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梨上瘿螨Epitrimerus pyri (Nalepa)为害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叶片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经光谱技术、化学方法和电物理方法测定,与健康叶片相比受害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50.05%,可溶性糖含量下降19.8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29.17%,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1.59%,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107.03%,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22.62%,膜透性增加150.43%,而且受害部位周围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外源甜菜碱处理种子对玉米幼苗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甜菜碱溶液处理玉米种子后,对玉米幼苗进行NaCl胁迫,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玉米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均有所升高。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提高NaCl胁迫下玉米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3.
以加拿大早熟禾、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三种草坪草根部不同时期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含量,研究三种草坪草的越冬过程中的生理适应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三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三种草坪草越冬生理适应性相似。三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在11月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三种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三种草坪草脯氨酸含量在12月中旬和翌年1月中旬含量最高,随后含量下降,加拿大早熟禾脯氨酸含量最高,草地早熟禾含量最低。三种草坪草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2月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降低。加拿大早熟禾和高羊茅丙二醛含量只有在12月份含量较高,其余时期含量都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草地早熟禾丙二醛含量在11月份到翌年1月份都保持一个较高水平。通分析分析比较,加拿大早熟禾和高羊茅抗旱能力高于草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遮荫处理条件下,铁线蕨的叶片生长状况、分枝数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遮荫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叶片的横向生长、纵向生长、增加小叶片的面积等方面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的含量,其中以T2(透光率为对照的20%~25%)遮荫处理下的铁线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更具观赏性。不同遮荫处理条件下铁线蕨分枝数均少于对照,其中以T3(透光率为对照的5%~10%)遮荫处理下的分枝数最低。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对悬铃木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污染会影响悬铃木叶片的电导率、游离Pro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 ,致使叶片电导率升高 ,游离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抗氧化能力增强。交通污染对植物影响的性质与程度与工业污染相当 ,应引起重视。绿化可减轻空气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0mg/kg、400mg/kg、600mg/kg、800mg/kg浓度的多效唑对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能够有效地延缓高羊茅的生长。采用600mg/kg的多效唑显著地增加了高羊茅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而采用600mg/kg和800mg/kg的多效唑显著地增加了高羊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几种浓度中,使用600mg/kg的多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玉米浸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一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水杨酸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0.01~0.1mmol/L)的水杨酸处理,可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增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浓度(0.5~1mmol/L)的水杨酸处理,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均受到显著的抑制,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过高浓度(≥5mmol/L)水杨酸则完全抑制玉米种子萌发.说明0.01~0.1mmol/L水杨酸是处理玉米种子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Hg2 、Cd2 、Pb2 、Cr2 处理对甘蓝型油菜黔油12号、黔油14号、黔油18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Hg2 、Cd2 、Pb2 、Cr2 胁迫下,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油菜叶绿素总量有下降趋势。三个油菜品种中,黔油18号对重金属耐受性最强,黔油14号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探讨力竭性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对肠功能的影响及运动性肠功能紊乱的原因,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后即刻组EX;运动后30 min组(EX30);运动后60 min组(EX60),测定力竭性游泳后不同时相,肠组织匀浆MDA、游离巯基(Free-SH)和ATP含量。结果显示,运动后肠组织MDA含量在运动后30 min,60 min显著性增加(P0.01);运动后Free-SH含量在运动后30min(P0.05)和运动后60 min后(P0.01)显著下降;运动后30 min组ATP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果提示,运动源性自由基产生增加,使得肠组织中游离巯基被氧化,导致ATP含量下降,可能是造成运动性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力竭性运动引起的运动性肠功能紊乱及其氧化应激损伤,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后即刻组(EX);运动后30min组(EX30);运动后60min组(EX60),测定力竭性游泳后不同时相,肠组织匀浆MDA、游离巯基(Free-SH)和ATP含量.结果显示,运动后肠组织MDA含量在运动后30min,60min显著性增加(P<0.01);运动后Free-SH含量在运动后30min(P<0.05)和运动后60min后(P<0.01)显著下降;运动后30min组ATP含量显著下降(P<0.01);运动后60min,Na+-K+-ATPase活性下降.结果提示,力竭运动使肠组织自由基产生增加,自由基使得肠组织中游离巯基氧化,致使ATP含量下降,Na+-K+-ATPase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运动性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蚕品种对小蚕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从24h疏毛率来看,原种低于杂交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日系品种疏毛率80%以上,能达到生产实用的要求,但中系品种疏毛率偏低,目前还不能达到生产实用的要求。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2龄原蚕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延迟35-56 h,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卵转化率平均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推广,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跨区、跨省迁移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而自发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迁往何地是遵循经济理性原则的。基于经济理性选择理论,从收益成本的视角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省际迁移测算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区统计数据,测算2013年各省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省际迁移收益矩阵、人口外迁拉力和内迁引力,分析表明:各省区内迁引力差距巨大,而外迁拉力基本一致;农业转移人口是流入本省区城镇还是流向外省区城镇,主要取决于本省区的内迁引力,内迁引力大于外迁拉力的省区即为人口净迁入省区。进一步的预测分析表明,各地人口还会流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人口迁出地区需要有超越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并加快改善劳动力收益状况,才能留住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镉污染,采用1/2 Hogland营养液研究100 μmol/L CdCl2处理1~4 d时龙葵(Solanum nigrum L)叶片和根系的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MDA 和H2O2含量随着Cd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叶片MDA的上升幅度大于根系,根系H2O2的上升幅度大于叶片;叶片和根组织的SOD、CAT、APX和POD活性均随Cd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说明Cd胁迫诱导龙葵H2O2累积并导致氧化胁迫,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可能是Cd的解毒机制之一;龙葵叶片H2O2由CAT和APX共同作用清除,而根中H2O2主要由APX清除.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仔猪60头,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处理1饲喂添加0.10%刺五加提取物日粮,处理2饲喂添加0.02%硫酸粘杆菌素日粮,处理3饲喂基础日粮. 分别于添加后第7、14和28 d每个处理随机取5头试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采血后的试猪经麻醉处死,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其中的氨基酸含量. 结果表明,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刺五加提取物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回肠食糜中氨基酸的含量. 提示刺五加提取物可促进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增加小肠对氨基酸的吸收,有助于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黄褐牛肝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美味牛肝菌和黄靛牛肝菌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褐牛肝菌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其铅、镉、砷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负荷运动时几项尿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田径运动员不同运动负荷时几项尿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以 2 2名男性田径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进行为期 8天的田径训练 ,前 5天运动强度心率在 1 3 5~ 1 65次 /min之间 ,后 3天运动强度心率在 1 2 8~ 1 3 4次 /min之间。测定尿八项、尿蛋白值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尿蛋白、尿胆素原对运动负荷反映灵敏 ,其变化趋势与运动训练强度的变化趋势相符 ,可作为运动强度评定的指标 ;尿蛋白SD值较大 ,说明个体差异大 ,运用该指标进行强度评定时 ,需区别对待 ;用尿八项半定量测定法进行运动强度评定 ,尿胆素原指标较尿蛋白指标更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