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得到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根据Verschueten的理论,自然语言主要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本文主要从自然语言的顺应性角度,探讨分析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认为要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方面考虑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2.
Verschueren的顺应性模式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码转换现象。本文分析了中文报纸语篇中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揭示了不同语篇中出现的语码转换是如何实现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或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语言策略,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的顺应性理论可以说明和揭示语码转换的内在机制和动态过程。分别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方面分析报纸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媒体中的汉英语码转换频繁出现主要是体现言语交际中的对语言现实或心理动机的适应,而出于对社会规约的顺应进行语码转换的实例在报纸中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对此很重视并做了许多研究。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过语言顺应论的提出,有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研究平台。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本文以语用学顺应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码转换,从顺应论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是外语教学中比较普遍且复杂的语言现象,文章以"语言顺应论"为基础,运用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进行分析。这种顺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现实的顺应;(2)社会规约的顺应;(3)心理动机的顺应。教师语码转换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应教学需要,以其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认为,语码转换不仅受到话语产生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本身也成为话语产生和理解的一种语境因素.文章阐述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的社会语言功能以及英语语言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等,以期对研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长期以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较少受到语用学界的关注。本文针对语码转换的现象,特别是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应用,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规约的顺应、心理动机和交际风格四个方面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运用语码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从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基础上,运用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来分析了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得出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关于“语码转换”的概念,然后提出本文遵循的“语码转换”的概念。第二部分旨在从协调人际关系的要求、遵守社会规约的需要及顺应语言现实的要求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的动机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关于“语码转换”的概念,然后提出本文遵循的“语码转换”的概念。第二部分旨在从协调人际关系的要求、遵守社会规约的需要及顺应语言现实的要求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的动机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师们的语码转换作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具体高职院校教师课堂上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来探究其中的语用顺应性.这些顺应不仅为解释教师在课堂上实现英汉语码转换提供了语用理据,也为我们研究语码转换开拓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是一种有趣而又独特的社会语言现象。目前,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对语码转换概念的探索以及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历时性研究;2.大量的关于语码转换的语用及句法结构特征的个案研究。本文探讨了语码转换的社会属性及其语用功能。同时,鉴于以往研究中人们对语码转换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也试图为语码转换提出一个工作定义。  相似文献   

14.
语码转换作为双语/双方言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课题,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立足宁波,放眼全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量化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结合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籍贯、职业等主要的社会变量,从社会语言学的路径考察分析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接触频率、对语码转换的态度、语码转换的主要动因等相关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转换,是在顺应性基础上灵活的语言转换形式.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探讨了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民办本科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民办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并从课堂气氛的调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信息的传递、师生对目的语的认知程度及语言顺应性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成因,分析了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民办本科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民办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并从课堂气氛的调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信息的传递、师生对目的语的认知程度及语言顺应性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成因,分析了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英混合语作为一种语码转换现象,在当今的交际语言中广泛存在着。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个角度可以分析“hold住”这个网络流行的中英混合语的使用动机。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是双语体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语言现象,它是社会生活习俗在语言使用上的反映。本文以语码转换的社会属性为视角,探讨了语码转换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所传递的社会语言信息。同时,鉴于以往研究中人们对语码转换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也试图为语码转换提出一个工作定义。  相似文献   

20.
中文流行歌曲语码转换顺应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朱勤芹 《文教资料》2008,(24):53-55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等学科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仅局限于零散语言现象的理论分析.本文引入顺应理论,从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范顺应、心理动机顺应三个方面解释了中文流行歌曲中大量语码转换现象的深层原因和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