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现代外语教学经由交际教学的发展演化,逐步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文化倾听"和"任务叙说"两个基本的教学方式上."文化倾听"不仅将外语教学理解为外语文化教学,而且将这种文化教学进一步落实为"听真实的语言";"任务叙说"不仅将外语教学转换为一种"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的活动,而且进一步将这种"任务型教学"转化为对"问题解决"的叙说,落实为"说真实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翻译涉及两种语言,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汉语文化的"意合"、"曲线表达"、"主动"和"具体"与英语文化的"形合"、"直线表达"、"被动"和"抽象"等几个主要方面不同特点的探讨,分析了译者在汉译英中常犯的错误,从而阐明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美籍汉学家约翰·凯利与鲍贵思对这两部诗集的进行了英译,处处体现出功能对等的内涵。两种语言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而语言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对两种文化的不了解可能直接导致译文文化信息的误导﹑丢失,甚至让国外读者不知所云。本文集中讨论文化差异如文化信息的误导、文化信息的丢失和"语义过载"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维、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是语言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本文从维、汉两个民族不同的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出发,就维、汉两种语言的互译谈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翻译更符合两民族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袁芳 《现代语文》2006,(6):93-94
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关系到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言和修辞格的转换和替代技巧,还更多地涉及到如何在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文化背景问题.因此,在教授英汉习语互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英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照以及习语之间"直译"或"意译"的翻译实践来启发、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互动式理解.  相似文献   

7.
注重中国文化导入与渗透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语言和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一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往往受到其背后文化体系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求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重视文化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母语"和学习"目的语"两种文化背景,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有效的交际,就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两种文化。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界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导入和渗透西方文化,让学生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历史风俗、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从各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家Robert Lado指出:"一种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该文化其他组成部分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响到双方的文化传统。"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这也决定了语言教学所承载的双重内涵,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陈铭耀 《考试周刊》2007,(1):140-141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而语言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对两种文化的不了解可能直接导致译文文化信息的误导、丢失,甚至让国外读者不知所云.本文集中讨论文化差异如文化信息的误导、文化信息的丢失和"语义过载"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现代语文》2006,12(2):113-114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和性质问题.外国人学习语言,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但都是不可替代的,各有各的特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外国人还会遇到"文化休克"现象,了解其产生原因,对语言的教学和学习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优秀外语教师标准》(第2版)为例,从“文化知识”和“学习的多元渠道”方面评介美国优秀外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标准,并展开其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语言文化素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排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排除方法两方面入手 ,体现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 ,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 ,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语音实验室作为开展外语教学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介入外语教学,对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管理视角引入系统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等思想和方法,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推动语音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融入文化和语用知识的汉语交际能力测验。试题编制主要是参考CEFR语言交际的能力指标,同时涵盖43道个别和整合任务型的试题。本研究在测验的建置上,主要贡献有三:1)考虑华人文化知识和生活习惯等汉语使用时的情境和交际任务;2)考虑汉语交际时个别和整合型的任务;3)同时测量汉语交际能力及其三种领域(语言、社会语言和语用)能力。实证资料分析发现,女性华裔学生的汉语总体交际能力显著高于男性。其次由于侨居地接触汉语机会的高低不同,华裔学生在汉语语言能力上有显著的国别差异,但是在汉语社会语言和语用能力上则均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工具与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双重功能。在多语社会或国家,通常是通用语言承担较多社会交际工具功能,而少数民族语言承担较多文化认同功能,二者互相补充又互相不可替代。因此在语言的工具认同和文化认同意义上,我国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没有根本的冲突。在少数民族语言内部,由于存在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主体民族语言和非主体民族语言、简单语言环境语言和复杂语言环境语言、保持母语程度不同等复杂情况,所以对于不同民族语言来说,语言的民族认同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经济原则分为表征与推导。表征方面的经济表现在解读原则,也就是每个成分以某种方式被解释。推导的经济性则决定由算式库生成的推导式。我国学者力提甫托乎提教授在他的专著中从最短移位原则、延缓原则和利己原则等三个方面探讨经济原则在维吾尔语和阿尔泰语言中的作用。论文根据乔姆斯基、力提甫、邓思颖、戴曼纯的相关观点,讨论维吾尔语句法中体现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7.
雷凯  唐龙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36-40,47
从声、韵、调三方面对大苗山壮语与标准壮语的语音展开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标准壮语的声母,大苗山壮语中基本上都具备;韵母有82个相同,标准壮语比大苗山壮语多26个韵母;大苗山壮语与标准壮语声调相同或相似的也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集中讨论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处理好华文教学里本民族的文化问题。论文涉及三个课题:(一)语文学习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二)主流语言给文化认同带来的压力;(三)保留华语区共同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减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负担。  相似文献   

19.
noaynr(口号)在两相邻大国——中国与前苏联(今俄罗斯)的各历史时期使用,其内容与作用相似相同;但又随时期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俄汉口号语言见证了两国相似历程以及语言与社会相联、又总随社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将传教士翻译活动纳入历史哲学的范畴思考。通过考察传教士翻译活动(外译中与中译外)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归纳了这种有意识的逻辑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产生的非逻辑结果:二项悖论。讨论了二项悖论的成因、形成条件和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