江省泰顺县交阳曾氏是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同安新桥头迁徙而来的。交阳曾氏一世祖为肇作公。肇作公的胞弟肇力公,于嘉庆己卯年(1819年)亦由同安新桥头迁徙泰顺大丘头,为大丘头曾氏之一世始祖。大丘头曾氏与交阳曾氏虽并非同一个始迁祖,但其血缘和地缘是最为接近的两个兄弟之族。由于本文以交阳曾氏的发展为主线,因此对大丘头曾氏则略而述之。  相似文献   

14.
记者:陈先生,你出身于老北京的文化世家,祖父曾是故宫博物院的复制专家,这种家庭氛围对你儿时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谢俊美 《寻根》2000,(5):90-95
一是耕读而仕。常熟翁氏自元未由浙迁吴、落籍常熟后,大体都是循着耕读而仕,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途径,最后跻身统治行列,并使家族成为海内知名的世家望族。翁长庸、翁叔元、翁成  相似文献   

16.
正湘中刘姓玉盛公一族,于北宋初年从江西吉安迁至湖南新化茅坪,至今已逾千年。除新化外,其后裔分迁于湖南的安化、涟源、宁乡、新邵、隆回、武冈、新宁、溆浦、麻阳、永顺、中方、辰溪、汉寿、常德以及广西、贵州、重庆、湖北、云南各地定居,初步估算有数百万人,是当今全国刘姓中的一大支派。乾隆丙子年(1756年),新化县知县戴高为刘玉盛留在始迁地的次子刘远后裔所修的《刘氏重修族谱》作序: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宋代文化之繁荣有赖于强调以文治天下的国家政策,然而其严酷的一面却常常被人忽略.<青琐高议>的"多言古事"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宋文化政策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8.
王鹤鸣 《寻根》2009,(3):118-127
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凡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江西婺源)星源严田李氏宗谱》(乾隆十四年)“渔溪翁自叙源流家纪”中指出的那样:“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自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所谓“源”说的是姓氏来源,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有关情况;所谓“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情况。  相似文献   

19.
阏伯与火星台陈久金一河南商丘县城西南有一座火星台。火星台高10米,周长约330米。在台顶建有一座庙宇,称为阏伯庙,也叫火神庙。现存的阏伯庙,并不是最早的建筑。宋《挥麈后录》载:“太祖皇帝草昧日,客游睢阳,醉卧阏伯庙。”睢阳即商丘。赵匡胤在五代时就来过...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16,(1)
正姓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最具有民族"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符号标志。河南是中国众多大姓的祖根地,而荥阳则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祖根地。虽然中华郑姓的起源有着多重姓源,但源于姬姓、以周宣王之弟友即郑桓公所传之河南荥阳一带的后裔以"郑"为氏,无疑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主流姓源"往往成为该族姓人们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