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同类型的档案机构和不同类型的档案具有不同的整理工作内容,需要遵循不同的整理原则; “全宗原则”在我国档案学理论中已经得到发展,关于全宗补充形式的论述为档案整理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档案种类的日益丰富和整理工作实践的不断充实,“来源原则”已经无法容纳档案整理工作的全部内容,所以“来源原则才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既没有实践意义也不合科学.  相似文献   

2.
张妤 《湖北档案》2006,(12):16-17
随着档案整理实践的发展,档案整理原则经历了从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再到历史主义原则的演变发展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档案整理原则的变化并不是字面上的更改,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且不同阶段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好 《天津档案》2007,(3):18-19
随着档案整理实践的发展,档案整理原则经历了从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再到历史主义原则的演变发展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档案整理原则的变化并不是字面上的更改,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且不同阶段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档案整理原则的演变过程,并对每一阶段档案整理原则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揭示了档案整理原则的变化规律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存的民国档案整理原则和方法已难以满足档案实体保管和信息利用的发展需求,为此文章提出了维护档案实体安全原则、尊重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统一原则、利用档案整理原基础原则、坚持整理标准化原则和注重整理与利用开发协同推进原则等五大整理原则,同时提出民国档案整理工作将会呈现由过程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线性逻辑向网状逻辑发展和粗颗粒化向细颗粒化深入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档案整理原则的演变过程,并对每一阶段档案整理原则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揭示了档案整理原则的变化规律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档案整理理论在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及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方面,走过了它光辉的历程.但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实践在发展,经验不断积累、丰富,理论也要变革.正如加拿大档案学家库克所指出的:"档案理论并不是一套永恒不变的原则.档案理论家也不是超越各种实践范围固守原则的捍卫者".  相似文献   

8.
陈涛 《北京档案》2008,(8):32-33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至此民国档案整理的工作已经走出初级阶段。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利用需求,对民国档案整理工作需要引进新的维度,即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及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民国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这标志着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步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档案整理需要来源原则,这已成为档案界的普遍共识,并且由此发展而形成了"新来源观".那么,信息化时代档案整理为什么仍需要来源原则?档案理论界已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如果从档案检索的角度出发,也不难获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晓敏 《北京档案》2004,(10):34-35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后五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不过,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对档案内容信息的揭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工作需要,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即开展民国档案件级整理工作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但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崭新的,我们需要对其必要性、和案卷级整理工作的衔接、应结合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开展以及在整理人员启用上如何谋求社会力量的支援等等问题加以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公安机关为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措施纷纷出台,管理的空间也持续拓展.与公安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档案工作亦随之不断扩展.公安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档案部门陌生的新领域档案呈现在广大档案干部面前,并且刻不容缓地要求对其内容构成、分类体系、整理方法、管理原则等作出科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档案管理工作经历着从传统的纸质档案手工整理阶段,到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并存阶段,再到"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二元实践阶段,档案整理原则也因此经历着从来源原则到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并存再到历史主义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档案的整理工作包括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组卷、卷内文件的整理、排列、编目等诸多工作步骤。目前企业档案的分类多执行《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科技档案整理执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行的分类和整理方法都显示出了一些弊端和不适应性,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档案分类标准的改革档案分类标准是指导企业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原则。随着企业之间整合、重组步伐的深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集团不断产生。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数量多、行业分布广,行业的分散给集团的档案分类形成了冲击,传统的档案分类方案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集团档案分类工作的发展要求。以笔者从事档案工作的实践来看,企业集团档案分类标准有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论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王宜欣 《北京档案》2005,(12):16-19
档案修复,就是"对破损档案进行修正、恢复、去除档案中对耐久性不利的因素,使档案恢复原来的面貌,提高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延长档案寿命、保持档案原貌、满足长期利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档案工作者在传统修复技术及长期档案修复实践的基础上,就档案修复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达成的共识,主要有保持档案原貌原则、最小程度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制定修复方案以及建立修复档案.档案修复基本原则的形成和运用,对档案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档案修复实践的丰富,档案修复的对象、材料和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档案修复基本原则的含义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总结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主流教科书对我国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的表述是存在欠缺的,现有档案整理工作原则的表述是全宗理论的内容之一,而全宗理论包含于来源原则之中。据此我们认为,来源原则才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档案学理论中,来源原则是“一切原则中的原则”。正如德国档案学者布伦内克所说,随着来源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它逐渐被公认为既是档案整理原则,又是组织原则,也是研究原则。这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更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全宗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档案理论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同一档案全宗的文件不能分散,不同档案全宗的文件不能混淆。从理论渊源看,我国的全宗理论是在前苏联档案界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莫斯科公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源自于来源原则,是以来源原则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部门如何更加迅速、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资料,以满足市场经济和科研活动的需求?“积极开展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档案工作的一件政治大事。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开发利用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档案部门应把工作的着重点迅速地转移到这方面来。”目前档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偏重于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